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的東西或是教的東西「不實用」或是「沒有市場」?那是因為你沒看到世界潮流

文 / 謝啟彬



好純正對味的Afro-Cuban音樂!

實在很想找一個空檔,把古巴音樂的「曲式」好好寫一寫,古巴音樂比爵士樂的格式(Form)還要嚴謹繁瑣,譬如還有Coro、Coro Pregon...等等,也幸而在歐洲遇到好老師Peter van Marle,他的編曲與訓練一向非常嚴謹,直到現在我們雖然已經很少在演奏所謂的「Salsa」音樂,但是對於曲式與編制、聲音還是牢牢記得的!

是的,就是跟古典音樂一樣,古巴音樂也有很類似「呈示部 - 發展部 - 再現部」之類的曲式,而且很嚴格,眾多經典曲目都有這樣的特色,連新創作都是,很像是古典人習慣的「理論作曲」套路,但是加上了需要耳濡目染的Groove與Phrasing,還有即興與合奏的能力


還是那句老話,看人家做這樣會羨慕,那就得花時間花工夫去沈浸、去堅持、去磨練才行,當然,很多人還是會歸咎於市場問題,好啊,那大家都做最流行的歌,都做場就好了,這時候反而音樂色彩也就變黑白單一色調了不是嗎?

這麼多年來,常會被質疑我們會的東西或是教的東西「不實用」或是「沒有市場」云云,年輕一點的我們要說不自我懷疑是不可能的,但是差別就是我們不但會堅持質感,而且會去想辦法轉個方式延續這些質感


直到現在,還有學生專門來跟凱雅老師學古巴音樂的,因為Salsa跳舞的風潮在台灣也漸漸打開了,不再只是國標舞領域。我也曾多次提過:從前樂手會覺得學Reggae無用,結果幾年過去,全世界最流行的一些曲子如《I'm Yours》、《Despacito》...等都是雷鬼風格;而現在西洋東洋的舞曲類、電音類音樂,有超多Calypso、Lambada或African節奏律動元素在裡頭,而不是只能取樣或Loop而已...



我們在致力的事反而不是要在學術圈裡頭做研究的,實實在在都是世界潮流的音樂江河呀!

反過來也不是要一直搞文青調調,那也是另一種膚淺:講到古巴就是懷舊、講到吉普賽就是流浪、講到爵士就是品味、講到非洲就是貧窮.....太多既定成見反而一直是過時的,還以爲是最潮的,這就是現在台灣最大的文化現象問題之一



至於那種會一點Montuno就說會彈古巴拉丁音樂的鋼琴手,或是會彈Tumbao就覺得自己夠了很了不起的貝斯手,可惜了,你們的音樂成長就只會停在那裡...

我們還是會繼續,堅持在路上,從各文化經典中學習創新,而不是盲目跨界創新

回頭聽音樂吧!











延伸閱讀:

Eddie Palmieri與Charlie Palmieri - Afro Cuban/Salsa音樂風格熟悉與鋼琴技法入門磚

我們最擅長的就是「音樂風格」(Music Styles)與「即興訓練」(Improvisation Developing)的跨領域整合,這就不限樂器,反而是一種高度專業卻可以很親民的領域

好想贏韓國......真的嗎?只有一直想是沒用的,有看到人家怎麼贏的嗎?聽聽韓國女團Cubanism/큐바니즘

十五分鐘內就讓你跑一圈認識古巴與加勒比海的音樂風格 - 啟彬與凱雅的講堂永遠含金量豐富! 

與其一再「朝聖」,我相信「承接」 - 技術的轉移與水準的提升才有可能長遠

更多有關古巴音樂

《Despacito》為何會爆紅?其實那都是累積已久的一波波浪潮,找到源頭就找到關鍵

藉由重新認識懷舊的黏巴達(Lambada)而更了解南美洲與巴西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