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聽」的功課 - 針對學音樂的人的實戰建議

文 / 謝啟彬


關於「聽」的功課:

1. 兩位老師都會很積極地在課前課後,將希望大家聆聽且「觀摩」的音樂版本貼給各班同學

2. 這個目的不是讓你直接按個讚或是收藏進去自己的播放清單或是轉貼分享一下就夠了的

3. 聽音樂跟學音樂的「聽法」,本來就不一樣,因為光聽音樂的人比例佔更多,所以想學音樂的人經常會意志動搖,以為自己這樣仔細聽會被嘲笑,或是別人覺得幹嘛聽到這麼細?

4. 偏偏學音樂尤其是爵士樂,就是要聽這麼細!老師在做採譜分析的時候,常會解釋「這種想法是怎麼做到的」或「他是怎麼想的?」,沒有感覺有需要的路人讀者,自然覺得太專業或字太多而跳過,但是分析是為了要學會大師的路數,而不是分析起來為了交報告而已,所以不是在灌水的概念

5. 如果你耳朵很好,可以用反覆聽的然後模仿在你的樂器上彈出來,那當然很好,社團內已有同學每週都這樣照著老師的交代做

6. 如果你想要寫下來,譬如原來是受古典訓練的,也沒問題,我們常常也需要寫下來或靠記譜才知道細節的差異,但是寫完之後第一個要給老師檢查訂正,第二是一定要練過,等於是自己寫練習曲的概念,大師的即興就是你的練習曲,不用再買一本什麼練習曲,練得起來表示你技術有到

7. 如果你有聽不出來與寫不出來的問題,那老師的課當中都會加強如何聽跟相關幫助更快聽出來的方法(即興方法、樂理應用等),這就是平常上課老師在講的東西

8. 之後才是老師希望大家延伸去做的事情,譬如也有同學做得很好的「舉一反三」動作 - 將你在這段即興學到的方法,套用在別首曲子上,並且練到反射動作為止

以上是不說廢話不佛心不心靈雞湯的實戰建議,針對學音樂的人






我昨晚在爵士原力講堂中跟學員們分享:每當我們在臉書粉絲頁上分享譜例式的圖片時,按讚與點閱率就會變高,就我們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教學經驗來看,可能真的蠻多人都覺得「有譜」是一種比較專業的象徵

但是同時我們也在講堂以及平日教學中再三強調,我們在教的音樂都是非常注重音樂的律動與聲響的變化,以及即興時的主動創造的,樂譜、五線譜甚至簡譜都只是輔助學習或幫助記憶格式段落而已,如果有發譜給學生的話,老師請學生看譜的時候再看,別第一時間就對照著看,就忽略了音樂的流動與變化,甚至老師的示範與講解

樂譜只是地圖而非路線,嚮導要你先習慣大自然的環境,然後會幫你帶路,不是拿到樂譜就會了,尤其是對非古典音樂來說,音樂是動態的,樂譜是靜態的,你要感受到音樂在和聲、節奏、旋律上的變化,即便是古典音樂的五線譜樂譜,也不是光把手指技巧練起來就算完成了,老師都還要教詮釋與句法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