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謝啟彬
對西方人來說,這樣的聲音與畫面會形成很大反差,但是他們知道這是帶出來與普及化的成果
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聲音與畫面會形成很大反差,然後大家講完就算了,繼續看別段
17歲的高中女生,會彈James Jamerson的Groovy Bass Line
17歲的高中女生,薩克斯風即興一出來就會3 in 4的Syncopation切拍手法
17歲的高中女生,長號即興不用先寫下來,也不會聽起來是古典的Phrasing
17歲的高中女生,吉他的Rhythmic Riff,會感覺到那個“Time”,不只是節奏感,還有空間感
17歲的高中女生,青春熱血可愛的小號手們,斷句與Funk Groove都是整齊的
17歲的高中女生,樂隊的教練都不是啥歸國高學歷學人,而是嚴格到有點古板的“仙洗”(台語發音)
超過17歲,難道就沒有機會了嗎?在台灣的你可能會問
其實有的,只是你自己要更有決心,不能只是乖乖聽話
因為你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繞很多路,卻走不到這個方向上來
附帶一提,4/2是靈魂樂歌手Marvin Gaye的生日,4/1是他告別這世界的日子,我們會永遠懷念他,也記得Motown!
就來選播這同一首由日本樂手改編詮釋與即興的《What's Going On》吧!還是非常喜歡鋼琴手塩谷哲(Satoru Shionoya)的,句子永遠都很漂亮(專業術語就叫有Chops),音符都會跳躍前進並充滿律動(專業術語就叫Groovy)!
這是洗足學園音樂大學的學生爵士大樂團,當然不用懷疑全都是爵士主修的學生,而指揮與系主任告訴我加入這個團,需要考試甄選。
推廣教育爵士樂這麼多年,跟這些海外名校也都多有交流,我的感想真的是覺得高、強、厲害等形容詞,其實都是多餘的,重點在於日本的大學生,就必須要也能夠接觸並演奏到這樣進階而具深度、質感的作品,還有整個樂團的聲響之“對”,這才是我接觸一次感嘆一次的
裡頭還有好幾位在學學生都在我的臉友名單裡頭,也有幾位前幾年都來過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節表演了!
關於日本人,分享一段網路影片,可以按畫面下方的cc,就有中文字幕
我是這樣覺得,講台日友好或日本跟台灣曾經的歷史淵源,當然是免不了,“哈日”或甚至“媚日“的言論也是會有,甚至政治外交地理上都還是有糾葛
但是值得學的,就該學,不要光講
以我跟日本人接觸與共事的經驗(大多是音樂人),比起跟本國人同樣的經驗,人家就是多了一份「認真」與「行動力」,老一輩的人用台語講,就是「頂真」(”丁今“),不是只有”拼“而已,“拚命”是不夠的,就跟熱血也是不夠的
但是其實就跟現在很多日本人喜歡來台灣玩,理由是「因為在台灣還可以看到很多日本已經看不到的景物與東西」一樣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日本人的民族性或做事態度上,找回一些也是我們民族的優點或特色呢?這些其實老祖宗或長輩都有教過我們的事—「頂真」
人家被我們球隊與球迷感動,就是那種態度讓他們覺得似曾相識,覺得敬佩,不管輸贏,就會贏得敬重
如果我們就“學壞不學好”,大家一起“擺爛”一起“喇D賽”,那就是台語講的“沁菜”(隨便、不Care),一直“沁菜”、“某要ㄐㄧㄣˋ啦“(沒關係、過度自我安慰),事情就做不好,就很難進步
真的,不要大家都在講、都在抱怨,然後吵吵鬧鬧過後又繼續”關注下一個話題“,我覺得,這也是還有心想要讓台灣在某方面更好的人,經常感到挫折或無力之處
「丁今」,還是「沁菜」?就看你選擇什麼態度了~
這也是技術上、音樂上的論述、演奏與教學經驗分享,不但沒有要讓爵士樂跟古典樂當敵人,反而努力要讓大家互相了解,做不成好朋友至少也不要誤會彼此。
而我們也一直不說廢話地,持續提出最關鍵的「關鍵」何在?然而我想,真的還是要“放下身段與成見”地“操作”過,才可能有機會懂得一些。
爵士樂跟古典樂的差別,真的只在於即興與否嗎?
把節奏改成Swing或Bossa Nova,就叫古典爵士化了嗎?
和聲與和絃,存在於所有音樂之中,古典樂也不例外,但是在爵士樂中,還有一個關鍵到底是什麼?“致命”的關鍵!!
多年來我們一直很努力在分享古典樂與爵士樂之間差異轉換的經驗,以及減少大家的恐懼感,如果說我們不顧現實或標準太高云云,我想那是很不正確的想法,我們應該是最用力在拉近兩邊距離的人了。所以,也請大家撥冗讀讀這兩篇文章,謝謝!
不只需要辨認和絃,還要讓和絃發出對的聲音—古典與爵士音樂的差別除了節奏、旋律、即興格式、和聲外,還有很重要的「Voicing」技法
古典樂的「技巧」,該如何轉化成爵士樂的「技巧」?
(註:《17歲女生的溫柔》是李宗盛的一首歌)
兵庫縣立高砂高等學校Big Friendly Jazz Orchestra的兩位指導老師(點照片看完整相簿)
延伸閱讀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有關摩城之音(MOTOWN)以及相關需要被知道的事
日本高中生的激動眼淚
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視的?答案是「聲音對不對」
大家都瘋「搖擺女孩」(Swing Girls),但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像日本高校女生那樣的銅管與合奏水準?
我不哈日,我只哈“好”—從網路資源與實際接觸淺談日本的爵士樂程度
從一部日本的電影「Swing Me Again」談起
對西方人來說,這樣的聲音與畫面會形成很大反差,但是他們知道這是帶出來與普及化的成果
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聲音與畫面會形成很大反差,然後大家講完就算了,繼續看別段
17歲的高中女生,會彈James Jamerson的Groovy Bass Line
17歲的高中女生,薩克斯風即興一出來就會3 in 4的Syncopation切拍手法
17歲的高中女生,長號即興不用先寫下來,也不會聽起來是古典的Phrasing
17歲的高中女生,吉他的Rhythmic Riff,會感覺到那個“Time”,不只是節奏感,還有空間感
17歲的高中女生,青春熱血可愛的小號手們,斷句與Funk Groove都是整齊的
17歲的高中女生,樂隊的教練都不是啥歸國高學歷學人,而是嚴格到有點古板的“仙洗”(台語發音)
超過17歲,難道就沒有機會了嗎?在台灣的你可能會問
其實有的,只是你自己要更有決心,不能只是乖乖聽話
因為你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繞很多路,卻走不到這個方向上來
附帶一提,4/2是靈魂樂歌手Marvin Gaye的生日,4/1是他告別這世界的日子,我們會永遠懷念他,也記得Motown!
就來選播這同一首由日本樂手改編詮釋與即興的《What's Going On》吧!還是非常喜歡鋼琴手塩谷哲(Satoru Shionoya)的,句子永遠都很漂亮(專業術語就叫有Chops),音符都會跳躍前進並充滿律動(專業術語就叫Groovy)!
這是洗足學園音樂大學的學生爵士大樂團,當然不用懷疑全都是爵士主修的學生,而指揮與系主任告訴我加入這個團,需要考試甄選。
推廣教育爵士樂這麼多年,跟這些海外名校也都多有交流,我的感想真的是覺得高、強、厲害等形容詞,其實都是多餘的,重點在於日本的大學生,就必須要也能夠接觸並演奏到這樣進階而具深度、質感的作品,還有整個樂團的聲響之“對”,這才是我接觸一次感嘆一次的
裡頭還有好幾位在學學生都在我的臉友名單裡頭,也有幾位前幾年都來過台北國際爵士音樂節表演了!
關於日本人,分享一段網路影片,可以按畫面下方的cc,就有中文字幕
我是這樣覺得,講台日友好或日本跟台灣曾經的歷史淵源,當然是免不了,“哈日”或甚至“媚日“的言論也是會有,甚至政治外交地理上都還是有糾葛
但是值得學的,就該學,不要光講
以我跟日本人接觸與共事的經驗(大多是音樂人),比起跟本國人同樣的經驗,人家就是多了一份「認真」與「行動力」,老一輩的人用台語講,就是「頂真」(”丁今“),不是只有”拼“而已,“拚命”是不夠的,就跟熱血也是不夠的
但是其實就跟現在很多日本人喜歡來台灣玩,理由是「因為在台灣還可以看到很多日本已經看不到的景物與東西」一樣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日本人的民族性或做事態度上,找回一些也是我們民族的優點或特色呢?這些其實老祖宗或長輩都有教過我們的事—「頂真」
人家被我們球隊與球迷感動,就是那種態度讓他們覺得似曾相識,覺得敬佩,不管輸贏,就會贏得敬重
如果我們就“學壞不學好”,大家一起“擺爛”一起“喇D賽”,那就是台語講的“沁菜”(隨便、不Care),一直“沁菜”、“某要ㄐㄧㄣˋ啦“(沒關係、過度自我安慰),事情就做不好,就很難進步
真的,不要大家都在講、都在抱怨,然後吵吵鬧鬧過後又繼續”關注下一個話題“,我覺得,這也是還有心想要讓台灣在某方面更好的人,經常感到挫折或無力之處
「丁今」,還是「沁菜」?就看你選擇什麼態度了~
這也是技術上、音樂上的論述、演奏與教學經驗分享,不但沒有要讓爵士樂跟古典樂當敵人,反而努力要讓大家互相了解,做不成好朋友至少也不要誤會彼此。
而我們也一直不說廢話地,持續提出最關鍵的「關鍵」何在?然而我想,真的還是要“放下身段與成見”地“操作”過,才可能有機會懂得一些。
爵士樂跟古典樂的差別,真的只在於即興與否嗎?
把節奏改成Swing或Bossa Nova,就叫古典爵士化了嗎?
和聲與和絃,存在於所有音樂之中,古典樂也不例外,但是在爵士樂中,還有一個關鍵到底是什麼?“致命”的關鍵!!
多年來我們一直很努力在分享古典樂與爵士樂之間差異轉換的經驗,以及減少大家的恐懼感,如果說我們不顧現實或標準太高云云,我想那是很不正確的想法,我們應該是最用力在拉近兩邊距離的人了。所以,也請大家撥冗讀讀這兩篇文章,謝謝!
不只需要辨認和絃,還要讓和絃發出對的聲音—古典與爵士音樂的差別除了節奏、旋律、即興格式、和聲外,還有很重要的「Voicing」技法
古典樂的「技巧」,該如何轉化成爵士樂的「技巧」?
(註:《17歲女生的溫柔》是李宗盛的一首歌)
兵庫縣立高砂高等學校Big Friendly Jazz Orchestra的兩位指導老師(點照片看完整相簿)
延伸閱讀
一種東西在你的生活中不存在,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 – 喜愛或想發展爵士樂,不能只認識爵士樂,需要全面補足
有關摩城之音(MOTOWN)以及相關需要被知道的事
日本高中生的激動眼淚
什麼才是我們最重視的?答案是「聲音對不對」
大家都瘋「搖擺女孩」(Swing Girls),但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像日本高校女生那樣的銅管與合奏水準?
我不哈日,我只哈“好”—從網路資源與實際接觸淺談日本的爵士樂程度
從一部日本的電影「Swing Me Again」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