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有位學生經常會問我:「為何這些作曲家要這樣想?是因為想跟別人不同嗎?」
我很想回答:「我們可能得靠觀落陰才能問到他們了! XD」(因為大部分的作曲家都作古了,不只古典,甚至很多上個世紀的音樂家們)
其實這還是我講的「樣本量數不夠」的問題,你以為不一樣,是因為你只看過「同一樣」的,但是你如果到了潘朵拉星球,你就會發現納美族的存在...好吧這是科幻電影
認真地說,這些音樂運行的道理(簡稱樂理)在西方文明已經傳承了幾百年以上了,但因為你的知識含量尚未擴充,所以當你接觸到沒碰過的邏輯或是淺規則,你甚至可能會以為這些創作人是“標新立異”,為何不用大家熟的就好?
重點是他們的大家都很熟,是我們不熟,我們是東方文明的人,雖然西化,但是沒熟到那種地步而已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古典是古典,爵士是爵士?- 同樣的東西出現在不同的音樂風格中,產生不同名字,但經常也有關聯或脈絡」,也收錄在「和聲篇」中
「那有東方風、中國風不是也很好嗎?這不是才有創意、有特色嗎?」
「當然很好啊!只是現在我們的主題是西方文明與文化的內容,既然要學就要學到內涵不能只學皮毛,尤其你手上拿的是吉他而不是琵琶」
---
「只有樂理在不同音樂類型中,常見的形態與常用的手法,加上因應時代的演進,所產生的各類更新,及在更多種類樂器及組合上的可能性。
學習樂理
根本不是在規定你「所以這樣用是錯的?」「不能那樣用?」
而是要告訴你「啊原來可以這樣想!」「還能這樣做耶!」
好的古典音樂家深入解析樂理,會幫助他們在詮釋作品時更好(對味、個人風格)
好的爵士音樂家深入解析樂理,除了幫助詮釋作品更好以外(對味),還能加強即席創作與發展的能力(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