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在講堂中提到的「Beauty And The Beast」中情境因為設定在法國,所以用了很多所謂的經典法語香頌(Chanson Francaise)和絃進行,譬如《Be Our Guest》的和絃進行就跟《La vie En Rose》套路一樣,其實這種和絃進行在香頌中很常聽到,只是換了節奏與旋律,加上歌詞與編曲,一般人就不會注意到這種和聲上的細節
另外《Belle》這首曲子因為設定在田園鄉間,女主角進主歌後的第一段歌詞旋律第一句是「03465342 3 5 3 5」(首調,原調為C大調),很像貝多芬第六號「田園」交響曲的第一樂章主題「334654325 12 343 23 454 35555」(首調,原調為F大調)第一小節幾乎一樣,很自然地就把那個情境帶出來
對「阿拉丁」音樂上的補充:很多人以為聽到像是《Arabian Nights》或是《Prince Ali》裡頭的增二度音程旋律,就會覺得是印度音樂的迷思,老師上課時已經將其打破了,而增二度音程也不只是阿拉伯音樂,在塞爾維亞或廣義上的東歐音樂中,也很多這樣的旋律
所以如果把這樣的旋律管絃化或開始發展,當你聽到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進行曲》時,就會覺得很像Alan Menken寫的《Arabian Nights》,但是其實柴可夫斯基的取材是來自兩段塞爾維亞民謠《Sunce jarko, ne sijaš jednako》與《Rado ide Srbin u vojnike》,背景是因為1876年時塞爾維亞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爆發了戰爭(塞土戰爭又稱塞爾維亞獨立戰爭),因為當時俄羅斯支持同屬斯拉夫民族的塞爾維亞,所以柴可夫斯基受邀寫這首曲子振奮人心並為傷兵募款,也鼓勵俄羅斯志願軍參戰
(以下這段是多寫的 XD)1878年塞爾維亞藉由俄羅斯的協助,脫離了土耳其長達五個世紀的統治,成為獨立的國家,但因境內民族分佈與宗教信仰不同,一直戰亂頻仍,也跟奧匈帝國有領土與主權上的紛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而起,戰後塞爾維亞把周邊的地區統一起來,稱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成了共產俄羅斯 - 蘇聯的附庸,就是以前所說的「鐵幕」或「冷戰」時期,“老大哥”蘇聯在九〇年代解體後,南斯拉夫也解體了,然後原本國境除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外,還有好幾個國家如斯洛伐尼亞(不是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黑山共和國)...,跟跟幾個到現在還無法確認是不是國家或是一直在內戰或被侵略戰爭的地區,如科索沃、波士尼亞...
延伸閱讀:
爵士原力講堂伸觸角 - 啟彬與凱雅帶你深入宮崎駿與迪士尼動漫配樂、Pat Metheny樂團作品解析、日本City Pop逆流回溯與巴西音樂完整風貌!你從未親身體驗過的音樂解析,在家就可增加音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