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直接想要做小農,沒人理你,你放棄科技業高薪回鄉做小農,就變成了感人的故事?

文 / 謝啟彬


文章連結:放棄百萬年薪去種田,有什麼了不起?這種「勵志」故事,反映台灣最可怕價值觀(劉揚銘)

先看完,想想,再說吧!

先表達一點簡單的想法:台灣的主流思維,很遺憾的,還是會看你是否功成名就,或是有名,或是有利,才要聽你說,不然,不管你做了多少事,到頭來都好像沒做一樣。

問題,只要你認真,其實都看得到,但是痛苦的事在於那個做的過程。而就跟之前分享的那種商管雜誌常見文體道理一樣:你直接想要做小農,沒人理你,你放棄科技業高薪回鄉做小農,就變成了感人的故事,甚至可以找到資金云云。

一開始就想要做教育,可能的“下場”,就是像我們這樣:做了老半天十幾年,注定叫好不叫座,找贊助學習經營苦得要死、難過得要命,堅持理想就是注定接著要背債還人情,學會談判、學會修正、學會妥協,也看清很多人事物與時勢,誰是真正願意幫你的人,誰是只想利用你或當作跳板的人,甚至一堆所謂的爭議,可笑到不願去提起。

所謂的教育不只是教育,還要教育這個市場,需要這種教育。

要有商業頭腦?要能順應情勢?都OK,要先在主流市場做出成績或受到肯定才有機會?我倒覺得那又變成商管雜誌或傳媒給我們的迷思,因為事實上很多幕前的風光,其實都沒有那麼風光,反而是壓力極大甚至是錦上添花,或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真的就是潮水一退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一種譬喻。

但是如果一直抱怨,一直自怨自艾,那就跟那些批評嘲笑功利現實,甚至自己也在自怨自艾的人一樣了,所以,隨時調整自己,確定目標,堅持做想做的事,就對了!過去的經驗都是學習,有了傷痛就不容易再跌倒。

提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徹,卻也不能因為如此,也忘了初衷,沒有悲觀,要樂觀~

推廣相對冷門的藝術文化,獨立出版是唯一道路,因為一般出版社只會看到有現金潛力的大眾市場,不能怪他們,我以前跟出版社合作,到後來我自己開拓的市場,反而是給出版社一個前所未有的教育震撼,而陸續的生根萌芽,也都得靠自己掙來,所以不要羨慕什麼出版社幫你排新書發表會,或是實體大書店上架擺正面還有附珍珠板的風光,那都是錢換來的,不是你自己的錢,就是出版社先出而希望藉由你賺到的錢





延伸閱讀:

好音樂有很多種,認真做的音樂、有質感的音樂就是我們在介紹、推廣與教授的

「老師,原來你也有在教這個?我也想學~」- 2018十二月謝啟彬老師北中南各班上課實況集成

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有時候你會思考自己是否走太前面?或是需要去解決本地師生的面子與認知問題?

自媒體的時代,也請多支持自己出書的“小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