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手在演奏速度大約110~150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像是我們會戲稱為「小叮噹」(哆啦A夢)的味道,老師給學生的建議是...

文 / 謝啟彬


鋼琴手在演奏速度大約110~150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像是我們會戲稱為「小叮噹」(哆啦A夢)的味道

精準一點說就是當出現連續多個八分音符時,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感覺,這在爵士樂中算是個“不良姿勢”,但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改?

所謂的“小叮噹感“尤其容易出現在鋼琴手上,簡單說就是聽起來像斷奏或是彈跳的觸鍵,以及重音全部都放在正拍上,聽起來就很像12/8童謠或進行曲的感覺,不是Jazz中的Swing

其實也正是因為大部分12/8童謠或進行曲的速度,就是正好落在110~150之間,因此很容易變成可愛的音樂,而不是搖擺的音樂~




我的建議是:

1. 多使用老師們教大家的各種爵士樂句型,可以消除掉那種日本歌謠三連音的味道

2. 工作坊中有講到,句子往上(往高音)走時,可以緩一點甚至拖一點,術語叫做Lay Back,變成把音“舉高”需要一些力氣那樣的感覺,鋼琴手甚至可以想像手指“黏”(Sticky)在鍵盤上的感覺多一些

3. 不要連續做太多八分音符,也不要重複過多,在某些地方就要停下或是輔以拋擲三連音句型

4. 還是一樣多聽會Swing的爵士鋼琴大師的演奏,並細細去揣摩他們重音放置的地方,以及句子的組合,就可以避免“小叮噹”

5. 先練習「前長後短、前輕後重」的Phrasing方式,然後有點“懸吊”的感覺,再慢慢切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