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問題有時候無法簡單回答,但是通常複雜的問題倒是可以簡單回答的

文 / 謝啟彬


「老師:如果音樂當中有那麼多種[和絃],那你要不要乾脆列一張表或是清單出來,這樣我們就會知道還有多少要學的?也會更清楚呢?」

「我的記憶中,這樣問的學生,現在都沒在學、也沒再進步了」

這不是資訊量多寡的問題,啟彬與凱雅常被學生說上課的資訊量很大,但是我們更為重視的是「吸收量」,也就是學生的哪一個階段,可以“吃”下去多少的問題?

而他的腸胃(對腦袋的比喻)如果不好,那第一個是吃什麼拉什麼,消化吸收功能差,第二個就是硬是想一次“吃到飽”,那會把腸胃搞壞的

很多時候學生的小疑問,會“引來”老師的大回答,原因無他,因為你問到了大哉問,你以為這是個小哉問(不是小室哲哉問)而已

換句話說,學生的疑問很多時候無法一次就搞定,而老師會有方法幫你化繁為簡,把原來感到疑惑與困難的地方迎刃而解

但學生還是得多練習、多增廣見聞、多充實自己,「知而後則行」非常重要,不是知了就好,知了夏天才會有

我以前曾經遇過無數次學生覺得怎麼問一個簡單的問題,老師的回答變得很複雜?當下無法吸收消化後就開始怪老師,但是簡單的問題有時候無法簡單回答,但是通常複雜的問題倒是可以簡單回答的

(這個[ ]中可以帶入音階、曲目、Modal Interchange、即興法則、樂理...等,族繁不及備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