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談起 - 為什麼你在華文世界看不到這麼有深度的Youtube音樂分析影片?

文 / 謝啟彬




「Digging The Greats」的Youtuber主講Brandon Shaw,解構了為何他認為《Rock With You》是一首完美的流行歌曲?主要的原因在於此曲的每一項元素 - 包含樂器與編曲 - 都是「記憶點」(Hooks),從鼓到銅管、絃樂、合音、貝斯、合成樂器即興、轉調,無一不讓人印象深刻

他並運用了混音的技巧將不同的曲子「分割並組合」起來(很多DJ跟Hip Hop音樂人都很擅長此道),譬如把1979年的《Rock With You》的編曲,跟1978年的《Boogie Oogie Oogie》的旋律混在一起,告訴你前者是受到Disco曲風影響的曲子,但又已經脫離Disco的時代,變成了一首真正流行(Pop)的經典


Brandon Shaw繼續他的混音技巧,並試圖證明他的觀點,他要告訴我們的是1979年的《Rock With You》開創了80年代的「Soft Pop」時代,隨即他將1981年的Daryl Hall/John Oates的《I Can't Go For That》混在一起 - 這次是前者的人聲旋律混上後者的知名貝斯線條,以及電風琴的Riff,聽起來完全沒有違和感


值得一提的歷史小貼士就是:Daryl Hall跟Michael Jackson曾在1985年年初的《We Are The World》歷史錄音中相遇,Michael跟Daryl說:其實我的《Billie Jean》貝斯線條是拷貝你的《I Can't Go For That》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比較兩者之前的異同,其實兩者是Idea一樣,並不是音型一樣,所以不是抄襲



這有兩個延伸點:Stevie Wonder也承認過他的《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的貝斯線條,是抄自Otis Redding的《Sitting On The Dock Of Bay》的,這就很明顯了,但是原作並不在意,因為創意在有才華的人之間互通是很正常的,不是蓄意拷貝抄襲



另一點就是如果你曾經上過啟彬老師的流行音樂課,就會聽過在《We Are The World》1985年錄製的場合,很多的美國音樂巨星是“高處不勝寒”的故事,他們都是互相景仰或崇拜已久卻從未謀面或合作,藉由當時是歷史創舉的不同經紀公司、不同唱片公司,甚至你可以說是不同山頭的頂尖音樂人,很多人才有機會聚在一起合作,也才會出現前一段講過的小故事,或是巨星A跟巨星B要簽名並合影留念的幕後(當時還沒有手機自拍跟IG、FB這些玩意,其實話說在好萊塢也經常出現一位大明星是另外一位大明星的粉絲軼聞佳話)


Brandon Shaw繼續往下邁進,提到強烈受到Michael Jackson影響的Justin Timberlake在2016年時推出的《Can't Stop The Feeling!》有類似的和絃跟類似的Groove,以及2022年Lizzo推出的《About Damn Time》,跟《Rock With You》甚至是一樣的調性、接近的節奏、近似的合成音色旋律,然後他就把《About Damn Time》的人聲旋律跟《Rock With You》的編曲又混在一起,一樣毫無違和感!


他的觀點跟我們很像,就是前人音樂的影響到底是滲透到後人音樂的哪個部分?我覺得啟彬與凱雅一直很努力在做這件事,可能跟我們的古典音樂背景加上爵士音樂背景有關,因為古典音樂背景讓我們學會,每一位作曲家的風格必定都會受到一位或眾多前輩作曲家的影響;而爵士音樂的背景則讓我們知道即興創作在美式音樂中的重要性,多少旋律都是根基於一樣的和絃進行,或是如何去變化、潤飾和絃進行,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旋律?甚至在即興的訓練上,也是以生產出更好的旋律線條與說出更好的故事為目標

另外一個很接近的例子,是把也深受Michael Jackson影響的Bruno Mars的《Treasure》,跟《Rock With You》混在一起(所謂的「Mashup」),兩者相混聽起來是一首完整的曲子,你說那啟彬老師也分析整理過《Treasure》也有別的曲子的影響蹤跡與音樂線索啊?是啊!這就是告訴你音樂的影響是多面向的來源,如果只是單面向的,那就比較像是拷貝甚至抄襲囉!


Brandon Shaw甚至用經典的星戰哏來形容,Michael Jackson跟製作人Quincy Jones合作的三張專輯「Off The Wall」、「Thriller」、「Bad」,其重要性與經典程度堪比星際大戰的原始四五六集三部曲電影一樣,不管你是不是星戰迷,大概可以了解這樣比喻的意思,電影上來說星際大戰四五六的影響威力,遍及之後的科幻電影或甚至電影整體的劇情編排與製作流程,Michael Jackson/Quincy Jones的經典專輯三部曲(Trilogy)也是一樣,裡頭的所有歌曲都是經典,既然是經典,都得好好學習才是!

我會覺得這才是討論流行音樂、學習流行音樂的正確態度,以往這種做法比較在古典音樂的音樂史或是樂曲分析中,比較常看到,但是通常很嚴肅,可能是因為古典音樂教授的正經教法。如果你跟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不管學哪個音樂領域學夠久了,你一定會常常聽到老師這樣在教課,一直在傳遞這樣的音樂本質觀念讓學生知道

因為老實說,當你環顧四周,在華語世界,不要說在台灣,我們主流娛樂傳媒對Michael Jackson,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在他的舞藝與舞台表演上,我自己以前還在流行音樂圈當小學徒時,很多老師、老仙、“先拜”都會說Michael Jackson的歌太難了,既然很難做就乾脆不要做,反正也沒什麼人能唱,所以流行音樂圈的樂手心態就是為歌手服務,沒人做就不學不練,也就不會變成“芭樂歌”了

現在幾十年過去了,華文世界對Michael Jackson音樂上的認識 - 經典名曲解析、學習、傳承 - 其實也是差不多,悲觀者會說因為我們的大眾文化裡頭沒有認知這種音樂的過程,也就是有空窗期,所以就不像日本那樣完全沒有空窗期一樣,把黑人音樂文化徹頭徹尾學過去(到現在日本的音樂雜誌都還在分析歸納整理教導這些經典)

而台灣的流行音樂比較以中文為導向,不管是國語或台語或客語或原住民語,音樂的豐富程度與音樂類種,還是比較沒有形成類型(Genres)的市場環境,我常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是你在七〇年代的日本電視電影特攝中,就有很多很多的科幻劇,但是先不論對岸,光是在台灣你就不容易看到科幻劇

黑樂、爵士樂差不多也是一樣的處境

所以當啟彬老師跟凱雅老師在講「Classics」的時候,跟目前主流的音樂市場講的不太一樣,後者想講的是華文流行歌曲的經典,或為歷史設立一道道牌坊,但是我們的著眼角度更廣,是流行歌曲就跟西方古典音樂一樣,除了歌詞(語言)與演唱演奏者之外、舉凡樂器、曲風、編曲、歷史淵源,皆來自西方,所以你要學的經典,是「國外」的,其實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們這種作法在本地就變成冷門,因為想要認真鑽研追尋的人不多,久而久之我們變成好像「熟知西方音樂史的音樂教師」,而不是台灣認知的大咖樂手、天王天后御用樂手、流行音樂金曲製作人之類的

簡單說來就是原本音樂這件事,跟以前我們在學校學歷史一樣,變成「本國史」跟「外國史」,而我們不知不覺變成了講中文的「外國相關音樂的達人」...

最後講到像是這些我還蠻喜歡的Youtuber,總歸一句話像是這種含金量跟這種製作方式的網路專門影片,在華文世界中幾乎是看不到,而且像這些外國Youtuber年紀都不算太老,也就是說他們都是熱愛音樂的某部分,然後會把這種狂熱轉化成在網路上拍片,當然也可以營利謀生

我自己很簡單地評估過,像我寫這段影片的介紹文字與相關背景解說到此,已經超過兩個小時,而這段影片也不過十一分鐘而已,含金量之大,跟他們如何濃縮精華,是我個人很佩服的,但是要我拍出這樣的影片,可能跟寫作一樣,光是背景說明就會是十一分鐘的好幾倍(我曾介紹過日本音樂節目介紹椎名林檎的音樂大概45分鐘,如果要用中文講,最少要45小時)

這不是瞧不起自己人,但是我們不能老是台灣難波萬,台灣好棒棒,我姑且可以說是這方面的達人,甚至加上資歷學歷的話算是專家,但是這真的在台灣很冷門,而冷門,並不表示不重要,只是你長年要去說服大眾說這很重要,需要花更多倍的力氣與時間,才能在多年之後可以證明

而像這樣品質的Youtube分享影片(我常很喜歡他們講的「Breakdown」這個字,不是教學,是破解或是分享個人觀點),在中文Youtube以外的世界可說是多如繁星,譬如我也很喜歡的幾個頻道,特別列表如下:


1. Dead Wax - 舊名Professional Musicians React,一群喜歡Groove音樂的“熱門樂器”樂手聚在一起聆聽音樂經典,並經常會特邀神秘大咖來賓,其中一位主持人Jack Conte本身是鍵盤手,也是創業家,他就是Patreon的老闆,Patreon就是在網路上幫助音樂人製作有內容的影片,然後可以收取贊助收入的一種機制


2. Charles Cornell - 有很厲害耳朵的爵士鋼琴家,經常會分享有趣的音樂主題,常會直接在影片中當場抓歌電影作曲家與流行音樂的和聲並馬上分析


3. Dr. Guy Shkolnik - 以色列作曲博士經常特別分析Pat Metheny、Lyle Mays、Chick Corea、Keith Jarrett等人的音樂,並比較他們的音樂與古典作曲家如Bach、Chopin等人作品之間的關係,而且他的音樂常識極為豐富,經常會討論到當代音樂作曲技法、電影音樂技法、流行音樂編曲經典等 - 試問:你什麼時候看過講中文的作曲博士教授爵士樂,甚至是當代的爵士樂,需要具備更多其他音樂的相關專業知識?大多是古典科班作曲背景出身,如果走向古典音樂評論或研究時就都很嚴肅,或甚至把爵士樂、拉丁樂“實驗”亂做的所在多有...


4. David Bruce Composer - 另一位英國作曲博士,也是當代音樂作曲家,他常會分享對爵士音樂、流行音樂、搖滾音樂、黑人音樂、重金屬音樂甚至嘻哈音樂的解析,也具備相關音樂知識,不是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Youtuber等級 / 你也可以順便追蹤Doug Helvering [Classical Composer Reacts...],很相似的路線,但是觀點不一樣,很有趣 - 


關於3跟4,我不是因為他們是博士或是科班什麼的,只是單純要告訴你,所謂的音樂知識應該是這樣整體的,而不是古典的就一直聽古典、爵士的就一直聽爵士,這種方法或許對行銷你自己有效,但是對增進音樂常識是很糟糕的「TA」資訊接受方式,畢竟你是地球人,這些都是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以及正在發生的音樂藝術

5. Rick Beato、Adam Neely、Lars Jensen、Aimee Nolte、Jazzduets、David Bennett Piano...這些都算是比較“老牌”的音樂教育Youtuber,我自己也從他們的一些影片中獲益不少,老實說他們都經營至少六七年以上,有時候他們講一些很具啟發性的內容,當你回頭去看的時候,已經都是幾年以上有點“歷史感”的“塵封影片”了,但是他們現在還在出新片,表示網路上的競爭者愈來愈多,而這其實也是Youtuber的宿命 - 你得不斷推陳出新以因應競爭或避免被遺忘 - 但是教育這件事,很多時候就是得一直重複一種或幾種概念,並且確實要學生練習執行才有效,所以演算法跟網路受眾這兩件事,其實也是個需要注意的盲點,你要吸取新知,但是不能只是追求新鮮

從「Digging The Greats」一路講到這裡,其實是把這幾年在網路世界上的觀察,跟在本地教學上(我們也有非台灣人的海外學生)的經驗甘苦談,一次講完,也順便推薦了我認為言之有物的幾位“非華文”音樂教育Youtuber

最重要的還是要說,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樣的教音樂方式,我們也都不斷在精進我們的教學方式,但是現階段以本地聽眾及學生的程度,其實拍出這樣的影片只會走向「曲高和寡」之路,所以我們的重點都還是擺在實體或是視訊教學,也就是直接來找我們的學生,他們才會比較有真正的動機想要這樣學習

我最近一直在分享凱雅老師為了只是想把她年輕時候學過的古典音樂作品如布拉姆斯或是普羅高菲夫等,好好地重新理解一番,會廢寢忘食、花時間去解構、演奏、分析與記譜,她說這並不全都是為了教學生,而反而是對自己學音樂的道路有逆流回溯的領悟,甚至是交待或是「懂了」「理解」「連結」;而像我經常會回頭去審視或仔細採譜抓歌之前聽過好幾百遍的音樂,花時間精力來重新理解,其實我們兩人做的,都是一種「學習」的態度而已,這都不需要人要求的

而想這樣學習的學生,就歡迎你們來上課囉!想這樣認識音樂的聽眾,我們也持續會有講堂與工作坊的規劃,歡迎你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