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d Times/Rapper's Delight》的Bass Groove解壓縮下載安裝Funk Feel到你身上

文 / 謝啟彬


要徹底掌握Groove,就一定要徹底掌握Funk!

大家別又被樂風、樂器或音色、曲目、文章等影響,所謂的Funk Feel不是指快,而是指你「感覺的方式」(The Way You Feel),而對於這種「充滿了16分音符與休止符的切分音感覺」,根據我長年的教學經驗,不管是出身古典或流行的樂手,都是相對陌生的,因為那不是指「填滿」或「又急又快又大聲」,再次強調,是「感覺的方式」。

Funk Feel放慢一些,在R&B、Soul、Hip-Hop等樂風裡頭仍是無所不在的,你必須要先「安裝」這個「裝置」(Device)進去你心裡,然後再花時間去適應它,以及知道裡頭的許多「眉角」。

也請回頭再細讀學習一遍這篇文章「From Good Times to Good Times—最經典的Groovy Bass Line介紹」,以及後面的延伸閱讀。

我們今天就拿最經典的Groovy Bass Line – CHIC的《Good Times》,也是The Sugarhill Gang的《Rapper's Delight》貝斯Groove的來源,來分析實作吧!



採譜(抓歌)之後,這個Bass Line就長這樣!



我跟你保證,如果你像古典音樂一樣直接視譜照譜演奏,一輩子聲音都不會Funky!為何?因為古典音樂的教育教我們休止符要「休息」(Rest),但是其實沒有,而是「悶音」(Mute)的港節...感覺。而這些沒有出聲音的地方,有人說是Mute,也可叫做「幽靈音」(Ghost Note)-實際上存在,只是悶住而已。不管你叫它悶音或幽靈音或Funk Feel,計量的單位就是16分音符,如果是4/4拍的話,實際上是這樣,而你必須從慢的慢慢練起,很簡單?試試看吧!其實很多人馬上撞牆:


從慢的來!重音唱「大」,非重音唱「堵」,不斷循環,你就能慢慢掌握這個Groove囉!也所以,Funk Feel同樣是填滿填飽,但不是古典音樂中認為的「音符塞滿」(延伸出來所謂的急促匆忙的音樂感覺之類的),你要建構出那個空間,然後感覺的方式要改,不然就又會變成這樣的想像,因為古典訓練就是習慣這樣,這沒有音樂高低優劣的問題,是「對味」的問題而已:



古典人除了習慣填滿以外,還常容易「正拍用力」,然後遇到密密麻麻的音,就直覺認知是技巧大考驗,要奮戰不懈,請再回到《Good Times》的Bass Groove反覆感知,不要一直聽Rap哦!

而非古典音樂人如從流行或搖滾音樂轉進來的,則比較習慣也是從古典音樂基礎訓練來的偶數均分法,以及“最多到”八分音符的算拍方式,所以,請不要憑感覺憑耳朵記,要真的去知道音「落」在哪裡跟「起」在哪裡哦!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是,在Funk Feel中的切分(Syncopation)中,會很強調「跨小節線」(Cross The Barline)的技法,這也不是指一直切一直切,而是在關鍵的時候切(Syncopate)!在《Good Times》一曲中,跨小節線的切分在第二小節到第三小節的小節線處,也就是換和絃或換根音的地方(Em7-A7),古典的說法叫搶拍,而這裡是16th Feel的搶拍,連和絃都即刻更換,這在二十世紀以前的音樂中很少見到,再看一次Bass Line:



所以,再回到剛剛的16th Feel/Accents練習上,有個地方就要注意,第二個小節的最後一個十六分音符其實是下個小節的「搶拍」或「先現」(Anticipation),所以如果你把它當作第二小節的最後終結,那就錯了!


也就是說,請將這個「大」(也就是實際音高上的A)唱更重一點,除了搶拍達成外,後面產生的後座力,正是讓音樂Groove起來的原因哦!


不但所有樂器樂手與歌手,都要這樣練習,鼓手當然一定要先習慣這樣的Feel,才能進一步講到一些更音樂性的詮釋方式。至於貝斯手的部分,當然則要了解到悶音(Mute)的重要性,以及左右手的整合等,而你們當然也就要實際細心去觀察與體會真的Funk貝斯手在演奏時的肢體運作,譬如CHIC的貝斯手Bernard Edward!

不要再以為所謂Funk Bass就是“打Funky”,或是Slappin'、Poppin'而已,那都是技法的一部份,會幫助音樂的感覺與聲響,但是不是Funk Feel的全部,我們前段講的,才是最需要掌握的!

而也因為Bass與Drums的關係,《Good Times》的Bass Line也經常有些變形,原因很簡單,因為是真人彈的啊!聽出一些端倪了嗎?



要了解「為什麼會好聽?」,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把它抓下來瞧瞧就對了:



看到了嗎?(當然也要問:聽出來了嗎?)

除了原來版本的「特色」,也就是第二與第三小節之間的16th搶拍外,又多出來兩個很重要的節拍,在爵士樂的8th Swing Feel上,就是「後半拍」(Off Beat)的概念,而且是兩個「Off Beat」,而在16th Funk Feel上,就是兩個跨越小節線的16th Feel Off Beat了!也就是:

a. 第一與第二小節交接處
b. 第三與第四小節交接處

到這裡如果你已經看不懂的話,請退回「From Good Times to Good Times—最經典的Groovy Bass Line介紹」去看,而這種Off Beat就是「Funk七大積木」的No.3。也請回頭看看「超級視譜大法—「正反空」節奏的排列組合與應用」復習。

這種「墊步」,就是古典與流行樂手最無法突破的感覺,因為已經太習慣小節線的終止感了!但是,也就是因為這種「墊步」(同樣兩個音在短時間來來回迴盪兩次),會讓音樂充滿了彈跳感,卻又能持續前進,如果這不叫Groove,那什麼是Groove?

我們再來化成練習用譜吧!現在變成這樣囉!除了延續剛剛的練習法,第二與第三小節之間的最後一個16th音更重以外,剛剛講的a與b處,連續兩個16th Off Beat加上後面馬上接上來的第二拍都要更重,也就是有三個「更重音」,但是前兩個是Off Beat,第三個是On the Beat,請把它們圈起來吧!


再聽一次Bernard Edward演奏這個版本的《Good Times》吧!搞懂了嗎?希望有,這真的非常重要!





接下來就是The Sugarhill Gang的《Rapper's Delight》取樣版本了!很多人都會直接說是一樣的,但是其實有些差異呢!耳朵要再細一點哦!聽聽:



採譜下來,長成這樣,哪裡不一樣呢?第一個是第一小節與第二小節交接處的pick-up音被「抹」掉了,也沒有變形版的連續兩個Off Beat。第二個是第三與第四小節交接處,又出現一個不同的港節...感覺,就是「收在第四拍後半拍兩個16th Note,然後下一個小節從第一拍的第二個16th Note進來,可以參考Michael Jackson的《Don't Stop 'Till You Get Enough》副歌旋律,這絕對需要習慣一下的。


對了,剛剛前頭講的兩個16th Off Beat,則可以聽聽同樣是Michael Jackson的名作「Thriller」哦!Groove音樂就是這麼全面,不是只有在特定的樂器上,而是所有樂手與歌手都要極度熟練這樣的語彙才行。

轉成練習用譜時,請記得要輕鬆唱放鬆練哦!記得重音用「大」,非重音用「堵」,如果我打成字的話,就會變成這樣:


「大堵堵堵大堵堵堵大堵堵堵堵堵堵堵|大大大堵大堵大堵大堵大堵大堵大大|堵堵堵堵大堵堵堵大堵堵堵堵堵大大|堵大大大大堵大堵大堵堵堵大大大堵」

可是很多人在唸的時候一下子就好累口渴了,為什麼呢?因為你要有輕重音才行呀!輕重音一掌握到,你就可以整晚都Groove,也不會累,反而很High呢!這也就是「音樂性」之所在,藉由人類的演奏,音樂會活起來,不是照著唸照著打,這也是Groove的真諦!

貝斯手也還是要注意Ghost Note的擺放與手指、把位、悶音的正確使用方式,在譜上面的「休止符」,其實Bass都還是在「動作」著的哦!參考一下這個素人致敬版:



《Good Times/Rapper's Delight》對Groove音樂來說,就好像學古典鋼琴的一定要彈過莫札特奏鳴曲一樣的基本,聽聽Jamiroquai的版本就知道囉!



這就是啟彬與凱雅多年來介紹流行音樂的方式!你一定覺得我們是外星人,但是我們只是想要用在古典樂中學到的「嚴謹」與「仔細」,來進行全面學習與教育而已。相信我,你不會找到比這樣教更專業的了,當然貝斯手比我們厲害的非常多,因為我們不會彈貝斯啊!呵呵,但是,很多力求上進的貝斯手都跟我們學習,不只是避開盲點,而是,真的在討論「音樂」!

看完還想知道更多,那就來聽11/05又要開跑的「2014秋冬季爵士原力講堂」吧!我們是這樣教音樂的,不但示範,而且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懂!與其爭論這是爵士樂嗎?那是不是放克呢?都是沒有用的,因為很多人看到的都是片面,也就是「瞎子摸象」,你要深入了解大象,以及各種動物才行~

不管你是流行音樂職業樂手或編曲、製作人,或是古典音樂的學者教授或老師、學子,都歡迎全程來參與!也希望你們今天真的能藉由《Good Times》,掌握到更多讓自己有Good Time的方法哦!







延伸閱讀:



All About Groo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