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就是語言,學音樂就是學語言,學語言有方法,老師就是教你方法的人

文 / 謝啟彬


我的英文能力不算優秀,但算流暢,跟外國人溝通基本上沒問題,也能聽懂語境上所要表達的意思,甚至用英文思考直接回應。

想想我英文能力的建構,是在國中時(以前那個年代國小沒有學英文),因為愛聽西洋流行歌曲,都會記得歌詞,甚至抄歌詞、跟著唱,所以學校的課內英文對我而言相對簡單。

我還記得我考高中聯考時,看到英文題目我竟然忍不住笑出來,因為太簡單我很快就寫完了,但還不到可以交卷的時間,只好趴在桌上睡覺,放榜的時候是滿分100分。



上了私立高中,我也覺得很幸運,高一高二的導師就是英文老師,高三的也是,所以他們給我很多可以練習的機會。高一高二的老師很嚴謹,講課時都會打基礎,關於該怎麼說?怎麼寫?怎麼聽?怎麼讀?都很紮實。

但他後來好像因為申請調回故鄉服務,便離開了,換來的導師,是位英文博士,長得白白胖胖,一臉書生氣質。我後來才知道他好像是因為老婆工作調動,他也跟著申請到中部的高中來任教,可說大家為了生活都有不同的人生考量。



當時我自認英文不錯,看到博士竟然來高中任教,自然雀躍不已,也很想表現,有時候寫英文作文時我都會刻意用一些比較“難”的字彙或是語法,但是他批改回來時,都是更簡單更易懂的寫法。

後來透過他在課堂黑板上的講解,我才慢慢了解,原來很多我以為要很咬文嚼字的英文,用正常英文表現起來只是這樣而已?通順為上,而且別人都可以聽得懂,不用刻意挑艱澀字眼來講。

這是這位英文博士,我的高三導師為我上的一課,不只在英文上,甚至在教學上。

直到今日我跟很多英語為母語的人溝通時,他們都說我知道很多講法跟很多字彙,我說其實都是我「保持持續吸收的習慣」得來的,我到今天,還在學新字彙,還在學沒聽過的表達法呢!



回到爵士樂,我的經驗是 - 包含我自己在學習時期的經驗,加上長年教學的經驗:

很多人聽不出來爵士樂手在即興時,唏哩呼嚕的一堆樂句,所以他們會以為那是什麼沒學過的音階,或是傳說中的一堆“爵士音階”,或甚至老師“亂講”一個音階名稱,學生都會被呼嚨過去,原因很簡單,因為還不熟悉那種「轉折法」,所以以為是完全不認識的人(音符),殊不知是認識的人(音符)“變裝”了而已

但是經過我的解說後,才發現那些讓你認不出來的“變裝”,原來是和絃音、調性音與半音趨近音、爵士樂手習慣用句的組合,加上節奏的變化與和絃的移動寬窄而已,一點都不複雜,但是需要理解與練習

「旋律篇」其實整本都是在講這種概念,而第一篇就闡釋了「爵士樂技巧」該如何練功,所以,真的不要再陷於「只做數理型的調式音階推算而不從經典曲去實際學習旋律與和聲的搭配」與「幫每個聲音都取個名字然後卻因為名字的誤導或是同一個聲音有好幾個名字就找不到那個聲音」了呀!








延伸閱讀:

學習即興最需要的一本好書就是這本了! - 「啟彬老師行動教室 - 36堂課即興解密:旋律篇」 Practical Ways to Develop Improvisation Skills - Melody (Chi-pin Hsieh)

艾倫弗柏 Alan Ferber:人生因爵士樂變得更有趣

賣房子謝絕亞洲人?租房子變成找愛人?學音樂也常會遇到這樣的雞同鴨講與本末倒置

更多心得建議

更多爵士行動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