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要持續進步才能掌握人體的變化,老師也應加強真正教育的方法才能幫助人體健康

文 / 謝啟彬



如果要用醫學界來做個譬喻的話
在教學上我就是比較資深的醫生
也會教出很多新一代的醫生
甚至有點像醫學中心那樣
一直在研究與改進各種治病的方法

然而我為何會舉醫界當例子
就是有的年輕醫生,從實習幹起
做到住院、主治...
大醫院的話,有可能會進入管理階層
如主任之類的,而在這之前資深一點的醫生
都還是會看著或是監督著的,後輩也需學習
甚至還是要定期去參加一些研討會
與教育訓練等更新知識與工具

但是慢慢地有些醫生不想待在大醫院
或是想自己賺多一點,就會自己往外走
有的會繼續去進修、研究,更多是自行開業
而當自己開業時,雖然是專科
但病症就不一定會是重症
有重症一定要轉大醫院或是設備經驗較完備的醫學中心等

理想的狀況,也是我原來想塑造的,就是這樣的概念
分門分科,分工合作,不濫用急診,也有通報系統
可得知萬一有傳染流行病或是區域性集體症狀等



但是在台灣,音樂界不是這樣想的,不管你是古典非古典
有的教學系統會定期進修,不管是規定或是佛心安排
但大部分的所謂“老師”,還是會比較相信自己能教
而這時候,醫術就是教學方法,行醫經驗就是教育經驗
一定得另外學習,不是會彈樂器就會教學

而本地常會出現:

1. 不太表演的就是只能一直教學的迷思

2. 沒表演時靠教學來謀生的現實

但不管哪一種,「教育方法」的不斷自我提升與切磋觀摩
都被忽略掉了,原因很現實也很人性,這太厚工了...
所以,也才會出現我們一直在處理的其中一種「病患接觸」
方式
- 某種症狀一直看原來的醫生都看不好
或是一直去看不同的醫生也看不好 -
然後才到我們這裡,直接找到病根,而通常病患 - 學生
才會發現繞了一大圈遠路

所以我才說我們寧可不要有名,有名不有名不重要,名聲響亮有時會有風險

但是你要找我們處理你的病症,那我們一定會用前述的概念:
問診做檢查查文獻整合病例追蹤報告定期回診用藥調整侵入性治療...
而不是從我們這邊被灑了什麼符水就“馬上”變好
但我們可以確認的是,那個觀念與方向一被導正
想要變好的機率就變高了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說已經給誰看過很久都沒好時
老實說我心裏就會問:啊妳之前的醫生怎麼會這樣用藥?是怎麼診斷的呢?

但是醫生如要自己開業,或是年輕醫生面子比較薄,或其他種種跟專業無關的原因涉入時,我們不但不會被奉為權威或可諮詢之管道,可能還變成擋人財路的情事

而這樣的問題,卻週而復始不斷在發生,我們的前提,不是要搶什麼病患或是學生,這太醜陋了,而是只是認為“醫術”的自我提升與持續進化,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呢!

醫生要持續進步才能掌握人體的變化,老師也應加強真正教育的方法才能抓到病灶並幫助人體健康吧?

藝術的教學,並非低於藝術表演的一種次級選擇,想當好老師也是要琢磨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