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相長」比「因材施教」還進一階

文 / 謝啟彬


「教學相長」的意義
就是老師將自己學會的
想出適合學生的方法
然後教給學生
再從學生的反應與提問中
也得到老師沒有想到的面向
這種動作會反覆執行循環
慢慢地不只學生學會
老師也將原本會的,繼續修正精進

我認為這比「因材施教」還進一階
「因材施教」對我而言或是常見的誤解
有點好像老師已經什麼都知道了
然後直接依據不同學生的資質傳授之
或甚至「灌頂」、「加持」之類的

那樣不叫老師,那樣叫做神
好的可說是神的代理人
壞的其實就是裝神弄鬼故弄玄虛

幾千年前,孔子的門徒們跟他請教時
我想孔子坐在驢車上
周遊列國、顛沛流離的時候
他也一定在想怎麼回答?隨時整理他的思緒
或是把弟子A問的問題跟弟子B問的聯想起來
或觀察出弟子C的困擾,以及弟子D的盲點
甚至是跟眾弟子在旅途中相互討論甚至辯論
這些心得與見解,就成為後代我們所熟知的哲學與理念

以現代角度來看待,就是滾動式思考
孔子一輩子都在滾動式思考以及接受反饋
比起這位教育導師,我們都還很年輕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