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諸葛亮很厲害,他說孔明很強;你說地瓜好吃,他說蕃薯營養 - 台灣音樂教育的「歷史共業」常讓我們卡住學不深入

文 / 謝啟彬


聽說名偵探柯南有絕對音感?
到底這是啥?很神嗎?(當然是不能吃...)
在台灣因為音樂科班教的都是古典樂
好像絕對音感跟國外講的,不一樣耶!

看到PanSci 科學新聞網分享這篇外文書書摘

我們也來拋磚引玉,分享之前寫過的系列文四篇:

第一篇:絕對音感?相對音感?固定調?首調? - 先談談常見的謬誤

第二篇:到底是要怎麼唱、怎樣做呢? - 推算法、方便記憶、音樂生態等所造成的誤差

第三篇:有「絕對音感」真的很神嗎?用「絕對音感」作曲?別鬧了!

第四篇:你究竟身在何方?—爵士樂中常用的調性以及判斷應用


「關於絕對音感與相對音感的討論與理論,雖然眾說紛紜,不過現在可以比較明確知道的「認知差異」,在於:

在台灣,大家以為絕對音感就是一個正常的人類,一聽到任何音高,就與生俱來地知道這個音叫什麼名字

在國外,其實絕對音感的意思是,你聽到一個或一組音時,可以準確地用一樣的音高唱或奏出來

至於前者是否是因為典型背誦式教育的負面效應,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在了解後者於實際應用上的優點後,就知道怎麼學了!」

就實用功能來說
你要把十二個調的大調音階
都唱成「Do - Re - Mi - Fa - Sol...」
其實都不是問題,因為那是「唱名」
唱名是義大利文,音名則是英文(C - D - E - F - G...)

C大調以外的調,唱「唱名」有沒有關係?
沒關係!
我所認識的美國爵士教育家、日本爵士教育家、南非爵士教育家
很多都是用這樣的唱名系統,讓你知道一個音在一個調中的「位置」
在台灣,我們會說是國樂跟流行樂在用的「首調」系統
這都完全沒問題



但問題出在!因為我們把「絕對音感」「相對音感」「固定調」「首調」「五線譜」「簡譜」...全部摻在一起講
就亂掉了,尤其在中文世界裡頭,以及過往音樂教育的“分家”

因為在前述的所謂的音樂系統裡頭
他們還會教「音程」與「關係」
以及和絃與音階在調性(Tonality)或調式(Modes)中的連帶關係

而我們的音樂教育,沒有

所以老是會得到一種偏見式的結論:啊!科班出身的都比較厲害 / 我耳朵不好大概是沒有絕對音感吧?

其實記譜音樂以外的音樂,全都是相對音感的範疇了
最重要的是聽出「關係」,尤其從古典樂傳承下來到爵士樂的
許多調性外(Non-Diatonic)五度關係或是特別用法等等
(爵士樂改變的是節奏Groove的用法,以及和絃配置Voicing的方式,和聲概念其實傳承自歐洲古典樂,只是加上了美洲藍調樂的一些影響)

既然是調性,你就得知道

Dm7 - G7 - CMaj7要不是在C大調,不然就是在G大調,前者是II-V-I,後者是IV級的II-V(所謂的Secondary Dominant範疇)

然後在台灣整個亂掉的就是
你要講Dm7的3音時,變成講成Dm7的“Mi",錯,那是"Fa"(F);
然後要講G7的3音時,又講成G7的“Mi”,錯,那是"Si"(B)
其實只有最後CMaj7的“Mi”是真正的Mi,也就是3音(E)

這樣“分開一個一個”看和絃,你就有千千萬萬個“Mi”了...
也就變成聽不出來II-V-I的終止式(Cadence;解決)
當然也就確認不了調性,更不要說萬一CMaj7是G大調的IV級的時候會發生的解決



再次強調:「首調」不是問題,但是前提是
你能夠了解那個調中的和絃進行與和聲關係會有什麼樣的可能
套句在台灣常講的:用C大調教你,但你要自己移調去其他11個調(或14個調)練
當你把「相對音感」跟「樂器控制」結合熟練起來時
有沒有絕對音感,根本是沒差的事情,反而是個阻礙
這常出現在從小學鋼琴、小提琴等古典音樂系統出身的人

我們的學生中不但有不同薩克斯風家族與小號等移調樂器,甚至包含國樂器
當下我們也都是用他們的調或他們的音告訴他們要演奏什麼
這是原來只學古典樂的話,做不到的事情,當然,跟經年累月的經驗絕對有關係

反方向來看,什麼都聽成「Do - Re - Mi - Fa - Sol...」的人呢?
大部分在台灣是學流行,或是學國樂出身的,這也沒問題
你的學習重點(很像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減肥方式一樣 XD)
是了解樂理、了解調性、了解音程、了解和絃連結與和聲進行的關係
誠如最前頭所說,在歐美日非中東,用這樣方式教樂理或聽力的也很多
但是我們總是「只有學一半」!這才是重點!
然後這部分沒弄清楚的時候,接下來那些什麼和絃加9音啦#11音b13音Line Cliche啦...
通通講不下去了,連轉調(Modulation)都還不用提到


再講一次,因為我們的音樂教育系統,沒有讓我們了解和絃、音階與調性之間的完整關係
所以用「簡譜」可不可以?可以!但是你要定義那個數字先:哪個是1?才有2,才有6,才有9
而我的經驗是 - 這又是一個“歷史共業”的問題 - 因為傳統用簡譜記譜的音樂
經常是非常強烈地「在調性內」(Diatonic)或是調式(Modal)的
前者如同比較傳統的國語老歌英語老歌日語老歌,後者譬如國樂曲等
所以和絃沒有用到那麼地“複雜”,甚至可以說以「旋律」為主

但是如果大家都卡在這裡,不知道其實只要換個方式或轉個彎
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話,就會常常認為音樂跟音樂之間是不相干的
甚至自己認為碰到死巷或絕路了


要先知道調性,再來看和絃,然後所謂的簡譜記法(1-2-3-4-5)本意是好的
但是也希望你不但能橫著看,也要直著看
也就是可以開始了解和絃的基本架構(Chord Tone)
與延伸音(Tensions)、變化音(Altered Tensions)等
不然當開始教到「調式互換」(Modal Interchange)時
你就完全無法了解為何還要用自然小音階、和聲小音階、旋律小音階...?
甚至什麼Diminished音階?Altered音階?Lydian Dominant音階...等等?



至於什麼大和絃比較快樂,小和絃比較哀傷這種說法
嚴格說來已經過時了,因為這忽略掉時代的變化
等於把馮京當馬涼,沒用
科班的說法也好,坊間的說法也好,就跟網路世界一樣
不是每種都全對,也不是每種都全錯
「但是他們都會遺漏掉某些部分無法解釋」
有點像辯論或政治上只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說詞那樣



就教學經驗上來說,這也是為何在台灣接受不同音樂教育背景的學子
出國留學或學習時,很容易會遭遇到困難與挫折的狀況之一
只是大家心裡苦,可是大家心裡不說,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除了之前幾年陸續寫過的幾篇文章,以及講座與教學中示範外
我還是再花時間解釋一遍,請參閱之前的文章與範例
最重要的是:可不可以不要再繼續爭論,或是陷在這種泥淖中了?
我們都已經知道那是「歷史共業」了,那就得「開創新局」
就用我們所建議的「健康飲食法」去“治療”看看
效果就會出來了!勝過你道聽途說或是卡在裡頭自擾擾人



最後舉個譬喻,聽說吃蘋果會減肥?對!
但是聽說吃香蕉也會減肥?對!吃蕃薯也是!吃肉也是!
醫學已經證明,長時間選擇單一食物飲食,會變瘦
但是也會有營養失衡的危機
更慘的是,你以為要增加減肥效果
餐餐蘋果+香蕉+蕃薯+肉.....一種有效並不表示四種就會加倍
結果呢?自然可想而知



再看一次影片吧:你可以聽到Mike Titlebaum教授是怎麼教唱的?古典訓練出身的音樂人,看到真的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重點就是他在F大調裡頭唱「Do - Re - Mi - Fa - Sol」,是為了要讓大家先「確認調性」,了解了嗎?







延伸閱讀:

絕對音感?相對音感?固定調?首調? - 先談談常見的謬誤

到底是要怎麼唱、怎樣做呢? - 推算法、方便記憶、音樂生態等所造成的誤差

有「絕對音感」真的很神嗎?用「絕對音感」作曲?別鬧了!

如果古典樂是聖經,那麼爵士樂就是易經 – 爵士樂系統原本就是一種效率之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