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確診四日,昏睡四日,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彷彿都離我很遠,身處地下室不太知道是白天還是晚上,透過網路看到的各種新聞,對一位病人來說無關緊要,並沒有切身相關的關注必要
醫師開的三天緩解藥物已經吃完,五天抗病毒用藥還要再吃一天半,這也是我跟其他台中與台北家人不一樣之處,只有我被開要吃Paxlovid,就這樣嘴巴苦了四天
每個人的症狀都不一樣,我沒有喉嚨痛或喉如刀割之類的狀況,但是感覺異常疲累是真的,在居隔的地下室這幾天都昏昏沈沈,睡著又醒來,飲食倒是很簡單,反正也少動,也都用下午的時間就先把澡洗一洗頭洗一洗,晚上比較涼就沒差了
七天的確診居隔,就當作是這麼一大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搬家、各項活動之後的一個強迫暫停鍵吧!感覺2022年一直非常勞心勞力,時間又在每週三開始台中復課後,被切得比較零碎,比較沒有大塊的休息空檔
其實自兩年多疫情肆虐以來,光是我自己就辦過了五波不同主題的預錄式線上課程,也協助凱雅完成了三波預錄式線上課程,老實說,因為台灣的相關市場規模真的很小,很多活動或是講堂、課程等無法重疊舉辦,因為會造成“自己打自己”的狀況
所以各類活動的推出就得照排序、急不得,但是每個只要有從頭跟著的學員或是觀眾們,都一定能感受到我們「用盡全力」式的教學風格,甚至是相關資料的補充
譬如,在我講Bossa Nova與巴西音樂的那段時期,官網上的文章寫作,就都是一系列的相關資料補充,當提到Funk Standards時,資料也是很巨細靡遺地補足,尤其在兩個大型的欣賞講堂中 - 第二十屆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十場與1959年專題十場 - 那時候官網上的新文章累積量極其驚人,而這都只是希望補充給有報名參與的學員的
凱雅老師的線上課程時,光是補充譬如像是Modern Jazz的Woody Shaw,或是另一條路線如Pat Metheny Group的音樂,兩位老師在當下網路上的寫作,其實通通是知識性的補充,也真的希望跟上我們腳步的學員們能夠獲益更多
而我們平均每週都還要在實體課與視訊課上遇見新學生,也要跟他們磨合,幫他們解決疑惑與困難,甚至幫他們步上學習的軌道,像凱雅老師還有幾個更“誇張”的備課內容:第一就是日韓流行音樂的分析、歸納與統整,因為她有兩三個編曲班都要教到實戰的技法,所以我才會覺得學生們很幸福,你等於是每週在上專題工作坊,而且是由講同樣語言的專家來幫你跨曲目統整,並教你實作
這完全就跟台灣現在的流行音樂教育不同頻率,但卻是與國際同步的,我深覺這是任何認真的音樂創作者都該一直學下去的課程呢!
第二個“誇張”的備課內容:是重新回頭去審視我們的古典音樂背景,把很多”小時候”我們也不懂的音樂作品,拿出來分析歸納,並與現代的意義做結合
另一個老實話,我還是覺得現在台灣的古典跟流行跟爵士,各搞各的狀況很嚴重,講比較難聽一點就是各守城池,但是看看台灣以外的當代音樂教育,都是整合式的,而像凱雅老師一直在做的,是“轉譯”古典音樂的和聲與旋律語言,到爵士樂以及相關音樂上來,這個大家可以從她自己發表的臉書狀態,以及實際上的教學內容就可以窺知一二
如果你用原來聆聽古典樂的美學來看我們在幹嘛?一定是看不懂且不能理解,但我們都覺得這些很重要呢!跟著凱雅老師學習的古典鋼琴老師,我真心也覺得很幸福,因為二十一世紀,不管你在教學上或是演奏上或是創作上,你都需要「整合型的音樂知識」,而不是自以為是的分門別類
別的不說,光是我確診這幾天,凱雅老師每天還是過來基地,在樓上一本一本樂譜、一首一首錄音地“轉譯”(採譜)成爵士和絃記號,這根本都不是為了考試才要學的啊!但是對於你理解並欣賞,世界上存在的更多美好音樂,有關鍵性的理解力提升
所以像是我們書櫃上的眾多厚重古典樂譜,不是拿來給學生彈的、考試的、鑑定用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歷史文獻呢!而我們不只對待古典音樂這樣,爵士樂也是這樣、黑人音樂也是這樣、拉丁音樂也是這樣、流行音樂也是這樣!
「真的知道那麼多哦?該不會都是在網路上自吹自擂的吧?」對的,事實就是這樣,我們兩個老師不敢說什麼都會,但是我們會的就一定是真的會!會很多且很會!
而當你要跟我們學習時,則要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