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明明講的或寫的是中文,我卻都看不懂耶?」 - 爵士原力講堂中的技術性部份其實就是音樂人的專業術語,我們同時也會注重常識性的部分

文 / 謝啟彬



在啟彬與凱雅的爵士原力講堂中,有些內容是常識性的,有些內容是技術性的,最主要是我們自己是台灣人,所以經常看到音樂教育的兩個極端,而這兩個極端不該是對立的

譬如講常識的時候,很多時候也需要講解技術性的部分,才能理解音樂為何會好聽?畢竟好不好聽是很主觀的,尤其是很多時候那樣的聲音你並不習慣,也不熟悉,需要時間慢慢消化,所以我們很少「順著觀眾的意講」,就是諸如我很喜歡XXX,請幫我“背書”我喜歡XXX是對的,甚至是厲害的云云

而講解到這些部分的時候,不講到大家普遍覺得“很可怕”的樂理,只能一直用形容詞去堆疊,就沒有一些比較客觀的「音樂元素變化與差異」來釋疑,甚至感受創作者端的用心,像這類「音樂上的東西」,還是要用音樂來解釋,不能光用文字或感覺來解釋

而另一個極端,就是所謂樂手歌手等音樂人所講究的技術性,有很多時候也會陷入「片面」或「偏執」的狀況,譬如覺得聽眾一定都聽不懂,或是音樂就是要解釋得很複雜,甚至「哎呀你不懂啦!」之類的態度,我常覺得那反而是把有興趣的人嚇跑的重要原因

二方面是如果音樂人不去理解歷史層面或是相關常識層面,也就會變得過度僵化,音樂的面向真的非常多元,沒有一定的標準,我們教過非常多學生都會落入這種迷思,其實音樂就是同時具備感性與理性的層面,你完全講求理性,就過於枯燥呆板缺乏美感,完全憑感性,又會變成理盲濫情流於主觀偏好

無論如何,如果你參與爵士原力講堂,覺得好好玩,那真的可能你有感受到兩位老師的用心,希望能融合技術層面與常識層面,兩者兼備,而如果你在技術面的部分跟得比較吃力,那麼歡迎你來參加我們每週固定的技術性研習(就是實務操作,包括練耳朵、練樂器與合奏、理解編曲與和聲節奏旋律等),講堂中每屆也都很多平常已經在上課的學生參與,反而是補足平日上課時在常識與素養上的種種


老師的教學文章基本上有兩大面向,第一種是音樂賞析與導覽類,第二種是音樂實務操作類,後者對於樂手、歌手或是任何從事音樂工作的人來說,就是一種專業術語的認知,以及音樂知識的加強

當一般聽眾或網友看到這一類的文章的時候,經常會笑說為什麼明明全部都寫中文,但是卻看不懂?但是對於音樂人來說,就是獲得老師傅或是前輩經驗傳授的不藏私分享,尤其整理這些主要的對象是針對目前正在上課的學生們

要不然各位也可以挑戰看看,影片當中在台灣傳統做工界的各種老師傅(”賽阿”)用語,全都是專業術語跟器材還有技術,是不是也是全部都是中文但是卻聽不懂呢?呵呵


以我的英文程度,這將近一百個工程術語其實多是日語的外來語(將英文名詞用日語腔調發音),花點時間就可以找出英文名詞原文,譬如inch、handle、sponge、back⋯等等 但是有些又是日語的字彙,譬如「C阿給」(磨順)、「阿搜比」(伸縮空間)、「優比」(備品)⋯等 有些又是台語的現代版,跟閩南語不一樣,其實很多已經混入我們六年級這一代以上的生活用語裡頭,尤其是如果祖父母輩受過日治時代教育的 大家可以挑戰一下,在還沒有「看答案」之前,可以聽得懂多少呢?哈哈!如果常常要跟工人溝通就要學會講這些術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