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典音樂家不(再)即興?

文 / 謝啟彬



為什麼古典音樂家不(再)即興?

這些影片中的觀點,我多年來都有在教學與講座中跟大家分享,Sound Field頻道一向做得不錯,她的吸收反芻也是我們的經驗,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些重點:

1. 古典音樂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學術,它也是從歐洲的民間音樂中發展出來(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到巴洛克時代是關鍵),很多即興也是從簡單的旋律與格式中發展出來,譬如歌唱的時候加轉音,演奏的時候添加經過音等等,甚至數字低音的即興方式就比較接近爵士樂的即興模式,後來變成巴洛克音樂的發展重心,慢慢地它們被寫下來成為樂譜,大家就以為是樂譜 = 音樂

2. 目前古典音樂最能展現“即興能力”的是在器樂協奏曲「裝飾奏」(Cadenza)的部分,一開始器樂演奏家在這部分是表現他技巧,以及音樂功力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作曲家有時候會給一些指示,譬如希望怎麼演奏?有時候寫一些註解,有時候甚至開始寫一些音型上去,慢慢地作曲家的個性愈強(譬如我提過的貝多芬),他的指示就愈多,裝飾奏部分的「真即興」就逐漸被弱化掉了

(你看中文翻譯成「裝飾奏」就知道,古典音樂人理解的是一個固定的旋律把它“變花”,主題與變奏之類的概念,但今日爵士樂的即興則是根據同樣的和絃進行與曲式段落來重新即席創作旋律,所以反而跟古典音樂的即興萌芽發展期比較接近些)

3. 十八世紀後半開始橫跨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造就了更多的中產階級,音樂從聆聽大師天才神童演奏,轉化成我只要「消費」就可以演奏,譬如買樂譜回家練回家彈,不一定只有消費去聽音樂會。當音樂傳遞的方式加上了樂譜的流通之後,「正確性」變得很重要,因為大家想重現他們聽到的那首曲子的印象,既然如此,即興發揮的部分譜上沒記載,也不像大師天才神童那樣可以出手成章,即興也慢慢在古典音樂的生態中消失弱化

4. 二十世紀之後因為錄音工業的興起,音樂的傳遞方式又加上了唱片(不管是黑膠、鐳射光碟或數位檔案),跟第3項一樣道理 - 因為太多正確與“比我完美”的版本被保存,在古典音樂環境的學習中,就變得接近學習博物館音樂的概念(原作者講的,古典音樂背景的讀者請不要玻璃心 XD),你必須要遵循古法,重現經典,反而變得不敢真的大步跨出去,極限就是在大師用他的音樂個性與完美的程度,把你熟悉的音樂「重現」得讓你很感動

以上四點大致是Nahre Sol的重點,至於鼓手LA Bucker對即興的看法也值得參考,但不放在這裡討論以免混淆焦點。重點是一樣是古典樂出身的鋼琴手Nahre Sol,建議大家應該走出“同溫層”,跟不同音樂領域的朋友請教,或是看看他們怎麼玩音樂的?這個頻道也有好幾段來自爵士樂、黑人音樂背景的音樂人朋友們,協助她從制式觀念中「解放」(Liberate )出來的紀錄可看



其餘可看這三篇:

古典樂環境出身的音樂人,在學習爵士樂時很容易遇到的幾個問題

古典樂科班出身的人在學習爵士樂時容易出現的狀況 (影片)

原來莫札特應該當爵士樂手?而巴哈應該很富有?蕭邦、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與拉赫曼尼諾夫都是流行樂高手?

或是爵士棧官網中有關「古典音樂」的關鍵字分類

張凱雅老師的音樂教學網

Sound Field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