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延伸功能」與「附加價值」 - 從巴西鋼琴家Tania Maria談起

文/謝啟彬



我的太座正在教學生學會真正的中南美洲拉丁音樂三大系 - 巴西、古巴與阿根廷風格,而我們都很清楚這些在台灣,都是被教成不一樣的內容,或者是誤解,其實所謂的爵士樂,也是差不多,名稱的誤用與內容的謬誤,不是這一天兩天才發生的事。

認真想把這些東西弄清楚的人,常會遇到的挫折,而且也要很習慣的挫折,就是大眾會覺得何必這麼認真嚴肅幹嘛?以音樂為生的人當然選擇會賺錢的音樂,而觀眾通常聽到的,是之前我提到的四個切入點。

更重要的,還是大家不Care的問題,啥拉丁?就一堆鼓蹦蹦蹦、出來跳草裙舞、團康喊一喊、有棕櫚樹椰子樹雪茄鄉間景色老人沙灘陽光比基尼辣妹就好啦!

我也敢保證這位巴西音樂大師,如果是來到台灣或是在此地出道...我想,她絕對不可能有機會出道,原因我就不明說了!

我也常收到很多學生的音樂心得報告,開頭一定會寫,現代人壓力大,需要音樂來舒緩壓力調劑身心陶冶性情......等等的“八股”理由。

當音樂是陪襯用的,音樂是調劑用的,那真的在咖啡館裡頭放什麼音樂都一樣,都是背景音樂而已。而這沒有要去怪罪環境的意思。



只是真的你從來都不知道,對的,你從來都不知道,跟我們以前一樣。

所以我們知道了,我們積極分享,樂於推廣,我們認為如果喜歡的人多一點,不管是音樂家也好,或是聽眾也好,就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社群,而這些社群其實不用大。音樂本來就不是成王敗寇,非得席捲市場或全面攻佔之類的,但是多一點認識、多一點喜歡的人,其實是一種很棒的感覺呢!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