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因為喜愛音樂而分類學習,很多人是先將音樂分類再說 - Charanga音樂的經驗

文 / 謝啟彬



我永遠不會忘記二十幾年前,第一次上音樂院爵士音樂系的拉丁大樂團課時,碰到這首曲子的譜時的感覺~

完全傻眼啊!每一個off beat都跟不上啊!然後抓不到第一拍,好像碰到外星音樂一樣!

後來在Peter Van Marle老師超耐心的帶領之下,我才知道這叫做Charanga,是古巴音樂裡頭很重要的一種傳統樂風,小提琴與長笛是必備的樂器哦!而我也慢慢熟悉了這樣的風格,謝謝Peter!


Afro-Cuban (Salsa)音樂,其實在格式上比爵士樂還要“嚴格”,跟古典樂或很多民俗音樂一樣,有很多“規矩”,譬如說即興的段落、哪一段要接哪一段、哪一段是合奏加上誰即興、哪一段又要跳去哪一段、分得更細的節奏或伴奏形態...等等,只可惜這麼多年來,光是推廣爵士樂就已經耗掉相當大的精力,致使拉丁音樂的教學、講座或是探討,常受限於客觀環境,自認無法非常深入,常常只能帶到入門階段。

我在這樣的樂團待了四年,還到處去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地表演,凱雅更是在音樂院中變成爵士與拉丁雙主修,後來還跟住在布魯塞爾的古巴難民音樂家們一起練團表演,是全團中唯一的亞洲人呢!呵呵好懷念~

我們隨時都要保持一顆謙遜但願意學習的心,因為世界還是很大的



雖然這樣的音樂在台灣被演奏的機會幾乎是零,甚至整個被認知的觀念是錯誤的,但是我還是很開心會這種風格,而且可以轉化到我自己的即興演奏手法中,每年也跟Peter老師在國際爵士節中,有交流演出的時刻~



而曾經兩次邀請來台的Hadar Noiberg,也因為旅居紐約,長期參與Charanga風格的樂團,所以她聽到我們會這樣的風格,非常開心,也特別邀請凱雅老師跟她一起演出哦!



Viva Charanga!

很多人喜歡藉由分類將音樂弄窄了,我們往往卻因為各種音樂,將視野打開、世界也變大了呢!^^



這些都是倒背如流的曲子,因為啟彬與凱雅的拉丁老師Peter Van Marle,非常偏愛並專精Eddie Palmieri的風格


Orchestra Aragon是Chranga風格的知名樂團之一,還記得我們在北海爵士音樂節遇到他們時,一跟他說會演奏Charanga,那些歐吉桑都超高興的,馬上跟我們擁抱親臉Amigo啊!哈哈



這首Irakere的名曲我演了四年哦!感謝Peter Van Marle老師讓我一直待在Salsa Band裡頭,好懷念啊!

60年代古巴與美國交惡時,卡斯楚就鎖國了,留在古巴的音樂家就繼續發展Afro-Cuban Music,之前先移民或逃難去美國(尤其在紐約市)的,就跟其他拉丁裔移民如波多黎各人等,將其發展成Salsa Music啦!兩種系出同源,但是卻有不同的命運呢!

而Irakere這個樂團非常有趣,團長就是來過台灣的鋼琴家Chucho Valdes,因為當時在古巴不能玩爵士樂(跟二戰時的日本、法國一樣),所以他們都“偷渡”爵士樂的和絃、Standard、合奏模式進去,玩的是爵士樂的即興與多樣性,但是怕被審查就都說是民俗音樂哦!


所以說,我們這片土地上的同胞們,不明白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而且就跟認識爵士樂一樣,爵士樂當然不是只有Swing,拉丁也不是只有Clave或Cha-Cha-Cha而已啊!那都只是起頭,但是真的每樣音樂藝術都只能留在起頭的引介而已嗎?然後突然之間大家又在講“文化創意”“融合跨界”了,這...

這就是我們總覺得時間力量總是不夠的原因吧?我想養大魚但大家喜歡吃吻仔魚,我想種大樹但是大家愛砍“青仔”...

兒童卡通「Dora」的主題曲是2-3 Clave很清楚吧?還有鋼琴的Montuno,Dora的角色設定就是個拉丁裔的美國小女孩呀!Dora是西班牙文的女孩名,她哥是Diego,也是西班牙字名字啊!呵呵)

十年前在台灣介紹Afro-Cuban,要用Buena Vista Social Club,十年後,要用Dora開始,我見證了台灣的社會變遷啊!呵呵






延伸閱讀:

更多有關古巴音樂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音樂的分類到底是怎樣 - 好的分類讓你事半功倍,不好的分類讓老師跟大家都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