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黃大煒的《拒絕疏離逃脫》在YouTube官方頻道中,甚至是歌名錯置的,跟《31000呎》(空中飛人)混淆了」
[前半部先收集與網友的互動及回應]
網友:「1986年李麗芬的《城市英雄》,應該也能算是city-pop?」
我:「是Reggae(雷鬼),因為我們有持續跟大家解釋,Japanese City Pop泛指21世紀的聽眾對於20世紀八〇年代的J-Pop的歸類,但沒有辦法形容單一的曲風,曲風上比較明確的就是雷鬼,如果節奏性比較強,就是City Pop,那這個籃子很快會滿到溢出來」
網友:「90年代的華語City Pop,我會先第一個想到黃韻玲,bossa nova也是」
我:「如果站在音樂特色與歷史源流的角度上,尤其要對比Bossa Nova時,那麼所謂City Pop是泛指21世紀的樂迷對八〇年代日本流行音樂的”新稱呼”,裡頭皆是所謂R&B、Soul、Funk、Disco曲風
換言之Bossa Nova是個比較音樂性的分類,City Pop不是,我在Podcast中有提到,像黃大煒的《拒絕疏離逃脫》就不是跟日本取經或模仿的,而是從美國的R&B/Soul這條脈絡,說他City Pop,結果他跟日本音樂家都是直接跟美國音樂家取經學習的
吳大衛的作品也是,他們是直接仿效美國Billboard Top 40的時興風格與錄音、編曲及製作方式,總之把節奏比較強烈的風格直接稱為City Pop,然後比較抒情就是原來的國語流行歌,其實有點怪怪的」
網友:「吳大衛在喜馬拉雅公司出的個人專輯 ‘’冷冷的夜‘’,個人覺得也十分有City Pop的影子,那時候他嗓音也是無懈可擊」
我:「我文章裡有說到他們當時都是直接學 - 跟日本樂手、製作人一樣 - 美國Billboard Top 40的歌,所以在那個年代就是R&B、Soul、Funk囉!因為如果講Stevie Wonder是”美國City Pop”反而很奇怪⋯
這首《會不會還是個錯》的原型(Prototype)是Chic的《Good Times》」
網友:「吉他刷的旋律與節奏一摸一樣,只差原曲的吉他音色配上鋼琴與弦樂是迪斯可風格,後者使用不同的吉他音色配八零年代興盛的Synthesizer。猜想以前陳志遠就是用大量西洋樂來找靈感 陳志遠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黃鶯鶯的《日安我的愛》 => 巴巴拉史翠珊的《Till I Love You》」
我:「您的猜想是正確的,事實就是如此,陳老師當時找的搭檔有兩位老師我都還認識,貝斯郭宗韶老師(阿嬌老師,已過世),鼓黃瑞豐老師,他們都證實當時就是這種“工廠作業模式”(吉他手游正彥老師,後來是倪方來老師,這些老師都是當年錄音室樂手老將,但作法上就是比較現學現賣)
之前南華早報的英文版專訪,我就直接聯絡黃老師,請記者去問他了 ^^
網友:「這些樂手名字都好懷念 (以前黃韻玲還常用羅希配吉他)
看到陳淑樺的《等待風起》,當時是吳大衛製作的吧?聯想到日本Dream Come True首張專輯第一首歌曲《Approach》也是拿《When I Think of You》當靈感,當時的確如您所說台日主流音樂人都有向西方取經」
我:「羅希我以前在編曲上合作過,他後來回馬來西亞,也過世了,少數當時在台灣彈節奏藍調吉他很對味的吉他手之一,黃韻玲是以前大學同事,她跟鍾興民老師有幾次跟我們隔壁錄音間」
網友:「難怪後來怎麼突然沒羅希的消息,他的吉他的確十分藍調味,即興也棒,以前黃韻玲搭配的老師的都是創造出黃韻玲風格的幕後功臣」
網友:「當年的不少國語歌,常套用西洋歌曲的編曲,曲調即使不同,卻有似曾相識感」
我:「日語歌(所謂現在年輕人講的City Pop泛指70~90的J-Pop)也是哦!這也是我們討論這些的目的」
網友分享:黃韻玲《明天的太陽》
我:上面的曲子是以以下三首英文歌曲為藍本並加以融合的成果
網友:「娃娃的《Go Go傑西》確實耳目一新,可惜在李宗盛羅大佑的操作下,無以為繼」
網友:「每次聽蔡琴這張我都用耳機努力聆聽音樂編曲的都會城市感,音色清澈明亮浪漫,當年聽了超級感激,還有一張也給我類似感受,林憶蓮(Sandy Lam)的「Open Up」這兩張都是日本精緻都會音樂配華語天后嗓音」
我:「這就是我的意思,1995年的時候,所謂的Japanese City Pop輝煌時期已經過去,這張專輯其實拉到紐約去製作錄音,有知名融合爵士鋼琴手Philippe Saisse等人的參與
1995年時林憶蓮在粵語、英語跟日語專輯的製作中,都整個做到跟國際音樂潮流同步,整張的就是更“電”的Hip-Hop/Funk Beats與編曲,有些也會說是Acid Jazz的風味,她在這張前後也跟英國Acid Jazz名團Incognito合作,由此團幫林憶蓮製作Remix版本
林憶蓮1988~1990時期的『都市』『City』系列專輯,就真的是非常跟當時日本八〇年主流流行音樂氛圍銜接,當時主要的幕後團隊為倫永亮、杜自持、許願等,除了多首粵語原創曲與重新混音(Remix)外,也翻唱許多美國歐洲日本的熱門金曲」
所以如果我們將Japanese City Pop的範圍“設”在1970~1990年間的J-Pop,那麼在九〇年代以後,音樂的潮流又改變了,因為Hip-Hop崛起,所以愈來愈多用鼓機與電子合成樂器編曲的作品聽起來更“電”,音色選用也開始改變,鼓的音色甚至包含混音技巧也是
那個時候港台還是有很多Groove類型的歌曲出現,但是風格蠻多元的,有前面講的Hip-Hop、New Jack Swing、Jazz Funk、Acid Jazz、House、Techno...等等「各種不同的節奏藍調風味」,甚至九〇年之後日本所謂涉谷系音樂興起,大量爵士、拉丁、放克、節奏藍調、靈魂樂等融入流行音樂的寫作、製作、編曲與演唱演奏中,跟「前輩」的做法又不大相同了
所以如果把比較Groovy、比較動感的、“非抒情”的流行老歌,通通歸類為「City Pop」這個21世紀才出現的新名詞,那個籃子也太大了,還是有各自在音樂上已確認是哪種樂風或傾向的作品,並不是要「算是什麼?」或是「應該被歸類為什麼?」
聽音樂不是上法院打官司,只是當代音樂風格與創意是多元且具時代性的,你認為、以為的City Pop可能是某種Swing Funk、可能是某種R&B音樂中常用的節奏律動、可能是某首大家都愛的名曲前奏或短樂句或編曲配器、可能是很明顯的巴西音樂曲風或搖擺爵士曲風...
在音樂上,音樂人會怎麼「找」那些脈絡、「用」那些脈絡,我覺得是比直接冠上「那就是什麼曲風」要來得健康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