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在學音樂時很重要的「逆向思維」做法 - 如果你想在學音樂的道路上,真正做到有效率,那麼最需要擺脫的習慣,就是「看過去就以為會了」

文 / 謝啟彬


如果你想在學音樂的道路上,真正做到有效率,那麼最需要擺脫的習慣,就是「看過去就以為會了」,而不幸的是,網路上現在太多懶人包,也太多人期待懶人包式的影片或文章,就更加速這種「看過去就以為會了」的迷思,就跟按讚就認為看懂了一樣

1. 不要只有學C調或講解示範的調:

很多對於樂理或是即興手法的介紹,為了要從簡單講起,通常會從C調開始,但是不要忘記還有其他十一個調,這就是為何繼續討論首調、固定調、相對音感、絕對音感,其實對於學習沒有幫助的原因,那頂多只是科普(音普)而已,終究你得練過練熟十二個調的任何東西,沒有老師或比你厲害的人幫你盯著的時候,也不過就是留在自嗨的盲點而已

2. 學音階不要只有練上行,也要練下行與變化(和絃、樂句也一樣):

很多介紹音階或和絃的教學影片或示範講座,因為時間的限制通常只會講上行,但我們偏偏就是要連下行一起練,也要從其他的變化開始練,我自己五歲就學小提琴了,學過拉過的小提琴練習曲教材不計其數,我們從來不會說C大調音階很簡單,各種練習曲或各首樂曲都是作者(教育家)與作曲家的腦力激盪與心血結晶,這首C大調跟那首C大調的呈現絕對不一樣,所以為何我一直堅持不能給學生那種「遇到這個和絃就用那個音階」的簡化式答案

3. 不要看音樂名詞的表面意思就以為會了,很多時候樂種與做法不一樣:

同樣的名詞在不同音樂裡頭的意義不一樣,甚至比重也不一樣,不要自以為是,台灣話叫做「竹篙套菜刀」,廣東話叫做「雞同鴨講」,譬如16分音符在古典音樂中給人的想像就是很急很快很密甚至很大聲,但是在Groove音樂中反而要探討掌握那些「休止符」,其實那些都不是休止符,而是不出聲音的音符,Groove音樂中叫做幽靈音(Ghost),用五線譜紀錄可以很準確,但是視五線譜演奏演唱感覺就會不對,因為你不知道那種音樂的「切分」邏輯不是來自歐洲,而是來自非洲


所以再強調一次,要真的理解啟彬老師的影片或文章不是看一遍過去就算了,製作的對象都是給正在上課的學生,不是要當意見領袖跟網友討論的(常識性與心得性的文章也只想把事情講得更完整,也是自我整理,而非想打臉誰),只是發成公開版本,是希望對這些項目也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藉機發現此管道而加入學習的陣容,這樣就可以有進度,也可以不受網路上的各種干擾,譬如歪樓或各持己見等等,學音樂如果靠用公眾討論的,那就學不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