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Cathay Pacific Airways翻譯為國泰航空的原因,是因為兩位創辦人是美國人與澳洲人,二戰時都曾在中國航空當過飛行員,飛越過知名的「駝峰航線」(從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飛到中國雲南昆明,藉以援助當時在重慶打八年抗戰AKA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的國民政府),二戰結束後兩人創業,有貨機跟客機可以飛亞洲航線,又有航空界與交通界的人脈資源,先於上海創設後再搬到香港
Cathay這個字原意就是契丹的意思,也稱遼國,這個民族非常厲害,除了佔據現今中國北方與跟俄羅斯、外蒙古交界周邊,在中亞與歐洲所向披靡,征戰無數,所以在中古世紀的歐洲、中亞、俄羅斯等地,大約西元九世紀起,都稱那個從遙遠的東方來的民族就是契丹,契丹就等於中國
加上十三世紀時義大利人馬可孛羅,寫過一本遊記的影響,雖然現在歷史學家們對於他是否真的到過大都(今日北京)感到存疑,但是在他的書裡頭,他把當時在中國大陸北邊的統治者元朝叫做契丹(Catai,義大利文/拉丁文),南邊的南宋王朝為蠻子(Mangi,義大利文/拉丁文),加上遊記在歐洲受到歡迎,譯成多種語言出版,Catai/Cathay就成了歐洲對中國的另一種稱法,我覺得可以視為「華夏」或是「中華」或是「華」,是一種比較文雅且古典的稱呼或用詞
像我有一位學生是曾派駐在拉脫維亞的中華民國外交官,他會講俄語,他說在俄羅斯語與系出的斯拉夫語如烏克蘭語、波蘭語、保加利亞語、烏茲別克語、哈薩克語、阿爾泰語......中(比你想像地多),中國的發音不是China,而是Китай,用英文拼音聽起來像Kitay,ㄎㄧㄉㄞˋ這樣的聲音,就是契丹之意,而蒙古人也稱中國為這個字,所以蒙古西征到哪裡,關於中國的用字就也有契丹這種稱法
回到Cathay Pacific,前面的字就是兩位「澳華洋行」創辦人(看,「華」這個字跟「中」可以互通),想要他們的航空公司有種古老東方的美麗想像,當然你要延伸想像也可以說他們想擴展歐洲、俄羅斯與中亞航線(後來也的確都有了)的夢想
後面的字就是太平洋,因為兩位老闆一位是美國人一位是澳洲人,當然希望有天他們的航線可以飛越太平洋,抵達美利堅合眾國與澳大利亞,所以兩個老外取名字還真的是遵循華人傳統,對自己孕育出來的孩子有所期待,望子成龍也討個吉利囉!
後來到了香港之後需要正式中文公司名稱,就用Cathay聽起來很像成語「國泰民安」中的國泰兩字,稱為「國泰航空」,其實也可以想成是中國-太平洋航空,然後取第一個字的中文翻譯的第二個中文字,以及第二個字的中文翻譯的第一個中文字,一樣也是國太航空不是嗎?哈哈
不過從此之後這個Cathay也出現在很多商業性質的公司、企業、大樓、建築名稱中了,大家要不是沿用中文的國泰,要不就是什麼華或華什麼的,也有一種翻譯寫「震旦」,雖然聲音有點像,但其實震旦是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而古代中國人則稱印度為天竺
另一種研究說法是波斯帝國稱中國為秦那斯坦,後來縮短為秦坦,到了古印度變成「聲音聽起來像」震旦(當時都是各種語言發音然後用在地文字記載或音譯),而用中文「震旦」來延伸,上海曾經有過法國耶穌會於1903年滿清末年開辦的天主教震旦大學,已於1952年停辦,但有一批離開的師生創立了上海復旦公學,就是現在的復旦大學前身,復旦就有復興震旦的意涵(正式的說法是取自古籍尚書大傳「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這大學很有名也很強,時至今日已發展成世界名校
也有做儀器設備辦公傢俱事務機器相關的「震旦行」,這是一間1965年創立的私人公司,迄今在台灣還有股票上市,已停辦的上海震旦大學跟台北震旦集團,英文都是「Aurora」,是曙光的意思,用中文解釋的話,易經中震卦的方位是指東方,旦就是日出或日出的時候,這是象形字很好認吧?所以震旦在中文的意涵上就有東方日出之地,或是從東方升起的第一道曙光,是不是也很吉利呢?
從國泰講到震旦...呼呼,這不是冷知識,只是我一直對於一個字詞是怎麼來的,跟怎麼演變的?充滿了好奇,我一張股票都沒有,所以本篇不是要講投資理財或金融保險呦!呵呵
補充一下,香港的國泰航空跟台灣的國泰人壽跟國泰世華銀行沒關係喔!只是都用了Cathay這個吉祥中國代表字,前者母公司現在是英國太古集團(國泰航空的會員倒是叫馬可孛羅會跟亞洲萬里通)
後者比較複雜,國泰人壽跟國泰銀行跟世華銀行的母公司,都是台灣蔡家的霖園集團,後來國泰銀行就跟世華銀行合併了,世華銀行則是世界華僑的簡稱,因為出資的有海外十七個國家與地區的華僑領袖,加上台北原來的一些銀行等,這些就不屬於我的守備範圍啦!商業上的整併歷史不是我的專長...
然後有空也要複習一下金庸的「天龍八部」啦!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