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曲家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的作品對大眾流行文化與爵士樂產生的影響

文 / 謝啟彬


知名作曲家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的作品,在流行文化中,以《Moon River》、《The Pink Panther Theme》、《Baby Elephant Walk》、《Peter Gunn》最為知名,就是只要一放出音樂大家都會說「啊!這首我聽過!但是不知道曲名!」

不過參加過大眾爵士樂欣賞講堂的學員就知道,《頑皮豹》本身如果出現sax與jazz band演奏,加上Swing與Blues,還不能直接說這就是爵士樂,即便完整錄製電影配樂時中間那段sax solo是真的有即興的,換句話說一首曲子只出現像爵士樂的主題,它「還」不是爵士樂,但是用爵士樂的玩法開始玩就是了,這不是法院或警察抓違規,不需要經常問那這算爵士樂嗎那算爵士樂嗎?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大原則與很多人會搞混之處,概念確立了,“遇到別題“的時候就比較可以判斷了


爵士樂世界中,Henry Mancini最有名的曲子「變成」Standards的,是《Days Of Wine & Roses》,但如果你欣賞或是學習爵士樂夠久,就會知道還有三首,分別是

《Charade》
《Two For The Road》
《Mr. Lucky》(凱雅老師的「經典爵士鋼琴大師」一書中有Dave  Grusin此曲的即興採譜)

通常就是和絃排列比較有趣或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就會被爵士樂手愛用,久而久之就成為Jazz Standards了!但是就學習音樂的角度來說,所有其他的音樂都是非常值得分析的,因為你會聽到一位作曲家如何針對一段簡單的旋律配出巧妙的和絃轉折?或是反過來一段簡單常見的和絃進行卻有著我們想不出來的優美與難忘旋律?

關於這些百老匯歌舞劇歌曲與好萊塢歌舞劇電影/動畫電影歌曲怎麼變成Jazz Standards的?在官網中都有詳盡的文章與Podcast說明

這也是我們經常跟很多學生強調的,你要多一點異文化上的衝擊,在聽音樂時最好不要偏聽,堅持自己只聽什麼什麼?我個人覺得電影配樂作曲家跟爵士音樂家(也有作曲家但大多厲害的爵士樂即興家也有很多傳世的作品)在學習心態是最開放的,也經常要想像畫面與意境,以及發展、醞釀與延伸,而且各種不同可能性都可以融入

但是重點在於如果你只知道A,不知道B,你可能沒有辦法學會C,因為C是A+B,你一直用A去理解C,就會出現偏誤的狀況,老師在課堂中經常在傳遞這樣的健康觀念

這也是爵士原力講堂與兩位老師平日教學的風格 - 不是什麼死忠爵士派也不是死硬古典派,更不是什麼嘻哈掛或是金屬掛,而是任何音樂都有可以學習之處,而且你每種都要深入鑽研與練習學習一段時間,既不能偏食,也不能像沾醬一樣這盤沾一點點那盤沾一點點,然後你就可以理解當中有許多平常大家聽不出來的共通之處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