文 / 謝啟彬
當代爵士樂聲響的創建者 - 爵士鋼琴大師McCoy Tyner辭世,謝謝您的貢獻~
以我們多年來在台灣教育推廣爵士樂的經驗出發,McCoy Tyner對爵士鋼琴可以說與大眾的認知”完全相反” - 不輕柔、不優美、曲子沒聽過、甚至覺得很暴力云云
我還曾親眼看過有些觀眾以為他的爵士鋼琴,是那種輕鬆跟著打拍子的爵士樂,實際上只是聽到大師的名號,沒有聽到音樂的內涵與層次
所以我常常說要先扭轉原來的偏見,才有可能學到真正的東西,而且難度與程度與深度,是需要時間消化的,甚至是慧根
可以參考凱雅老師的專書,她深入學習探索多年,也是唯一一位在台灣有專門寫書介紹、努力教學McCoy Tyner演奏風格的爵士鋼琴家
啟彬與凱雅也不斷持續累積教學、講座、工作坊、文章的內容,介紹爵士樂的「完整面貌」,點選以下連結即知:
更多有關McCoy Tyner
我們的學生中二十個有一個、讀者中一百個有一個,真的仔細像老師這樣一張一張、 一首一首下去鑽研學習的話,那麼成就感是屬於真的感受到以及學習到的人,因為我們就是親身度過那種學習歷程的人
不只是現在這時代,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講求速效、簡易、綜藝的傾向,節目上現學現賣學毛筆字就叫才女、出一本圖文書就叫作家、轉貼轉載就以為會了、以為有名的就是真的很厲害、人云亦云從眾效應等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這條路上勢必是“反向”的,不是不媚俗嘩眾取寵或不顧現實溫飽問題,而是最近流行的一個名詞 - 「超前部署」
我們在教的東西與觀念,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被接受;我們先注意到音樂風向時,風還沒吹起來,但我們有點像學大氣科學的,只是平常心去看待,而不會大驚小怪
譬如回想起來,在流行彈《Any Song》之前,我就已經在上課時隨手教學生,在流行「City Pop」前,我們已經教這些音樂的精髓與來龍去脈多年,諸如此類的教學現場實在太多,所以想正面一點,跟著我們學習就是可以養成健康的好習慣與知識、概念,現在如果你真的想認識爵士鋼琴巨擘McCoy Tyner,那我們一直在教、一直在演
話說回來這就是藝術教育的重點 - 分辨特色與風格,不然爵士鋼琴巨擘那麼多,Bill Evans跟McCoy Tyner有什麼不一樣?Herbie Hancock跟Chick Corea有什麼不一樣?
可不是只有「他們很有名」「聽說是爵士鋼琴大師」,你貿然胡亂聽,有可能被電到,也有可能一時間無法消化,而生出「這個所謂大師叫McCoy Tyner的爵士鋼琴也太難聽了吧?一點都不像我印象中的爵士樂啊!」
學習者自己也要有耐心跟毅力,藝術學習有階段性,更不能拿網路上的道聽途說一直問,因為那樣只會愈問愈偏而已,到頭來你還是不會,除非你只是要跟人討論、清談的而已
光這份講義中的專輯清單,就告訴大家「經典聆聽」的必要,因為現在大家都是線上串流收聽或是網路查詢聆聽,不知道曲子的時間軸線,以及整張專輯的時代背景,請大家多多愛用這份講義以及凱雅老師的書
---
a. 較為傳統風格之爵士鋼琴三重奏
Reaching Fourth (1962)
Inception (1963)
Plays Duke Ellington (1964)
全在 Impluse!
b. 與 John Coltrane 的合作( 60 年初 Atlantic 時期)
Coltrane's Sound (1960)
Coltrane plays the Blues (1960)
Ole (1962)
正好可以見證 Coltrane 自繁複和絃的 Hard Bop-Coltrane Changes Style 逐漸轉進 Modal Concept
c. 與 John Coltrane 的合作( 60 年中 Impulse! 時期)
A Love Supreme (1964)
The Classic Quartet – Complete Impulse! Studio Recordings
族繁不及備載,錄音室專輯大成已發行全集
d. 與 Coltrane 的現場巡迴錄音
Coltrane 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Coltrane Live At The Birdland
New Things At Newport
One Down, One Up – Live at the Half Note
一堆歐洲、日本巡迴的錄音
特色皆為 Solo 超長,但是張力十足
e. 輝煌的 60 年代在 Blue Note
McCoy Tyner: The Real McCoy (1967)
1. Wayne Shorter: Night Dreamer (1964), Juju (1964), The Soothsayer (1965)
2. Joe Henderson: Page One (1963), In‘N Out (1964), Inner Urge (1964)
3. Freddie Hubbard: Open Sesame (1960), Goin'Up (1960), Ready For Freddie (1961)
4. Hank Mobley: Straight No Filter (1963-1966), A Slice of the Top (1966)
5. Lee Morgan: Tom Cat (1964), Delightfulee (1966)
6. Grant Green: Solid (1964), Matador (1965)
7. Donald Byrd: Mustang! (1964), Bobby Hutcherson: Stick-Up! (1966), Stanley Turrentine…
McCoy Tyner 與 Herbie Hancock 為 Blue Note 旗下最活躍的兩位鋼琴手
跨刀專輯族繁不及備載,敬業樂群,生產力驚人
f. McCoy 自己在 Blue Note 及 Milestone 的部份個人專輯
Time For Tyner (1968)
Expansions (1968)
Asante (1970)
Song For My Lady (1973)
Focal Point (1976)
Fly With The Wind (1976)
Supertrios (1977)
Passion Dance (1978)… 等
非洲風味非常強烈,調式 Modal 概念在此大展所長,然而也有不少應市場需求,向舊老闆—神人 Coltrane 致敬之作
g. 90 年後幾張經典傳統編制之作
Remembering John (Enja 1991)
McCoy Tyner Trio featuring Michael Brecker: Infinity (Impulse! 1995)
Michael Brecker: Tales from the Hudson (Impulse! 1996)
McCoy Tyner Quartet: New York Reunion (Chesky 1991)
h. 較為特殊的編制或主題
1. 爵士大樂團 – McCoy Tyner Big Band: The Turning Point (Birdology 1992)
2. 玩 Funk – McCoy Tyner & Jackie McLean: It's About Time (Blue Note 1986)
3. 改編古典樂曲 – Prelude And Sonata (Milestone 1994) / 電子合成樂器與大鍵琴 – Trident (Milestone 1992)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McCoy Tyner

當代爵士樂聲響的創建者 - 爵士鋼琴大師McCoy Tyner辭世,謝謝您的貢獻~
以我們多年來在台灣教育推廣爵士樂的經驗出發,McCoy Tyner對爵士鋼琴可以說與大眾的認知”完全相反” - 不輕柔、不優美、曲子沒聽過、甚至覺得很暴力云云
我還曾親眼看過有些觀眾以為他的爵士鋼琴,是那種輕鬆跟著打拍子的爵士樂,實際上只是聽到大師的名號,沒有聽到音樂的內涵與層次
所以我常常說要先扭轉原來的偏見,才有可能學到真正的東西,而且難度與程度與深度,是需要時間消化的,甚至是慧根
可以參考凱雅老師的專書,她深入學習探索多年,也是唯一一位在台灣有專門寫書介紹、努力教學McCoy Tyner演奏風格的爵士鋼琴家
啟彬與凱雅也不斷持續累積教學、講座、工作坊、文章的內容,介紹爵士樂的「完整面貌」,點選以下連結即知:
更多有關McCoy Tyner
我們的學生中二十個有一個、讀者中一百個有一個,真的仔細像老師這樣一張一張、 一首一首下去鑽研學習的話,那麼成就感是屬於真的感受到以及學習到的人,因為我們就是親身度過那種學習歷程的人
不只是現在這時代,大眾文化本來就是講求速效、簡易、綜藝的傾向,節目上現學現賣學毛筆字就叫才女、出一本圖文書就叫作家、轉貼轉載就以為會了、以為有名的就是真的很厲害、人云亦云從眾效應等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這條路上勢必是“反向”的,不是不媚俗嘩眾取寵或不顧現實溫飽問題,而是最近流行的一個名詞 - 「超前部署」
我們在教的東西與觀念,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被接受;我們先注意到音樂風向時,風還沒吹起來,但我們有點像學大氣科學的,只是平常心去看待,而不會大驚小怪
譬如回想起來,在流行彈《Any Song》之前,我就已經在上課時隨手教學生,在流行「City Pop」前,我們已經教這些音樂的精髓與來龍去脈多年,諸如此類的教學現場實在太多,所以想正面一點,跟著我們學習就是可以養成健康的好習慣與知識、概念,現在如果你真的想認識爵士鋼琴巨擘McCoy Tyner,那我們一直在教、一直在演
話說回來這就是藝術教育的重點 - 分辨特色與風格,不然爵士鋼琴巨擘那麼多,Bill Evans跟McCoy Tyner有什麼不一樣?Herbie Hancock跟Chick Corea有什麼不一樣?
可不是只有「他們很有名」「聽說是爵士鋼琴大師」,你貿然胡亂聽,有可能被電到,也有可能一時間無法消化,而生出「這個所謂大師叫McCoy Tyner的爵士鋼琴也太難聽了吧?一點都不像我印象中的爵士樂啊!」
學習者自己也要有耐心跟毅力,藝術學習有階段性,更不能拿網路上的道聽途說一直問,因為那樣只會愈問愈偏而已,到頭來你還是不會,除非你只是要跟人討論、清談的而已
光這份講義中的專輯清單,就告訴大家「經典聆聽」的必要,因為現在大家都是線上串流收聽或是網路查詢聆聽,不知道曲子的時間軸線,以及整張專輯的時代背景,請大家多多愛用這份講義以及凱雅老師的書
---
a. 較為傳統風格之爵士鋼琴三重奏
Reaching Fourth (1962)
Inception (1963)
Plays Duke Ellington (1964)
全在 Impluse!
b. 與 John Coltrane 的合作( 60 年初 Atlantic 時期)
Coltrane's Sound (1960)
Coltrane plays the Blues (1960)
Ole (1962)
正好可以見證 Coltrane 自繁複和絃的 Hard Bop-Coltrane Changes Style 逐漸轉進 Modal Concept
c. 與 John Coltrane 的合作( 60 年中 Impulse! 時期)
A Love Supreme (1964)
The Classic Quartet – Complete Impulse! Studio Recordings
族繁不及備載,錄音室專輯大成已發行全集
d. 與 Coltrane 的現場巡迴錄音
Coltrane Live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Coltrane Live At The Birdland
New Things At Newport
One Down, One Up – Live at the Half Note
一堆歐洲、日本巡迴的錄音
特色皆為 Solo 超長,但是張力十足
e. 輝煌的 60 年代在 Blue Note
McCoy Tyner: The Real McCoy (1967)
1. Wayne Shorter: Night Dreamer (1964), Juju (1964), The Soothsayer (1965)
2. Joe Henderson: Page One (1963), In‘N Out (1964), Inner Urge (1964)
3. Freddie Hubbard: Open Sesame (1960), Goin'Up (1960), Ready For Freddie (1961)
4. Hank Mobley: Straight No Filter (1963-1966), A Slice of the Top (1966)
5. Lee Morgan: Tom Cat (1964), Delightfulee (1966)
6. Grant Green: Solid (1964), Matador (1965)
7. Donald Byrd: Mustang! (1964), Bobby Hutcherson: Stick-Up! (1966), Stanley Turrentine…
McCoy Tyner 與 Herbie Hancock 為 Blue Note 旗下最活躍的兩位鋼琴手
跨刀專輯族繁不及備載,敬業樂群,生產力驚人
f. McCoy 自己在 Blue Note 及 Milestone 的部份個人專輯
Time For Tyner (1968)
Expansions (1968)
Asante (1970)
Song For My Lady (1973)
Focal Point (1976)
Fly With The Wind (1976)
Supertrios (1977)
Passion Dance (1978)… 等
非洲風味非常強烈,調式 Modal 概念在此大展所長,然而也有不少應市場需求,向舊老闆—神人 Coltrane 致敬之作
g. 90 年後幾張經典傳統編制之作
Remembering John (Enja 1991)
McCoy Tyner Trio featuring Michael Brecker: Infinity (Impulse! 1995)
Michael Brecker: Tales from the Hudson (Impulse! 1996)
McCoy Tyner Quartet: New York Reunion (Chesky 1991)
h. 較為特殊的編制或主題
1. 爵士大樂團 – McCoy Tyner Big Band: The Turning Point (Birdology 1992)
2. 玩 Funk – McCoy Tyner & Jackie McLean: It's About Time (Blue Note 1986)
3. 改編古典樂曲 – Prelude And Sonata (Milestone 1994) / 電子合成樂器與大鍵琴 – Trident (Milestone 1992)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McCoy Ty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