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音樂同時具備非洲音樂與歐洲音樂的DNA - 學習Groove時的最重要概念在於奇數感的培養(或還原) (影片)


美洲音樂同時具備非洲音樂與歐洲音樂的DNA - 學習Groove時的最重要概念在於奇數感的培養(或還原)

用原來的方法就會學不好想學的音樂!我們必須先回到非洲音樂的邏輯,才不會被歐式概念的五線譜與所謂的小節線、偶數感先干擾,因而找不到正確的切分、分句以及算法,總是回到正拍上或掉拍,或是一直抓不到對味的感覺!

教學影片:youtu.be/rPmd1wanw1c





影片勘誤:
2:27 - 應唱成●●○●●○●●才對
3:20 - 應為「先從有空格的練起」字幕對,旁白錯


做完了!九分鐘的影片其實要做兩天,因為不只是剪輯,還有譜例製作與剪貼、音樂素材收集與剪輯、錄OS、調速、測試等,這種影片往往做到廢寢忘食才能完工

所以如果可以,歡迎大家一起分享這部影片!這對於不管是接受過古典音樂教育,或是小時候有學過樂器上過音樂課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需要扭轉的觀念(因為樂譜看起來很簡單,比拜爾還簡單,但問題在於想法與感覺不同),也一定會很有幫助

這時候我們就不會出現用原來習慣的想法去學習,卻一直學不好的狀況,這樣的狀況就會逐步改善,但前提是要花時間慢慢練並自我要求加上有老師幫忙修正,不是網路音樂科普影片看過去就算了

這也是老師往往都會把一個教學idea「保存」下來的想法,因為大家都能用,不管先來後到都可以有收穫有進步,差別只是在於網友不是我的學生所以我無法監督得到而已,所以效果自然在我們的學生上會好很多


請愛用我製作的教學與講解影片,看譜、依賴譜,絕對掛!不只是彈不到位而已,而是會彈不起來!

影片中有解釋,因為歐式五線譜的設計初衷會讓我們習慣「歸位於正拍」與「無法跨小節」,只是現在全世界習慣西式音樂教育,變成科班訓練出身的很會看譜的就愈來愈習慣看譜,反過來看不會看五線譜的就以為與音樂無緣了

但是其實不是這樣的,視譜只是古典音樂訓練中最必要的一種,很會看譜跟音樂能力不是成正比的關係,但是進一步來說沒有“配套措施”時,光靠視譜學Groove類型音樂的結果通常都會很淒慘

啟彬與凱雅擅長解決疑難雜症,所以一直在找出原因與提出方案,而不是消極地要學生放棄或讓狀況持續,所以學生要奮起行動,勇於面對與改變,畢竟老師是不能幫學生Groove,也無法心智遙控學生Groove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