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切分」,其實換個角度想是因為這些音樂的演奏者,想法跟你原來想的”文字”不一樣,算法不一樣、感覺不一樣

文 / 謝啟彬


有些語言有文字,有些語言沒有文字

像許多原住民語言或早期語言,是沒有文字的,這就是為何當使用的人凋零愈多,語言滅絕的可能性就愈大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用羅馬拼音的原住民語言或早期語言,作為文字記載的替代

像五線譜的記譜法,很好用,主要發展於歐洲,所以在記錄歐式音樂與衍生的音樂時,還能記載大致詳實,但還是有許多音樂表情及動態記不上去

所以當學習從非洲音樂衍生出來的音樂風格,尤其是美洲音樂時(北中南皆然),其實用比較「直覺」的記譜法,或這樣想會比較好

很多打擊樂器的記譜法是用這樣的,譬如Cajon、Djembe所謂非洲打擊樂器家族,或是Conga、Bongo、Agogo Bell等拉丁打擊樂器家族 - 其實拉丁打擊樂器也是從非洲打擊樂器演變而來 - 而他們的集成,所謂爵士鼓的鼓手也是這樣想,這樣才會比較飽足

五線譜記譜當然還是要用,只是使用觀念要改一下,譬如休止符其實並沒有休止只是悶音,以及習慣性的會從正拍開始的慣性,也要藉由訓練來”打破”,以及建構循環(Loop)

我在教學生時,很多一開始學不起來的節奏,把歐式記譜法改成非式記譜法後,因為概念改了,不會被小節線制約,所以通常效果反而很好,學生也很快就能記起來並熟練

所謂的「切分」,其實換個角度想是因為這些音樂的演奏者,想法跟你原來想的”文字”不一樣,算法不一樣、感覺不一樣

而很有趣的是,習慣左邊的會覺得白板右邊的,是高深艱難的進階節奏,而習慣白板右邊的,看白板左邊的也會覺得很難,但其實能建構出內在律動時鐘(Internal Clock)才是關鍵

簡單再舉個例子,美國人學中文時,如果一直留在自己母語的邏輯,那麼反而會學不好另一種語言,反之亦若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