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y Wong之《Cosmic Sans》採譜分析 - 玩Groove音樂首重反覆與律動,樂理只是幫助整理與變化

文 / 謝啟彬




美國吉他手Cory Wong是新世代音樂人的代表之一,不只是因為他的音樂能力,而是他們在行銷自己的做法上,已經繞過了傳統的媒介 - 實體CD專輯或電視,而直接攻網路轉載與現場演出,所以大家看到他們的管道,大多是在Facebook或Youtube上(換句話說如果有行銷預算就買廣告在這兩處),然後大家再回頭去找他們邀請演出、委託編曲作曲,或是購買限量的黑膠唱片(官網上寫已經售罄),或是數位下載與串流收益。

這首《Cosmic Sans》是典型的用一句固定的Guitar Riff(短樂句),然後下方和絃改動並反覆的律動作品,就樂理分析上來說真的不難,但是就難在那個味道,因為這跟“煲”耳機或是“操”引擎一樣,需要每天長時間去演奏,也要長時間浸淫,然後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是享受那種一起玩,又會因為Groove鎖在一起的快樂。


前奏(Intro)就是主歌(Verse),所以典型的從Wah Wah吉他的切分句開始,然後再加入貝斯,反覆三次,調性上即為G大調的「Em9 - CMaj7 - A7 - Am/D - B7b13/D#」,VIm7 - IVMaj7 - V7/V - V7 - V7/VI」然後反覆,第三次因為要進副歌的第一個和絃是G大和絃,所以就沒有B7b13/D#。

Am/D其實就是D7sus4的聲音,但是因為這裡吉他在上聲部上彈Am,為了要接到後面B7b13的G音,有個「A到G」的Voice Leading,所以我不寫sus4,也不寫C/D,因為有「A到G」這個聲音,簡單說Am/D和絃從低到高的排列是「D-C-E-A」,然後如果你是鍵盤手,B7b13你就會彈成「B-A-D#-G」,可以自己實地操作看看。

至於貝斯的線條是很彈跳的,所以有時候他在這第四小節的D#不一定正好在第三拍出來,甚至會晚一點,效果上就是「D-D#-E」的半音上行,現在你也懂這部分「斜槓」(/)的意思了嗎?

有的人說因為第一個和絃是小和絃,又加上反覆時有個屬七和絃解決,所以聽起來是小調,用小調聽可以嗎?當然!但是重點是你要知道和絃銜接的原理,尤其是副屬和絃與五度下行的概念,也就是說小調裡頭這樣的音樂接法也是大量存在著的。

如果你要問實戰上的做法,用大調來分析,只是因為用小調寫會比較繁雜而已(Im7 - bVIMaj7 - V7/bVII - bVII7 - V7),還需要解釋一下,但是不管大調小調,讓音樂順暢進行才是這種音樂,或甚至音樂的重點,我想這也是我今天分析此曲的用意之一。

所以副歌(Chorus),旋律上就是八小句幾乎一樣的Riff,或是你可以說是四句一樣的Riff,這樣的做法在Funk/R&B/Soul音樂當中非常多,Bossa Nova中也很多(可參考《One Note Samba》)。

像這種Riff Based(根基於反覆好記短樂句然後再配上適合的和絃進行)的作曲方式,對習慣古典或爵士的學習者來講就是一種顛覆,也就是啟彬老師常講的「旋律先決」(相對於「和絃先決」)

先彈出、唱出旋律,再去「合」去「搭」和絃,而不表示你一開始就要知道超多和聲樂理或是延伸音變化音,當然,還是那句老話,終究你到了一個時候,都會整合起來的。


所以副歌的第一個和絃開始,旋律都是「B-A-G-A-B」,第一個和絃是G,那就是3-2-1-2-3,第二個和絃「用」B7b13,為何?因為旋律搭起來是1-b7-b13(b6)-b7-1,第三個和絃是Em7,那就是5-4-b3-4-5,第四小節是一個II-V,因為他是一組的,要接去後面的IV級和絃CMaj7,所以Dm7-G7在這邊,旋律音好像瞬間有打到?但是我們反而聽到的是用G7來「和搭」,就成了3-2-1-2-3,所以說這種副屬和絃的II-V-I已經是樂手的順手基本功,也是效果。

第五小節的CMaj7對應旋律,旋律就成了「7-6-5-6-7」,第六小節G/B是3-2-1-2-3,第七小節Am7的旋律對應就是「9(2)-1-b7-1-9(2)」,第七小節就是G大調的V級 - D9sus4等於C/D,我不寫D13sus4或CMaj7/D,是因為那個B音在這裡會下去A音,所以比較是旋律上而不是和聲上的。

這樣應該很清楚囉?所以不是先寫或先設定一段什麼調性的和聲進行,然後開始即興的話就是爵士樂思維,開始作曲就是古典樂思維,而是一段重複的旋律,然後搭配流暢通順的和絃進行這樣。

曲式段落反覆請依循譜面上的指示,基本上吉他Solo就是在主歌(Verse)上,我覺得很好聽,有興趣的人可以採譜練習,而即興完又回主題,副歌(Chorus)1或2都一樣。

橋段(Bridge)就真的是橋段,是為了稍微緩和一下那種「引擎被Run起來」的高亢氣氛,吉他手的想法很簡單 - 用琶音接琶音!所以就是Em7 - A9 - CMaj7 - FMaj7#11,這是用比較嚴謹的爵士和絃記法,所以寫比較詳細。

其實第一個和絃就是Em的琶音「E-B-G-E」下行(我標上7是因為後面聲部還是有人彈到D,另一位吉他手和絃按Em7),第二個和絃的「C#-E-G-B」然後A在貝斯,所以是A9,第三個和絃是「C-E-G-B」然後貝斯走C,所以是CMaj7無誤,第四個和絃很酷,就是FMaj7加上一個#11音B音,這在G大調中是bVIIMaj7,加#11就是加上調性內音而已,整段分析起來就是「VIm7 - V7/V - IVMaj7 - bVIIMaj7」,但是誠如我所說的,吉他手就算精通爵士樂理,他在想這段的時候是先想琶音,再想貝斯,加起來就是我們聽到的「和絃進行囉!」

尾奏的貝斯Slap Solo也是同樣道理,這時我相信他想的是很典型的Funk或Salsa的常用小調和絃進行(詳見「和聲篇」),不是先分析才會彈,而是他們彈了,我們分析後就學到了更多招式。這段我就不分析囉!


這就是我會認為,最好不要「過度分析」(Over-Analyze)的原因,因為過度分析會產生太多,相對應的關係需要整合與聯想,然後大家因為怕難,反而就不放手去做了,但是從我的分析中,你會發現這類音樂人,是在「玩」音樂,玩得很熟很爽,但是卻很巧,才是重點,而不是在答題依理論寫答案

先後順序要弄清楚,就不會一開始就綁手綁腳,其實爵士樂也是這樣的。樂理應該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可以參考延伸閱讀中蠻多篇有關黑人音樂Groove音樂的作曲模式,你就更能掌握這些音樂的精髓囉!It takes time!


BTW,這張現場錄音專輯,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切好一段一段、一首一首的“MV”,就我的觀點應該是有特別事先討論樂曲風格、拍攝運鏡、剪輯後製的「Live Music Video」,所以大多不是分軌錄音,也無法補錄,錯了或覺得不好就重來一遍,回歸到Jazz或Groovy Music的樂團錄音模式。啟彬與凱雅的所有專輯,都是用這樣的模式錄音的喲!

當然還有一種是無遠弗屆的分軌錄音法:邀請心儀的音樂人來先錄製底盤,然後再好好混音,當然這些Groove音樂人的能力不在話下,不是說錄好再用ProTools修調就可以的囉!這也是這些音樂聽起來這麼有生氣的緣故。


聽起來有點過時的「專輯」出自於這張「Motivational Music For The Syncopated Soul」,不過我建議大家直接Follow官網與臉書最佳:

Cory Wong官網 

Cory Wong臉書粉絲頁


你也可以“愛屋及烏”,關注Cory Wong的另一樂團「Vulfpeck」,他們的風格 - 不管在演奏與錄音方面 - 就是有種刻意復古的味道,那種Vintage Funky Tone。





延伸閱讀:

Toto之《Georgy Porgy》採譜分析 - 學到非藍調曲式上的精彩「藍調和絃」

更多採譜分析

我做過的採譜分析第二部分 - 較著重曲式、和聲、樂理層面,選曲上有英文中文日文韓文之流行、節奏藍調、靈魂樂、放克、酸爵士、電音舞曲...等等

到底是什麼東西把他們的音樂緊緊地鎖在一起?答案是「Gro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