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因為學生提問的關係,我看了「Ongaku Concept」(Joshua Taipale)的教學影片,其中有一段在介紹「The vi-bVIaug-I6/4-#IVm7b5 Chord Progression」
"The vi-bVIaug-I6/4-#IVm7b5 Chord Progression" 就是Line Cliché(或是Jerry Coker說的「CESH」Contrapuntal Elaboration of Static Harmony)啊!請參照我的「和聲篇」一書,他這種講法對我來說是故弄玄虛而已
爵士樂的寫法就是:Im - ImMaj7/7 - Im7/b7 - Im6/6 (VIm7b5)
譬如如果是F#m開始,那就是F#m - F#mMaj7/E# (F) - F#m7/E - Dm7/B (Bm7b5),我不會直接說那是vi,小寫羅馬數字意思是指小和絃,Joshua Taipale的意思是小和絃開始就是VIm,但他如果是IIm呢?又如果是Im的小調常用和絃進行呢?
然後bVIaug的意思我明白,但何苦呢?
F#mMaj7/F =
(F#)
C#
A
F
在這組進行中這是一個過渡和絃,讓低音以1-7-b7半音下行移動,而他的意思是E#=F,同音異名
所以F-A-C#就是增和絃(1-3-#5),又因為F#m根音設為VI,所以F就是bVI(低半音),所以此和絃就叫Faug,aug或+就是#5的意思,augmented Chords
為何我不贊成這樣記的原因是如果你在旋律創作時,這四個F#m和絃就還是F#m和絃的基本聲響要有(F#-A-C#),這也才是爵士和絃記號的意義,你直接寫成Faug,那原來的F#呢?可能某個聲部還是會有持續的F#啊!難道要繼續"麻煩"寫成Faugb9嗎?光看就累了...
另外一個是增和絃的用法通常更多發揮在「別的位置」,這個位置其實大可不必這麼費心“厚工”,而且從爵士樂即興 - 其實也就是即席創作旋律 - 的角度來看,你突然來個降半音的aug和絃,或許在圖像上看是這樣沒錯,但是名字的出現反而變成一種“障眼法”
第三個原因就是讓調性更不明確,譬如我們假設原來是F#小調好了,突然跑個VIIaug出來,本來會的反而不會了,而且F#小調內應該是E#比較好,而不是F,這是一個原則問題,E#是和聲小音階或旋律小音階的第7音,唯一可幫他說話的理由是那就是比F#降半音下來,而且F比E#好辨識吧?但對樂理的認識就會趨於破碎化
第三個和絃原本應該是記載成F#m7就夠了,但是這位網紅又寫成A/E,也就是他寫的I64和絃,這種定義法是古典樂的定義法,在比較現代的音樂類種中直接就是寫哪個音為字母要演奏的音即可,沒錯F#m7/E(照他定義是VIm7/b7)跟A/E(照他定義是I/5)也幾乎很像,聲音幾乎一樣,因為F#m7跟A只差一個音而已,但是這樣一記是不是那個F#音又不見了呢?
這就是我所謂的故弄玄虛,一個和絃加上四個聲部的移動,被他記載成四個不一樣的和絃,但其實結果是一樣的,那這樣真的對理解或創作或編曲或即興有幫助嗎?還是故意寫複雜會得到更多讚跟轉貼分享呢?如果我的學生這樣認知,我會教他比較能「一生平安」的寫法與想法,而不是複雜化甚至缺乏邏輯一貫性的
至於F#m6 = D#m7b5這倒是很常見,不同寫法大家可以理解,但是還是又回到我的定義問題,那個小和絃開始並不一定只能是VIm,也可能是IIm(譬如Stevie Wonder的《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也可能是Im(如小調調性的多首Jazz Standards如《My Funny Valentine》等)
但是正如我說的,如果不是這位美國年輕網紅本身就比較偏執,標榜分析「ACG」(動畫、漫畫、電子遊戲)音樂,或是他的樣本採集,就都在“那個世界”裡頭,那沒有一起在那個世界裡頭的,就可能很難有共鳴了
晚一點再舉另一個例子,就是很有名的SubV9b5和絃,被他(Joshua Taipale)叫成「Blackadder和絃」(黑蛇和絃、黑爵士和絃),原因就是他覺得這樣叫很“威”而已,結果動漫音樂圈奉為圭臬,因為又創造了一個新字,呵呵
更多有關「Line Cliché」,請參閱「旋律篇」一書之「第11篇 Line Cliché—單一聲部水平半音移動手法的介紹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