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和絃上因為用音程算,所以跟根音之間的三度堆疊距離就是9、11、13等,等於是比1、3、5、7四個和絃音或6音還遠的「延伸音」(Tensions)
將和絃音與延伸音放倒下來,並以兩度階梯形排列(Stepwise),相對位置上的1-2-3-4-5-6-7就是1-9-3-11-5-13-7
所以其實2=9、4=11、6=13,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了,不會有10、14、23..等等,這樣就可以縮小範圍減少緊張
2在1跟3中間、4在3跟5中間、6在5跟7中間,這樣要找到正確音的位置就會快一些,不用每次都從根音算
另,在和絃的樣態中,其實也不是任意和絃都會加上任意的延伸音,很多時候只要回到調性內順階和絃,跟相關小調以及副屬和絃的位置,其實久了之後就有個大致的規律出來,只要多接觸實際的曲子,會遠比單純數學推算要來得有效率多
譬如在Major和絃裡頭只會有9、13跟#11的可能,不用去擔心有什麼臨時升降記號的可能
在Minor和絃裡頭只會有9、11,minor 13和絃在調性音樂裡頭其實是minor 6,在調式音樂裡頭的音階上會有13,但和絃上不會固定只有minor 13
Minor和絃裡頭也不會有b9,minor b13也很少用(請注意這邊的minor是指小三和絃為本體,不是指音程小9或小13,音程上會用b、#來示意距離)
Minor7b5跟Dim7只會是原位或是以大9度代替,和絃上不會有b9,而且Dim7的7是“假7”,因為是重降7=大6,只是用1-3-5-7來對照比較而已(因為dim7每個和絃之間都是小三度相隔)
所以其實在和聲樂理中討論最多的是屬和絃的各種組合,也才會出現b9、#9、b13、13、#11甚至sus4(11)的各種組合,這部分就要以實際上遇到的樂曲或段落來介紹,光是數學推算不但會覺得困難而且難記
但是其實基本的掌握就是屬和絃中如有b13,基本上就是去小和絃的,因為屬和絃的b13等於解決去的小和絃的b3,如果屬和絃中有13,基本上就是去大和絃或是屬和絃的,因為屬和絃的13等於解決去的大和絃或屬和絃的3
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裡頭已經有很多例子,而爵士樂裡頭的變化來自於刻意去追求“辣度”的表現,所以經常會要去小的接去大的,或反之,但是其實懂了原則之後也沒那麼難,因為學習者已經記得「形狀」跟「聲響」了
只要學習者必須理解,在爵士樂訓練中,對於不同音高的和絃,會很快找到那些延伸音或是變化延伸音,譬如Ab7的b13音就是E也就是Fb,速度可以變快的原因就根基在於前面的教法,Ab7的大六度是F,所以小六度是Fb;或是Ab7b13有時候其實是Ab7#5,這時只要把第五音Eb升高半音就會得到E
所以老師才會一直講說,爵士樂是一個大量在運用和絃,以及各種不同音與不同樣態的和絃之間,產生不同聲響的音樂風格,跟化學很像,但是你如果化學真的很厲害,當然就不是只會背化學元素週期表而已,而是像一部老電視影集「百戰天龍」的主角馬蓋先一樣(透露了老師的年紀...),會把化學「應用」上,透過實作就知道把漂白水加上什麼溶劑就會爆炸或產生濃霧之類的,因為他已經知道「成分」是什麼,然後什麼加上什麼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因此經典曲目的實作跟經典大師的演奏與即興解析,還是非常必要的,學這些東西累積的是經驗值,無法紙上談兵
註:影片中Bm7b5的地方加上9音延伸音後,彈成Bm9,特此更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