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In the Key of F Major/D Minor Dm - DmMaj7 - Dm7 - Dm6 <-- Line Cliche,小和絃進行中常見(請參閱「旋律篇」之「第11篇 Line Cliché—單一聲部水平半音移動手法的介紹與應用」)
經常在Dm6的地方會換成轉位,就成為Bm7b5,貝斯就很常會走成Dm - Dm7 - Dm6/B = Bm7b5,就成為所謂的#IVm7b5,所以這個和絃有四個地方會經常出現,第一種是這種停頓在這裡,然後接去Gm7 - C7 - FMaj結束的,非常多流行歌曲常用來做“弔胃口”、準備結束的功能
另一種是有教過的,在「和聲篇」一書中也有專門章節,Bm7b5開始的所謂《Night & Day》和絃進行:Bm7b5 - Bbm(7) - Am7 - Abdim7 - Gm7 - C7 - FMaj7,這在「旋律篇」中也有解釋,Bm7b5其實就是IVMaj7(BbMaj7)的根音“腳抬起來”,所以這是IV - IVm - IIIm (or I/3),所謂SD - SDM - Tonic or Tonic Substitute的概念
在講到第三與第四個出現的地方前,先退回第一種,就是Dm - Dm7 - Bm7b5其實也是一個II-V,就是Dm7 - G7然後接去Gm7 - C7 - FMaj,G7是V7/V,這裡概念上就很像G9/B(Bm7b5就是G7的3-5-b7-9)或直接去G9,也有很多曲子是這樣的,所以如果沒有副屬和絃以及他們的相關IIm7時,就無法了解這樣的聲響,其實都只是貝斯的走向導致和絃名稱變了,但聲音其實是同一類(這就是Sting名言的真諦)
譬如黑樂很常聽到的BbMaj7 - A7alt - Dm - (Cm7) F7(所謂《Just The Two Of Us》和絃進行,F7或Cm7-F7五度解決循環回BbMaj7)也有直接循環成BbMaj7 - A7alt - Dm7 - G7,也就是所謂《What You Won't Do For Love》和絃進行
所以最前面的Line Cliche進行也就常聽到Dm - DmMaj7 - Dm7 - G9的版本,或編曲可以這樣做,這樣才叫學編曲,不這樣學編曲的都只是在學軟硬體操作而已
第三種就是出現在開始第二個和絃,譬如F - Bm7b5 - BbMaj7 - Bbm(《菊花台》前奏),這跟更進階的F - B7b5 - BbMaj7 - Bbm(《算什麼男人》主歌)很像但是不太一樣,我在週二晚上7:00黑樂團班B有講到
第四種就是所謂的“孟德爾頌結婚進行曲”和絃進行(不需要每種都取一個新名字...),也就是F - Dm - Gm7 - C7改成Bm7b5 - E7b9 - Am7 - D7 (Dm7) - Gm7 - C7,這是爵士鋼琴手非常常用的Re-harmonization法,用在Jazz Standards一開始或當作Turnaround結束
以下用Jazz Standard《Over The Rainbow》來示範一下和聲與編曲上的變化,當然可以配器給其他音色:
第1種是比較“樸實”的基本款,就是I -VIm7 - IV - V9sus4 - IMaj7
第2種是從#IVm7b5開始,就是從“孟德爾頌結婚進行曲和絃進行”演變而來,這個#IVm7b5其實是VI級的V7之相關IIm7b5,然後貝斯上II-V就有大二度下行的「環環相扣」
第3種是第2種的「降二代五」(SubV7),前兩小節的貝斯就會半音下降到第三小節接回所謂終止式
第4種是爵士樂當中比較常用的方法,其實也是在Gm7前加上一個SubV7而已,配上旋律音就是Ab13的聲音,蠻好聽的,也可以只寫Ab7就好
第5種是稍微“用力”的編曲,也就是所謂的「重配和聲」(Re-harmonization)方法之一種,這每位編曲家的「手路」(手法套路)都會不同,也一定會注意旋律的搭配,所以說當一首曲子重配和聲後,如果要即興的話需要先溝通是要用一般約定俗成的和絃進行來即興,還是用改過的和絃進行來即興?那這樣的話其實已經是另一首曲子了,因為主旋律不在了
更多有關#IVm7b5的運用,請參考「和聲篇」之「第26篇 從#IVm7b5 發動—《Night & Day》經典和聲進行段落與應用」或報名啟彬老師的各時段每週團班研習,現場、線上、影片皆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