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直紀是誰?服部隆之是誰?...除了日劇主題曲與插曲的演唱者以外,你也該認識日本影視配樂中的諸多大師級人物與他們各種風格的作品

文 / 謝啟彬


我每次聽日本的電視劇配樂,都會想說:「這是電影配樂的格局吧?」這都跟他們會聘請知名作曲家來重新創作全劇配樂有關,當然跟預算規模也有關,簡單說來,音樂就跟服裝、造型、佈景,以及各種道具與歷史考據一樣,演員的演技表現在這樣的格局中,自然不會覺得很廉價,品質整個拉很高,也把觀眾的想像力整個往設定的情境裡,以及劇情的往下推展帶,這就是日本的影視產業這麼發達的原因之一吧?

歡迎大家來參加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喔!第四個主題將由日劇音樂達人凱雅老師為各位解析各家作曲配樂風格,像這就是先前談到的服部隆之,為TBS電視台日曜劇場「陸王」(Rikuoh)所寫的配樂,這是主題,應該很多人聽過吧?


當然一部感人的日劇,除了配樂外,還會搭上主題曲,有時候甚至分成片頭曲、片尾曲、插曲,不同季有時候還會換或是安插不同的歌曲進去,但是歌曲與配樂不同,有時候連創作者都不同,所以這時候就要靠製作人跟音樂監督的功力了,像「陸王」就是用了改編自英國作曲家霍斯特(Gustav Holst)的《Jupiter》(木星),由女聲團體Little Glee Monter演唱,日本人很喜歡《木星》,因為這首真的聽起來很東方,五聲音階與原曲恢宏的氣勢帶來的影響啊!


凱雅老師也曾改編《Jupiter》成爵士鋼琴三重奏的版本,並取新名為《Orbit》(行星軌道)喲!同樣的,爵士原力講堂一路八堂聽下來,你就可以理解為何爵士樂什麼都能改編、什麼都能即興囉!


《Jupiter》演唱版的原唱是平原綾香(Hirahara Ayaka),她是我們的好朋友Yuki Arimasa(蟻正行義)老師教過的洗足學園音樂大學爵士音樂系畢業生,原本主修爵士薩克斯風,爸爸平原智與爺爺平原勉是爵士樂薩克斯風手與小號手


古典樂的原曲也是John Williams創作「星際大戰」電影配樂時,重要的靈感與配器參考,可參考「找尋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的交響配樂風格影響來源


而演唱版《Jupiter》也在福山雅治、柴崎幸與北村一輝合演的「破案天才伽利略:沈默的遊行」電影中,扮演劇情中承先啟後的插曲


我們再藉由從漫畫改編的「海猿」電影與電視劇系列,體驗日本配樂作曲家的引人入勝風格,佐藤直紀也是凱雅老師經常在教學生的一位配樂大師之一,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在講堂中列表造冊,把佐藤直紀的作品跟年表排一遍,然後要大家回去聽就好,那你就不用來參加爵士原力講堂,或是啟彬與凱雅的教學啦!

像這首配樂不但是「海猿」系列的主題,也經常在劇情關鍵時刻中,將觀眾的眼淚給逼出來,換句話說,如果你熟悉John Williams為「星際大戰九部曲」寫配樂的風格,不但只是交響樂編制,而且還有各種人物角色的主題與動機,日本配樂作曲家也都具備這樣的傳承,讓每部日劇聽起來都很像史詩一般地壯闊與高度戲劇性:


這部已經是電影版的第三集「海猿:The Last Message」了,作曲家一直是佐藤直紀,就是為了要維持戲劇想要呈現的整體風格外,海上保安廳也大力支援贊助,對於他們的海巡警察形象甚至招募都連成一氣,也是公關形象的完美展現,置入性行銷的優質教材


剛剛的配樂就不能只是“乾聽”,要放在劇情裡頭聽,讓我們借用一段網路上的片段來證明「配樂」的重要性,你就可以明白為何日劇總是這麼熱血且令人熱淚盈眶:


這兩部熱血的漫畫,都是小森陽一的故事原作!左邊就是「海猿」的改編來源,由佐藤秀峰所繪;右邊的「特殊救難隊」,則交由另一位漫畫家久保美津郎繪製,故事性與細節畫得非常棒喔!

啟彬老師的補充:「特殊救難隊」的最終任務與劇情,就是南亞海嘯呢!日本是協助印尼成立特殊救難隊的國家,特殊救難隊的隊長必須輪調派駐印尼。然後每次國際上有重大災難,他們都會由海上保安廳、消防廳的特種救難部隊,迅速組成「國緊隊」(國際緊急救難隊)趕赴現場,這些公務員也都以能被獲選赴海外救災為榮!

日本在海上、海嘯與地震的救難經驗,已經成為亞洲各國模倣學習的標準,相信此時他們也馬不停蹄地在奔波著...甘巴嗲!!


而之前提到的主題曲,也都是邀請知名流行音樂團體或藝人,來為戲劇量身打造,不是先出唱片或歌曲再來搭主題曲的模式,而是連衍生主題曲與插曲都要符合、配合這樣的風格,這樣才是「一套」的!像B'z就為「海猿」(うみざる)系列唱過《Ocean》


第二集電影版則邀請伊藤由奈演唱《Limit Of Love》


第三集電影版邀請Exile演唱《もっと強く》(爵士樂老師還會告訴你此曲中有很棒的爵士小號即興喔!^^)



第四集電影版「海猿:東京灣空難」邀請シェネル(Che'Nelle)演唱《Believe》,所以我的意思就是這樣,不是只有介紹「歌」而已,還會介紹「曲」跟「樂」,這樣才完整,所以你很難定位啟彬與凱雅的爵士原力講堂,也應該來參加,因為我們不是用聽J-POP或是日劇控或是動漫迷的角度“分別”切入,而是要告訴你蘊藏在後面的所有音樂成分:


佐藤直紀還有一部佳作,現在在Netflix也看得到,那就是木村拓哉主演的「夢想飛行」(GOOD LUCK!),片頭曲「Departure」是交響樂編制,但是運用了知名了非洲古巴樂基本律動「3-2 Clave」,氣勢非常磅礴,而且因為全日空(ANA)大力贊助支援拍攝,所以我想曾經搭過全日空的乘客,在飛機起飛時大概都會想起這段音樂吧?



很有趣的是,在近幾年的所謂City Pop復古風潮興起前,山下達郎就一直是日本流行音樂界的神秘人物,寫過很多首好歌,但是從不上電視與舉辦大型演唱會,這部2003年的日劇,在片尾曲中安排了1983年山下達郎的名曲《Ride On Time》(當時原來是Maxell錄音帶品牌的電視廣告曲,但出外景在塞班島拍攝),真是貫穿時代的表現,也足見日劇影響亞洲人之強大,不只木村拓哉的帥而已喔!


如果你到現在都還沒下定決心,老師們也繼續在明天就要開始的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前,繼續預告即將到來的精彩囉!

主題四:
從90年代到21世紀,不同世代的日劇神曲為何如此扣人心弦?
透過和聲、節奏、配器與創作手法的解析,發現「聽得懂」背後還能「學到更多」!


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2/14就要開演,現場限量席次僅剩最後一席!線上與影片參與的學員除了來自台灣外,還有香港、日本、以色列喔!你也不要錯過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