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重點在於學生需要理解看起來像是不同和絃的“好多種版本”,但是其實卻是殊途同歸、同一種道理的不同樂手用法,而這種“音樂上的道理”,就叫「樂理」,所以樂理是拿來幫助你理解的,不是強迫你背誦或死記的
有時候不同的樂手會有習慣的走法,譬如Bill Evans喜歡這樣彈、Oscar Peterson喜歡那樣彈等等;有時候同一組樂手在「循環」的時候(爵士樂的演奏形式就是主題 - 根據主題的和絃進行反覆循環並輪流即興 - 主題再現),每一個Chorus會走不一樣,這就是為何死盯著譜看其實在爵士樂模式中,其實是錯誤的行為,因為那樣就沒有用耳朵在聽、跟別人在合奏,只是在練習視譜而已
學生有時候的疑問是:那我們是所有的版本都要背起來嗎?我的答案都是,其實所謂的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就跟回你家的路可能不只一條,但就算有兩條好了,經常走就都很熟,知道何時要轉彎、何時快到了...就這麼簡單而已
所以我說學習者對於樂理的恐懼,經常是來自於「假設」,實際上老師帶你走過幾遍,自己也就熟了,而樂理的理解只是跟你講說 - 譬如在此曲中 - 為何G#dim7等於Bdim7而已,而且紙上談兵不如實地操練,就慢慢熟了,也知道在實作時,為何和絃可以這樣接的緣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