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爵士和絃記號的由來與應用,以及與古典樂之間的關係(影片)



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在講堂中,解釋爵士和絃記號的由來與應用,以及與古典樂之間的關係

1. 爵士和絃記號(Jazz Chord Symbols)的由來 - 從蓋希文談起

2. 用古典作曲家蕭邦跟貝多芬的名曲來現場示範“轉換”

3. 用小提琴撥奏模擬斑鳩琴彈爵士和絃的聲響與琶音

4. 大部分人在台灣想要學習音樂時,會先被古典樂的高標準嚇到,然後又被爵士樂的複雜度嚇到,然後就苦無入門之道,甚至就放棄了

5. 其實我們外國老師的話很受用:學古典音樂,你學到一半;學爵士音樂,你學到另一半,加起來就完整了

6. 學習過爵士樂再回頭去聽古典樂,可以更容易聽出和聲的走向與曲式架構,甚至旋律的寫作與編排

7. 「Voicing」(和聲配置)經常被認知為一種神秘的力量,大家都習慣和絃的原位與轉位,但是卻不習慣“看不見”“沒有寫”的爵士鋼琴手會自行添加延伸音與按法的技法

希望這樣的講解能幫助習於古典音樂教育的音樂人或一般愛樂者,跳脫本位主義的思考習慣,進而感受學習爵士樂的魅力與欣喜

歡迎找我們學習 - http://www.chipinkaiyajazz.com



延伸閱讀:

「輕音樂」這個字的真正由來與代表性樂團 - 波爾瑪利亞(Paul Mauriat),就已經告訴你爵士和絃記號對古典樂的實用性與必要性

原來莫札特應該當爵士樂手?而巴哈應該很富有?蕭邦、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與拉赫曼尼諾夫都是流行樂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