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其實你知道嗎?爵士薩克斯風大師John Coltrane的名曲《Impressions》,也是“組合”而成的,這可不是聽覺上或作曲上的巧合!而是真的!
和絃進行,來自Miles Davis的《So What》,“只有”兩個和絃!這也是被稱為「調式爵士」(Modal Jazz)的重要作品
《Impressions》A段的旋律與B段的旋律,分別來自兩首不同的Pavanne舞曲哦!都是所謂的古典樂或學院作曲家的作品
A段,是美國作曲家Morton Gould的Pavanne中之其中一段主旋律
此版本從1:28開始,聽到了嗎?這是出自於Morton Gould在1938年所寫的「American Symphonette」第二號,他其實不算爵士作曲家,而是跟蓋希文一樣,有許多跨界的作品(想想台灣的李泰祥老師那樣大家或許比較好理解),當時的爵士音樂家Benny Goodman也曾委託他作曲。而這首曲子因為被很多Swing Band拿來改編演奏過,Coltrane出道接觸爵士樂,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自然不可能沒聽過。
我們可以再聽聽那時期的兩個知名Big Band的改編看看,第一是Jimmy Lunceford,第二是Glenn Miller的樂團:
真可以說是當時的“口水歌”啊!每個Swing Big Band都有演奏錄音過呢!
另外,您難道不會覺得原曲最前頭,跟另一位鋼琴家Bud Powell的作品《Parisian Thoroughfare》很像嗎?在我聽起來,都有那種很迪士尼「木偶奇遇記」電影配樂的味道呢!聽聽Tubby Haynes的編曲版吧!(其實還是會追溯到蓋希文的管絃樂作曲風格)
B段,是法國作曲家Maurice Ravel的Pavanne中之第二主題旋律
影片的版本,出現在0:39起,拉威爾的這首曲子,正式名稱叫《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寫於十九世紀末的1899年,是古典名曲哦!附帶一提,如果各位看過「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話,裡頭就出現這段音樂(謎底揭曉!)
這段旋律,在John Coltrane借用以前,已經有一首Jazz Standard叫《The Lamp is Low》在1930年代已經先“借”過了!Coltrane古典的跟爵士的版本都熟,因為一樣道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很多Swing Big Band/Orchestra都做過這首曲子,甚至Frank Sinatra也唱過,而Coltrane也一定吹過!聽聽Swing時期又一名團Tommy Dorsey Orchestra的版本吧:
這是比較Modern的版本:
神奇嗎?嚇到了嗎?你真的覺得爵士音樂家從來不聽古典樂?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至於Coltrane繼承的精神,則是他的Bebop前輩們不斷精進「即興技法」與開發更多「排列組合」的成就,但是一開始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互為影響的,只是時間愈近代,一方面因為音樂家缺乏完整的歷史觀與曲目薰陶,所以爵士跟古典就愈分愈開,好像完全沒關係似的。然而就跟爵士與搖滾都是出自於藍調(Blues)一樣,古典音樂絕對影響到很多爵士音樂的演進,只是在現代需要分科教育,因為古典裡頭太多要教,爵士也是,所以就感覺慢慢分家了!
大家真的互相尊重吧!因為可能彼此都有很多「不知道原來有關係!」的情況產生,在我而言,爵士樂手真的要多從古典音樂學曲目可能性、音樂基本功與作曲概念,而古典樂手真的要去看看爵士樂手如何鍛鍊腦力組織架構即興,以及迅速就能根據和絃進行、編寫段落與約定俗成的格式開始合奏的能力呀!
這首《Impressions》現今已經成為爵士樂手必備的曲目了!也不是只是分析過就算了的,聽聽後方影片中每個“晚輩”的“畢生絕學”與“風格特色”,都在即興段落與層次堆疊中發揮出來了呀!此外,爵士樂手人人都朗朗上口的「這首是Dorian調式」常識,在台灣卻因古典音樂系幾乎沒教透教會調式,而又成為另一道隔閡。但是經過這樣一分析追溯下來,不管是Morton Gould或是Maurice Ravel,不是都早已經用調式(Modal)概念在創作了嗎?
而在1930年代的美國,這些音階、調式與聲音早就在流行,不是爵士樂歷史書中表面上給我們的錯覺,以為調式是五〇年代中期以後才“被發明”的用法,不是的,五〇年代中期之後,調式更被John Coltrane、Miles Davis拿來再度大量運用與發展,才是正確的音樂演化過程!
◎ 英文版的資料,可以參閱「Coltrane學」權威,也是「John Coltrane: His Life and Music」一書作者—Dr. Lewis Porter的文章介紹,他提供了甚至比書中與我的文章中,還要更詳盡的考據,包含本文尚未提到的鋼琴家Ahmad Jamal
延伸閱讀:
音階與調式(Scales & Modes)—說明、列表與特徵
小調類音階與調式之順階和絃列表(Diatonic Chords of Minor-type Scales & Modes)
用Perfume的《Laser Beam 》來理解五聲音階與小調類調式音階的關係與活用
從李泰祥老師的逝去再論「西體中用」的台灣流行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向
居爾特、多里安、橄欖樹、魯冰花、鐵達尼、柯林頓與007
(註:本文歷久彌新,為十三年歷史經典舊版重新潤飾更新,將從舊棧陸續搬家,也即將集結出版實體書籍!敬請期待!)
其實你知道嗎?爵士薩克斯風大師John Coltrane的名曲《Impressions》,也是“組合”而成的,這可不是聽覺上或作曲上的巧合!而是真的!
和絃進行,來自Miles Davis的《So What》,“只有”兩個和絃!這也是被稱為「調式爵士」(Modal Jazz)的重要作品
《Impressions》A段的旋律與B段的旋律,分別來自兩首不同的Pavanne舞曲哦!都是所謂的古典樂或學院作曲家的作品
A段,是美國作曲家Morton Gould的Pavanne中之其中一段主旋律
此版本從1:28開始,聽到了嗎?這是出自於Morton Gould在1938年所寫的「American Symphonette」第二號,他其實不算爵士作曲家,而是跟蓋希文一樣,有許多跨界的作品(想想台灣的李泰祥老師那樣大家或許比較好理解),當時的爵士音樂家Benny Goodman也曾委託他作曲。而這首曲子因為被很多Swing Band拿來改編演奏過,Coltrane出道接觸爵士樂,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自然不可能沒聽過。
我們可以再聽聽那時期的兩個知名Big Band的改編看看,第一是Jimmy Lunceford,第二是Glenn Miller的樂團:
真可以說是當時的“口水歌”啊!每個Swing Big Band都有演奏錄音過呢!
另外,您難道不會覺得原曲最前頭,跟另一位鋼琴家Bud Powell的作品《Parisian Thoroughfare》很像嗎?在我聽起來,都有那種很迪士尼「木偶奇遇記」電影配樂的味道呢!聽聽Tubby Haynes的編曲版吧!(其實還是會追溯到蓋希文的管絃樂作曲風格)
B段,是法國作曲家Maurice Ravel的Pavanne中之第二主題旋律
影片的版本,出現在0:39起,拉威爾的這首曲子,正式名稱叫《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寫於十九世紀末的1899年,是古典名曲哦!附帶一提,如果各位看過「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話,裡頭就出現這段音樂(謎底揭曉!)
這段旋律,在John Coltrane借用以前,已經有一首Jazz Standard叫《The Lamp is Low》在1930年代已經先“借”過了!Coltrane古典的跟爵士的版本都熟,因為一樣道理,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很多Swing Big Band/Orchestra都做過這首曲子,甚至Frank Sinatra也唱過,而Coltrane也一定吹過!聽聽Swing時期又一名團Tommy Dorsey Orchestra的版本吧:
這是比較Modern的版本:
神奇嗎?嚇到了嗎?你真的覺得爵士音樂家從來不聽古典樂?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至於Coltrane繼承的精神,則是他的Bebop前輩們不斷精進「即興技法」與開發更多「排列組合」的成就,但是一開始很多東西其實都是互為影響的,只是時間愈近代,一方面因為音樂家缺乏完整的歷史觀與曲目薰陶,所以爵士跟古典就愈分愈開,好像完全沒關係似的。然而就跟爵士與搖滾都是出自於藍調(Blues)一樣,古典音樂絕對影響到很多爵士音樂的演進,只是在現代需要分科教育,因為古典裡頭太多要教,爵士也是,所以就感覺慢慢分家了!
大家真的互相尊重吧!因為可能彼此都有很多「不知道原來有關係!」的情況產生,在我而言,爵士樂手真的要多從古典音樂學曲目可能性、音樂基本功與作曲概念,而古典樂手真的要去看看爵士樂手如何鍛鍊腦力組織架構即興,以及迅速就能根據和絃進行、編寫段落與約定俗成的格式開始合奏的能力呀!
這首《Impressions》現今已經成為爵士樂手必備的曲目了!也不是只是分析過就算了的,聽聽後方影片中每個“晚輩”的“畢生絕學”與“風格特色”,都在即興段落與層次堆疊中發揮出來了呀!此外,爵士樂手人人都朗朗上口的「這首是Dorian調式」常識,在台灣卻因古典音樂系幾乎沒教透教會調式,而又成為另一道隔閡。但是經過這樣一分析追溯下來,不管是Morton Gould或是Maurice Ravel,不是都早已經用調式(Modal)概念在創作了嗎?
而在1930年代的美國,這些音階、調式與聲音早就在流行,不是爵士樂歷史書中表面上給我們的錯覺,以為調式是五〇年代中期以後才“被發明”的用法,不是的,五〇年代中期之後,調式更被John Coltrane、Miles Davis拿來再度大量運用與發展,才是正確的音樂演化過程!
原專輯
◎ 英文版的資料,可以參閱「Coltrane學」權威,也是「John Coltrane: His Life and Music」一書作者—Dr. Lewis Porter的文章介紹,他提供了甚至比書中與我的文章中,還要更詳盡的考據,包含本文尚未提到的鋼琴家Ahmad Jamal
延伸閱讀:
音階與調式(Scales & Modes)—說明、列表與特徵
小調類音階與調式之順階和絃列表(Diatonic Chords of Minor-type Scales & Modes)
用Perfume的《Laser Beam 》來理解五聲音階與小調類調式音階的關係與活用
從李泰祥老師的逝去再論「西體中用」的台灣流行音樂傳承與發展方向
居爾特、多里安、橄欖樹、魯冰花、鐵達尼、柯林頓與007
(註:本文歷久彌新,為十三年歷史經典舊版重新潤飾更新,將從舊棧陸續搬家,也即將集結出版實體書籍!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