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1991年由鈴木保奈美和織田裕二主演的富士電視台九點檔連續劇「東京愛情故事」,找來日本知名歌手小田和正,為該劇創作主題曲《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相信是許多台灣五六年級生的美好回憶,前奏的吉他刷Chord一下,大家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了吧?這首曲子也變成日本人的國民情歌,應該只要是同一個世代的日本人,都會朗朗上口
本曲收錄於小田和正的「Oh! Yeah!」單曲唱片,也創下了J-Pop單曲最高銷售量的紀錄,也是1991年的年度冠軍,真的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我想分析這首曲子的重點,就是調性中的關係大小調與調式互換的概念,換句話說,一首曲子你從大調分析,跟從小調分析,其實都可以,非古典音樂的作曲不是「理論作曲」,很多時候第一個和絃或第一句旋律開了個頭就下去 ,靈感就宣洩而出,而調性上的自然小調,也可以用調式的Aeolian來看待
也希望大家不要一直拘泥在「標準答案」或「單一答案」的泥淖中,人家音樂寫得好,就是因為知道怎麼接,或是想出怎麼接的方法,不是符合既定公式或是套用正確答案,這也是我們在音樂藝術上能見到的「創意」
先確認調性:首先你會發現這首曲子很大量地停留或結束在Bm,加上其他順階和絃大多在此調中可找到,基本上我們可以說這是B小調,而且基本上是B自然小調(B Natural Minor)
音階:B-C#-D-E-F#-G-A (1-2-b3-4-5-b6-b7)
順階和絃:Bm7 - C#m7b5 - DMaj7 - Em7 - F#m7 - GMaj7 - A7
自然小調的順階和絃級數就是:Im7 - IIm7b5 - bIIIMaj7 - IVm7 - Vm7 - bVIMaj7 - bVII7
而自然小調換個名字,就是調式中的「Aeolian」,一樣是 (1-2-b3-4-5-b6-b7),知道為何我會覺得想成小調或是Aeolian比較好嗎?因為在旋律創作上(包含作曲跟即興),我們除了這個有兩種身份的音階外,也能用「五聲音階」(詳見「旋律篇」)跟「基本小調音階」(詳見「和聲篇」)切入,表列出來就是:
B-D-E-F#-A (1-b3-4-5-b7)
B-C#-D-E-F# (1-2-b3-4-5)
兩者相加就是 B-C#-D-E-F#-A (1-2-b3-4-5-b7),沒有六音的小調聲響音階
所以如果加上大六音G#,就是Dorian,加上小六音G,就是Aeolian囉!
這就是我在教學上常會希望學生「拆開來用」「拆開來想」,音階很多時候是個集成總和,結果我們以為知道答案卻想不出好的旋律,這是很常見的毛病,也就是俗稱的「背音階」或甚至只知道「和絃對應音階」(Chord Scales),卻聽不出全盤的調性聲響
這也會在即興時派上大用場的!因為藍調音階就是五聲音階的變化,基本小調音階就是加上一個九音(二音)然後沒有降七音
現在先用這樣的概念去聽本曲的旋律,就可以感受到Aeolian = Natural Minor的旋律囉!這非常重要,基本上小田和正對西洋流行音樂的吸收不在話下,我建議同時聆聽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與Sting的《A Englishman In New York》,可以感受到相近的聲響,有機會我們也會深入分析這兩首的旋律與和聲進行
和聲上,請看譜例,你可以說Intro就是自然小調/Aeolian的「IVm7 - bVII9sus4 - Im11 - Im9/b7 - bVIMaj7 - bIIIMaj/3 -」,然後F#7sus4/C#到F#7b9就是Bm7的V7,這時候你就看出小調為何可以混用的道理了吧?這兩個和絃就來自B和聲小調(B Harmonic Minor),這也是和聲小調這個名詞的由來,原本自然小調的V級是minor7,升高其三音就成了Dominant7,「更有和聲解決的傾向」
主歌與副歌其實大致都類似,所以就不再贅述,只有前奏要進主歌時的F#m/A,分析起來是原本自然小調的Vm7然後以三音為貝斯,因為它串接了前面的Bm11跟後面的GMajor,貝斯上正好是「B-A-G」,像這段有的人就會說很調式(Modal)的感覺,那就是B Aeolian調式,跟前面的F#7正好可以比較聲音的不同
慢著?但是F#7b9並沒有「回到」Bm7啊!是的,它去了同一個調的另一個和絃Em7,以小調或Aeolian來看就是接去IVm7,這就是古典音樂中教過的「假終止」(Deceptive Resolution),你要學習的重點,是這些和絃原本是來自哪一個調的,然後學習名曲的變化手法
而F#7sus4/C# - F#7b9其實也有C#m11(b5) - F#7b9的「小調IIm7b5-V7b9」的感覺(詳見「和聲篇」第20篇),貝斯移動就是五度下行/四度上行囉!不過這邊也有些Voice Leading上的變化,變成第一個和絃是「C#-E-F#-B」接到第二個和絃「F#-E-G-A#」
B - A#
F# - G
E - E
C# - F#
和絃記譜上,我就記成F#7sus4/C# - F7b9囉!要寫成C#m11 - F7b9也可以,終究會省略一些音,但我比較希望大家能聽出兩個和絃之間的聲部移動(Voice Leading)
大家消化完畢之後,我就要回歸本文寫作的初衷,就是如果旋律比較小調感,那麼和絃進行用大調分析也行!為什麼呢?因為比較接近從業人士(Practioners)的講法,既然都已經知道大小調可以一起想了,雖然說分析和絃與旋律的小調感仍是必要的,但在實際上因為要想太多降或升記號,寫起來很繁瑣,所以我建議和絃進行也可以用大調來想,又會有另一番意想不到的風景出現哦!
譬如前奏就變成關係大調的IIm7 - V9sus4 - VIm7了!就是我剛前頭講的《Rock With You》跟《A Englishman In New York》的聲音(Em7/A就是斜槓和絃Slash Chords的寫法,學名就是A9sus4,屬九掛留和絃)
而第五第六小節就是IVMaj7 - I/3,然後第七第八小節的F#7就是V7/VI囉!
請也這樣照做分析主歌(Verse)與副歌(Chorus)吧!本曲的循環與和絃的接法,現在是不是更清晰明白了呢?舉例來說主歌就變成IVMaj7 - IIIm7 - IIm7 - V9sus4囉!而V9sus4接回IVMaj7,也是很常見的「假終止」(Deceptive Resolution),很多歌曲中都見得到,習慣它們就好,別鑽牛角尖
主歌的第二段就是IVMaj7 - IIIm7 - IIm7 - I,跟《Lovin' You》一樣
細微的Voice Leading與貝斯變化,在此曲中真的很常見,只是大家通常都只聽到激昂的旋律歌聲與搖滾的節拍...譬如第二次副歌(Chorus 1反覆後)的二房(第二頁),這裡就被“微調”成原本和聲小調感覺的C#m7b5 - F#7b9了!
而G#m7b5 (G#-B-D-F#)其實只是GMaj7將半音升高的經過和絃(#IVm7b5),在我的認知與分析中此和絃在這個段落,其實是GMaj7 - E9 - A9sus4,因為G#m7b5就是E7的3-5-7-9,E9就是V7/V接去A9sus4
基本上全曲已經分析完畢囉!我只有曲子後段副歌高潮處一些Kicks沒抓下來而已,但是和絃上基本上都還是順階和絃,自己抓看看吧!
我們再來聽網路上另一個小田和正的現場版,據說小田和正生性低調,不太上電視節目宣傳與公開演唱,所以每次出場表演都是獲得極大的迴響的
後來日本也出現一位非裔美國歌手Chris Hart,因為外表上的反差配上流利的日語與好聽歌喉,從綜藝節目出道,唱了很多日本流行音樂的「國民名曲」,這個《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的現場版也編得很好,尤其加上銅管部的對應旋律與和聲,更加激昂與豐富飽滿,我很喜歡!(根據維基百科,Chris Hart已在2018年於日本演藝圈引退)
如果你是吉他手,可以看網路上的許多教學,有關於如何按和絃Voicing,以及手指的移動與右手的picking等等,最後補充的是:像前奏第三第四小節我直接寫Bm11 - Bm9/A,但是這是針對整體聲部編曲的解析,吉他手常會在Bm9-Bm11-Bm9間“滑手指”(E-D ; C#-D ; C#-E),不同吉他手可能會稍有差異,特此說明,而吉他手很多時候是只有彈我寫的Slash Chords(斜槓和絃)上聲部而已,可以參考下方影片教學,拍攝者還“加送”了一段電吉他即興
我之前也示範過一次在此曲上即興過,因為還是那句老話,如果你會即興了,就表示你懂樂理了!當時已經將全曲和絃進行抓完,一起隨意Jam一下(有“失手”一些就是 XD),即興的Time Feel/Groove也變得比較16th Feel些,也請複習前面我講的「拆開來用」的概念,有機會上課時我會再教哦!
補充一個日本爵士歌手好朋友Geila Zilkha與永田ジョージ、伊藤大輔合作,帶有爵士即興與節奏藍調即席添加經過和絃,並有漂亮合音的現場版:
延伸閱讀:
更多採譜分析
更多有關日本流行音樂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旋律篇」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和聲篇
謝啟彬老師的音樂教學網
1991年由鈴木保奈美和織田裕二主演的富士電視台九點檔連續劇「東京愛情故事」,找來日本知名歌手小田和正,為該劇創作主題曲《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相信是許多台灣五六年級生的美好回憶,前奏的吉他刷Chord一下,大家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了吧?這首曲子也變成日本人的國民情歌,應該只要是同一個世代的日本人,都會朗朗上口
我想分析這首曲子的重點,就是調性中的關係大小調與調式互換的概念,換句話說,一首曲子你從大調分析,跟從小調分析,其實都可以,非古典音樂的作曲不是「理論作曲」,很多時候第一個和絃或第一句旋律開了個頭就下去 ,靈感就宣洩而出,而調性上的自然小調,也可以用調式的Aeolian來看待
也希望大家不要一直拘泥在「標準答案」或「單一答案」的泥淖中,人家音樂寫得好,就是因為知道怎麼接,或是想出怎麼接的方法,不是符合既定公式或是套用正確答案,這也是我們在音樂藝術上能見到的「創意」
先確認調性:首先你會發現這首曲子很大量地停留或結束在Bm,加上其他順階和絃大多在此調中可找到,基本上我們可以說這是B小調,而且基本上是B自然小調(B Natural Minor)
音階:B-C#-D-E-F#-G-A (1-2-b3-4-5-b6-b7)
順階和絃:Bm7 - C#m7b5 - DMaj7 - Em7 - F#m7 - GMaj7 - A7
自然小調的順階和絃級數就是:Im7 - IIm7b5 - bIIIMaj7 - IVm7 - Vm7 - bVIMaj7 - bVII7
而自然小調換個名字,就是調式中的「Aeolian」,一樣是 (1-2-b3-4-5-b6-b7),知道為何我會覺得想成小調或是Aeolian比較好嗎?因為在旋律創作上(包含作曲跟即興),我們除了這個有兩種身份的音階外,也能用「五聲音階」(詳見「旋律篇」)跟「基本小調音階」(詳見「和聲篇」)切入,表列出來就是:
B-D-E-F#-A (1-b3-4-5-b7)
B-C#-D-E-F# (1-2-b3-4-5)
兩者相加就是 B-C#-D-E-F#-A (1-2-b3-4-5-b7),沒有六音的小調聲響音階
所以如果加上大六音G#,就是Dorian,加上小六音G,就是Aeolian囉!
這就是我在教學上常會希望學生「拆開來用」「拆開來想」,音階很多時候是個集成總和,結果我們以為知道答案卻想不出好的旋律,這是很常見的毛病,也就是俗稱的「背音階」或甚至只知道「和絃對應音階」(Chord Scales),卻聽不出全盤的調性聲響
這也會在即興時派上大用場的!因為藍調音階就是五聲音階的變化,基本小調音階就是加上一個九音(二音)然後沒有降七音
現在先用這樣的概念去聽本曲的旋律,就可以感受到Aeolian = Natural Minor的旋律囉!這非常重要,基本上小田和正對西洋流行音樂的吸收不在話下,我建議同時聆聽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與Sting的《A Englishman In New York》,可以感受到相近的聲響,有機會我們也會深入分析這兩首的旋律與和聲進行
和聲上,請看譜例,你可以說Intro就是自然小調/Aeolian的「IVm7 - bVII9sus4 - Im11 - Im9/b7 - bVIMaj7 - bIIIMaj/3 -」,然後F#7sus4/C#到F#7b9就是Bm7的V7,這時候你就看出小調為何可以混用的道理了吧?這兩個和絃就來自B和聲小調(B Harmonic Minor),這也是和聲小調這個名詞的由來,原本自然小調的V級是minor7,升高其三音就成了Dominant7,「更有和聲解決的傾向」
主歌與副歌其實大致都類似,所以就不再贅述,只有前奏要進主歌時的F#m/A,分析起來是原本自然小調的Vm7然後以三音為貝斯,因為它串接了前面的Bm11跟後面的GMajor,貝斯上正好是「B-A-G」,像這段有的人就會說很調式(Modal)的感覺,那就是B Aeolian調式,跟前面的F#7正好可以比較聲音的不同
慢著?但是F#7b9並沒有「回到」Bm7啊!是的,它去了同一個調的另一個和絃Em7,以小調或Aeolian來看就是接去IVm7,這就是古典音樂中教過的「假終止」(Deceptive Resolution),你要學習的重點,是這些和絃原本是來自哪一個調的,然後學習名曲的變化手法
而F#7sus4/C# - F#7b9其實也有C#m11(b5) - F#7b9的「小調IIm7b5-V7b9」的感覺(詳見「和聲篇」第20篇),貝斯移動就是五度下行/四度上行囉!不過這邊也有些Voice Leading上的變化,變成第一個和絃是「C#-E-F#-B」接到第二個和絃「F#-E-G-A#」
B - A#
F# - G
E - E
C# - F#
和絃記譜上,我就記成F#7sus4/C# - F7b9囉!要寫成C#m11 - F7b9也可以,終究會省略一些音,但我比較希望大家能聽出兩個和絃之間的聲部移動(Voice Leading)
大家消化完畢之後,我就要回歸本文寫作的初衷,就是如果旋律比較小調感,那麼和絃進行用大調分析也行!為什麼呢?因為比較接近從業人士(Practioners)的講法,既然都已經知道大小調可以一起想了,雖然說分析和絃與旋律的小調感仍是必要的,但在實際上因為要想太多降或升記號,寫起來很繁瑣,所以我建議和絃進行也可以用大調來想,又會有另一番意想不到的風景出現哦!
譬如前奏就變成關係大調的IIm7 - V9sus4 - VIm7了!就是我剛前頭講的《Rock With You》跟《A Englishman In New York》的聲音(Em7/A就是斜槓和絃Slash Chords的寫法,學名就是A9sus4,屬九掛留和絃)
而第五第六小節就是IVMaj7 - I/3,然後第七第八小節的F#7就是V7/VI囉!
請也這樣照做分析主歌(Verse)與副歌(Chorus)吧!本曲的循環與和絃的接法,現在是不是更清晰明白了呢?舉例來說主歌就變成IVMaj7 - IIIm7 - IIm7 - V9sus4囉!而V9sus4接回IVMaj7,也是很常見的「假終止」(Deceptive Resolution),很多歌曲中都見得到,習慣它們就好,別鑽牛角尖
主歌的第二段就是IVMaj7 - IIIm7 - IIm7 - I,跟《Lovin' You》一樣
細微的Voice Leading與貝斯變化,在此曲中真的很常見,只是大家通常都只聽到激昂的旋律歌聲與搖滾的節拍...譬如第二次副歌(Chorus 1反覆後)的二房(第二頁),這裡就被“微調”成原本和聲小調感覺的C#m7b5 - F#7b9了!
最後要分析的是橋段(Bridge),我們一樣用D大調分析,當然也可以用B小調/Aeolian分析!大調的話就是IVMaj7 - IIIm7 - IIm7 - V9sus4 - IMaj7 - IIm7 - IIIm7 - IVMaj7 - #IVm7b5 - V9sus4 - V7b9/II,其中第四接去第五小節的IIm7 - IIIm7那邊(Em7 - F#m7)就是順階和絃上行成「IMaj7 - IIm7 - IIIm7 - IVMaj7」的走法
而G#m7b5 (G#-B-D-F#)其實只是GMaj7將半音升高的經過和絃(#IVm7b5),在我的認知與分析中此和絃在這個段落,其實是GMaj7 - E9 - A9sus4,因為G#m7b5就是E7的3-5-7-9,E9就是V7/V接去A9sus4
基本上全曲已經分析完畢囉!我只有曲子後段副歌高潮處一些Kicks沒抓下來而已,但是和絃上基本上都還是順階和絃,自己抓看看吧!
我們再來聽網路上另一個小田和正的現場版,據說小田和正生性低調,不太上電視節目宣傳與公開演唱,所以每次出場表演都是獲得極大的迴響的
後來日本也出現一位非裔美國歌手Chris Hart,因為外表上的反差配上流利的日語與好聽歌喉,從綜藝節目出道,唱了很多日本流行音樂的「國民名曲」,這個《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的現場版也編得很好,尤其加上銅管部的對應旋律與和聲,更加激昂與豐富飽滿,我很喜歡!(根據維基百科,Chris Hart已在2018年於日本演藝圈引退)
如果你是吉他手,可以看網路上的許多教學,有關於如何按和絃Voicing,以及手指的移動與右手的picking等等,最後補充的是:像前奏第三第四小節我直接寫Bm11 - Bm9/A,但是這是針對整體聲部編曲的解析,吉他手常會在Bm9-Bm11-Bm9間“滑手指”(E-D ; C#-D ; C#-E),不同吉他手可能會稍有差異,特此說明,而吉他手很多時候是只有彈我寫的Slash Chords(斜槓和絃)上聲部而已,可以參考下方影片教學,拍攝者還“加送”了一段電吉他即興
我之前也示範過一次在此曲上即興過,因為還是那句老話,如果你會即興了,就表示你懂樂理了!當時已經將全曲和絃進行抓完,一起隨意Jam一下(有“失手”一些就是 XD),即興的Time Feel/Groove也變得比較16th Feel些,也請複習前面我講的「拆開來用」的概念,有機會上課時我會再教哦!
補充一個日本爵士歌手好朋友Geila Zilkha與永田ジョージ、伊藤大輔合作,帶有爵士即興與節奏藍調即席添加經過和絃,並有漂亮合音的現場版:
延伸閱讀:
更多採譜分析
更多有關日本流行音樂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旋律篇」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和聲篇
謝啟彬老師的音樂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