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楚「專業」、「業餘」、「職業」三種身份的定義區別

文 / 謝啟彬



如果真的用講的、用看的,就可以變這麼厲害
那這個世界就沒有大師,也沒有藝術性的高低了

「知易行難」是第一關,也是最難突破與堅持的一關
大家常在討論、分享、朝聖...的,其實是「知少行易」

這是連「業餘」或「職業」,都還無法討論到的階段

因為談到所謂的「業」,就表示你「想跟你崇拜、尊敬的人看齊」
如果沒有牽涉到「業」,那就是「愛好者/聽眾」與「表演者/工作者」的差異

表演者可不可以是愛好者?這是一定必要的
愛好者可不可以是表演者?這就不盡然

但是愛好者會以「參與」來做為一種實踐與想像
而大多數的人,都會有很多人生與學習上的理由與藉口

在真正的人生道路上,你會看見許多
從事其他工作,但是程度超越職業水準的“業餘”人士
你也會看見更多,號稱“專業”,俱備學歷與頭銜
但是實際能力卻不如業餘的人士,或未達應該有的專業水準

請注意這段話語
我們不能說他們實際程度“只有業餘”
因為從前頭的辯證,我們可以知道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不在於你所處的位置,而在於你真正的能力


「職業」的意思,表示藝術家依此為生,不能依此判定藝術性的高低
「業餘」的意思,表示藝術家不依此為生,不表示藝術性的高低就此判定

自古至今,這樣的情形在全世界藝術圈是非常常見的
更何況也有許多藝術家,是在世完全無法藉由他的才華謀生
晚年或死後才獲得肯定的

所以我們不妨這樣排列:

一般人

聽眾觀眾

愛好者 < 業餘藝術工作者 / 職業藝術工作者 / 專業藝術工作者 >

大師 / 藝術家


            
凱雅教過許多醫學院的學生或醫生,古典鋼琴彈得遠比音樂系的學生還要好太多,但是他們的職業不是音樂家,專業是醫生

啟彬教過許多音樂系的學生,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常比許多非音樂系的學生低,而後來的職業是可能跟音樂產業有關,可能無關

這不是要批評哪一邊,這段是要講「職業」(Occupation)與「專業」(Professional)的差異

通常我們會要求職業的應該也要專業,但是如果職業的認定未能符合時代趨勢或是專業需求,那麼這職業的定義就需要被重訂

「對不起我很緊張」 「今天表現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樂器不太合用有問題」「這幾天太累了」...

這種其實應該是「舞台下」講的話,而不是「舞台上」該講的話

不管你是「專業」、「職業」還是「業餘」

觀眾就是觀眾,觀眾跟「業」沒關係

最上面就是大家認為「業餘」的表現
但即便你說「我很努力了」,還是不能算「業餘」
觀眾沒有聆聽「業餘音樂」的責任

同樣的道理

「很敢彈」
「很想彈」
「很會彈」
「很能彈」

四個層次是不一樣地

聽聽這位大師,從小可能很有天份
但他遭遇到的困難與失敗可能更多
要聽他是如何「轉念」、「堅持」與「轉化」的
如果你真的想向他看齊的話

而如果你是愛好者,當然也歡迎!
這些也就變成了名人成功的小故事,讓大家分享來、分享去~





延伸閱讀:

你擔心自己未來的音樂生涯?我的建議是...

關於爵士樂,有什麼是我們以前會做的,而現今對爵士樂有興趣的年輕朋友比較少做的?

如果你的夢想,是做好一件事,那就應該真的做好這件事,而不是感覺什麼都會一點點,結果都不紮實

喜歡一位你所崇拜的音樂家,就要去認識他喜歡與崇拜的音樂家—這才叫有系統的學習

音樂人如何突破22K的時代困境 - 謝啟彬專題演講Keynote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