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總是會有網友或讀者會覺得我的書寫太難看不懂,或是沒有他或她知道的曲子,或是網路文章落落長裡頭專有名詞太多云云
其實我只講一個最簡單的概念,這是我陸續前後兩位老學生跟其他同學分享的:
第一位說,啟彬老師一開始教你的時候,你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覺得照著做好像很阿呆(套句凱雅老師的慣用語,因為她也遇過類似狀況 ^^),甚至覺得需要回家好好消化吸收一下,包括練習與理解
然後就這樣學了持續一段時間,突然之間你就會好像頓悟、恍然大悟了,一些解不開的結或是疑惑就通了,啊原來這個通那個、那個就是這個呀!然後你就會繼續探索下去,也繼續進步,這時候也會發現:「聽音樂的角度」跟以前不一樣了!可以聽出更多細節,也可以做出更多變化
因為老師們在調你的“音樂體質”,而不是求速效
第二位說,啟彬老師跟凱雅老師比較不像是在「教」學生,而是在「帶」學生,完全正確!
現在的音教市場或是網路世界,充滿了太多「消費者導向」的課程規劃或拍攝方式,結果學生一次只會一首甚至不到一首曲子,而且不知道可以怎麼活用與運用到其他的曲子上,或是自行創作或編曲時該怎麼用
所以我們教的都是「方法」,會用到專有名詞只是為了歸納跟便於整理溝通,而不是要來嚇唬學生或是吊書袋用的
譬如這首Dreams Come True的《Love Love Love》,就是用到了兩種我們很常講的「Line Cliche」跟「Voice Leading」,但是我猜很多人在沒來上課前,看到這兩個名詞,即便有買啟彬老師的書了,還是看不懂,或是假設好像去看了中醫,結果領藥時看到藥單上寫著:
「倒地蜈蚣」、「雞血藤」、「牛膝」、「狗脊」...
然後會以為我們在教虐待動物的事或我們是巫師賈不妙正在熬湯之類的吧? XD (請參照卡通「藍色小精靈」)
但這四個字只是中藥的藥材名稱而已啊!「Line Cliche」跟「Voice Leading」也只是樂理名稱而已,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延伸運用,其他哪些曲子也有這樣用、其他哪些和絃進行處也可以這樣用、編曲配和絃時可以怎麼想?
而前述很多音教市場跟網路世界,是把「當歸」或「川穹」「茯苓」「木耳」「紅棗」「何首烏」「決明子」...當作神藥在賣
去“嗆”那些其實是很浪費時間且沒有意義的,學生如果真的想學,機緣也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會來找我們學習,只是我們不能做不實或是誇大,或是嘩眾取寵的廣告宣傳來招生,或是推廣我們的活動
尤其是我們教的音樂類種,絕大多數本來就是在台灣相對陌生、被誤解多年、甚至張冠李戴、缺乏風氣的類種,甚至像爵士樂本身,在全球人類世界中也是屬於小眾音樂,只是我們強調的是那個來龍去脈,還有薰陶養成
這靠網路、靠文字,都是隔靴搔癢,試想:隔空抓藥的效果怎會好?又不是巫術黑魔法通靈觀落陰天眼通心電感應超能力...
網路時代講求「溝通」與「互動」,但是網路時代也就是因為太多「溝」了反而沒有「通」,太多「動」了反而沒有「互」
這位日本鋼琴手其實都沒有改原曲的和絃進行,他只是用「爵士樂的方法」去演奏詮釋這些曲子而已,「爵士樂的方法」包括了「按和絃的方法」(Voicings)、「音樂感的律動」(Time Feel/Groove)、裝飾樂句的方式(Melodic Approaches)、貝斯合奏的方法(Bass)
延伸閱讀:
你學到的是觸類旁通,可以舉一反三,我教的是關鍵提點,任何音樂都相通的道理
擺脫古典音樂與Band音樂那種“開曲子出來練”的概念—你們要學的是方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追逐
你們上課到底在教什麼?又怎麼教呀? - 不只是學一首歌而已,還有很多要建構的
我們總是在推動且改變著,許多你以為很熟,卻帶有很多偏見與盲點的事物
[爵士行動小教室] 《Stairway To Heaven》跟《Hotel California》聽起來很像卻又不一樣的關鍵是?Line Cliche V.S. Voice Leading (影片)
總是會有網友或讀者會覺得我的書寫太難看不懂,或是沒有他或她知道的曲子,或是網路文章落落長裡頭專有名詞太多云云
其實我只講一個最簡單的概念,這是我陸續前後兩位老學生跟其他同學分享的:
第一位說,啟彬老師一開始教你的時候,你會不知道自己在幹嘛,覺得照著做好像很阿呆(套句凱雅老師的慣用語,因為她也遇過類似狀況 ^^),甚至覺得需要回家好好消化吸收一下,包括練習與理解
然後就這樣學了持續一段時間,突然之間你就會好像頓悟、恍然大悟了,一些解不開的結或是疑惑就通了,啊原來這個通那個、那個就是這個呀!然後你就會繼續探索下去,也繼續進步,這時候也會發現:「聽音樂的角度」跟以前不一樣了!可以聽出更多細節,也可以做出更多變化
因為老師們在調你的“音樂體質”,而不是求速效
第二位說,啟彬老師跟凱雅老師比較不像是在「教」學生,而是在「帶」學生,完全正確!
現在的音教市場或是網路世界,充滿了太多「消費者導向」的課程規劃或拍攝方式,結果學生一次只會一首甚至不到一首曲子,而且不知道可以怎麼活用與運用到其他的曲子上,或是自行創作或編曲時該怎麼用
所以我們教的都是「方法」,會用到專有名詞只是為了歸納跟便於整理溝通,而不是要來嚇唬學生或是吊書袋用的
譬如這首Dreams Come True的《Love Love Love》,就是用到了兩種我們很常講的「Line Cliche」跟「Voice Leading」,但是我猜很多人在沒來上課前,看到這兩個名詞,即便有買啟彬老師的書了,還是看不懂,或是假設好像去看了中醫,結果領藥時看到藥單上寫著:
「倒地蜈蚣」、「雞血藤」、「牛膝」、「狗脊」...
然後會以為我們在教虐待動物的事或我們是巫師賈不妙正在熬湯之類的吧? XD (請參照卡通「藍色小精靈」)
但這四個字只是中藥的藥材名稱而已啊!「Line Cliche」跟「Voice Leading」也只是樂理名稱而已,我們就可以舉一反三延伸運用,其他哪些曲子也有這樣用、其他哪些和絃進行處也可以這樣用、編曲配和絃時可以怎麼想?
而前述很多音教市場跟網路世界,是把「當歸」或「川穹」「茯苓」「木耳」「紅棗」「何首烏」「決明子」...當作神藥在賣
去“嗆”那些其實是很浪費時間且沒有意義的,學生如果真的想學,機緣也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會來找我們學習,只是我們不能做不實或是誇大,或是嘩眾取寵的廣告宣傳來招生,或是推廣我們的活動
尤其是我們教的音樂類種,絕大多數本來就是在台灣相對陌生、被誤解多年、甚至張冠李戴、缺乏風氣的類種,甚至像爵士樂本身,在全球人類世界中也是屬於小眾音樂,只是我們強調的是那個來龍去脈,還有薰陶養成
這靠網路、靠文字,都是隔靴搔癢,試想:隔空抓藥的效果怎會好?又不是巫術黑魔法通靈觀落陰天眼通心電感應超能力...
網路時代講求「溝通」與「互動」,但是網路時代也就是因為太多「溝」了反而沒有「通」,太多「動」了反而沒有「互」
這位日本鋼琴手其實都沒有改原曲的和絃進行,他只是用「爵士樂的方法」去演奏詮釋這些曲子而已,「爵士樂的方法」包括了「按和絃的方法」(Voicings)、「音樂感的律動」(Time Feel/Groove)、裝飾樂句的方式(Melodic Approaches)、貝斯合奏的方法(Bass)
延伸閱讀:
你學到的是觸類旁通,可以舉一反三,我教的是關鍵提點,任何音樂都相通的道理
擺脫古典音樂與Band音樂那種“開曲子出來練”的概念—你們要學的是方法,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追逐
你們上課到底在教什麼?又怎麼教呀? - 不只是學一首歌而已,還有很多要建構的
我們總是在推動且改變著,許多你以為很熟,卻帶有很多偏見與盲點的事物
[爵士行動小教室] 《Stairway To Heaven》跟《Hotel California》聽起來很像卻又不一樣的關鍵是?Line Cliche V.S. Voice Leading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