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為你們沒看過,或是看原來五線譜上面沒有寫,就認為是爵士和絃記號是"加"上去的 - 一種「語言」,有兩種表達的「文字」

文 / 謝啟彬


有也是學古典出身現在跟我們學爵士的學生說:「我告訴我的古典音樂家朋友們,他們說這些爵士樂和絃都是你們後來自己"加"上去的」

不能因為你們沒看過,或是看原來譜上面沒有寫,就認為是"加"上去的

一種「語言」,有兩種表達的「文字」,這樣比喻最簡單,懂了嗎?

那些爵士和絃記號都不是加上去的喲!柴可夫斯基在作曲的時候,當然也有想和絃,都是調性(功能)和聲的範疇,只是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爵士和絃記號,所以所有的音都寫在五線譜上

但是如果你能拆解分析那些縱向的音符與琶音,你就會發現和絃都在音樂中啦!

以前凱雅老師在學古典音樂的時候修過一門「總譜彈奏」的藝術,簡單說就是管絃樂的總譜,我們要即時簡化"回"大譜表雙行五線譜,這道理是否也能讓你理解什麼叫化繁為簡呢?

爵士樂和絃的發明與使用也有這樣的功用,因為還要讓爵士樂手即興

P.S. "回"的意思是很多古典作曲家是在鋼琴上作曲,然後再管絃樂(Orchestrated)化的

學總譜彈奏是樂團指揮必學的功課,因為可以讓你掌握作曲家想表達的重點

學爵士樂和絃技法與識讀,則可以讓你知道樂曲的和聲流動,進一步分析後,你還能"重新作曲" - 在既定的和絃架構上即席演奏出新的旋律,而不是用寫的

所以說很重要,也不要再說古典樂跟爵士樂是兩回事了啦!爵士樂的爸爸是古典樂,媽媽是非洲音樂,在美洲相遇,而且真的要了解音樂的完整面貌,真的,兩者都得學啊!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