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女兒昨天晚上跟我說,她原來聽了很久的K-POP,結果爸爸媽媽一講,她的耳朵就可以聽到原來沒有注意到的節奏,或甚至是貝斯的部分,我說對啊,這些就是在背後多工作業的幕後功臣,而因為能即興的樂手 - 不一定是爵士樂手,但是肯定是受過爵士樂訓練的樂手,第一個得探知一首曲子是怎樣的律動方式,第二個就是和絃的進行,所以對於這部分我們往往能過濾“前面”的歌聲,甚至是畫面(人物造型、MV)等,聽到“後面”的東西,大部分觀眾是感知到前面的東西
為什麼要參加啟彬與凱雅的爵士原力講堂?這比較是我們想告訴你的方向:
這是韓國男團RIIZE的《Get A Guitar》,在曲風上我們不會說這叫「K-POP」,那是個以地域來歸納的說法,音樂上比較正確的是很強烈的Funk風,而且也有所謂的藍調和絃,也就是Dom 7th和絃不是屬和絃,而是從Blues傳承下來,為主和絃的和絃,以及相關和絃連結
而Bass Groove也是從Chic的《Good Times》的「前三拍一拍一個音,第四拍有強烈十六分音符切分到下一小節」的經典Groove“改裝”而成,這就是你在理解他們或幕後團隊創作時,必須具備的概念,這是在華文世界的古典音樂教育中沒教的,甚至流行音樂也沒專門講這個,但我們有!這是黑樂、爵士樂的範疇!
韓國的頂尖樂手們之「Jukjae的夜間工作室」經常會把一些他們的“國語歌”拿來在節目中玩,或樂手們本身就是這些偶像團體的幕後團隊,你聽他們的即興演奏,就更清楚理解這樣的脈絡,甚至你可以說所謂唱跳團體的樂曲律動,都跟Funk Groove有直接的傳承 - 唱跳團體並不是指東森幼幼台那樣的帶動唱
然後就是Blues的韻味,日韓流行音樂是完全吸收,絲毫不怕被觀眾說「太黑了吧?」因為他們的觀眾長久以來已經被餵食什麼是正確且對味的黑樂語法了!所以,歡迎大家趕緊報名來參加爵士原力講堂呦!
我們常常在討論「音樂性」,尤其台灣習慣的古典音樂教育會討論音樂性,但就比較偏古典曲目,像前面介紹RIIZE的曲子時就有提到,其實在流行音樂中,音樂性首重於音樂內涵的豐富性、Groove的令人想擺動身軀、和聲(再講一次這是指和絃進行不是指誰幫誰合音...)的流暢性
所以大部分的K-POP歌曲,感覺都是精心打造的成品,很完整,且前面三種音樂性都兼備,像先前也提到快節奏的音樂一定都跟Funk Groove有緊密相關,沒有了Funk Groove,快節奏的音樂聽起來就會像幼教音樂或團康歌曲,NewJeans的《Ditto》的律動底盤其實跟IU的《Good Day》是一樣的,而這兩者都跟Janet Jackson的《Together Again》一樣,以爵士樂手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掌握「Tresillo」的非洲律動
另外就是那個Programmed的電子合成鼓音色中的小鼓跟Hi-Hat,這兩者就好像一碗好吃拉麵中的獨家調味配方,而這種打擊樂器的節奏與律動,在非洲音樂中隨處可見,我們去過南非四次,每次都是極大的震撼,原本透過爵士樂學到的節奏律動,在非洲就由音樂家們直接在你眼前打給你看!
而K-POP與J-POP的和絃進行,還有一點是很明確的,就是來源以所謂American Songbook為多,也就是俗稱的Jazz Standards,這些曲子的和絃進行後來成為諸多不同流派風格的流行音樂根基,可能有些比較內行的會說,這不就是IV-III-VI-II-V-I-VI而已嗎?是啊!但是你的耳朵裡頭只有古典音樂跟你知道的流行歌曲的例子,他們的耳朵裡頭還有變形,譬如副屬和絃的運用,還有就是旋律的自然依附性,這不是樂理分析完就會即興的,你還得參考什麼是好的旋律、漂亮的旋律?
其實像吉他手的手法已經非常非常爵士了,在台灣的流行音樂界會被認為是大師級的即興演奏,這樣說有點反諷,也就是其實不需要彈到這樣,但本身自己已經是藝人的Jakjae,在這個節目中“只是”在Jam好玩的而已,對他們來說基本功就是這樣了,對我們來說也是(不要再討論汪東城或嚴爵了...)
所以,你現在可以下個簡單的結論說:所以K-POP、J-POP的曲子比較容易被改編成爵士樂了嗎?可以這樣說,但是其實中文歌我們也可以改,只是他們當時在創作、製作時,所構思與打造的,是不管給人聲演唱,或是樂器演奏都是可以的
而像這個Funk Jazz版本,就是說律動是更Funk,也有加上啟彬老師以前教過Funk/House Music的鍵盤演奏方式,但即興時的語彙就會有Jazz的轉折與發想,中段又加了另一段和絃進行橋段,你當然可以再取個新名詞說這是什麼曲風,但底盤就是我解說的那樣,所以才會說爵士音樂家沒那麼多名詞要記,反而是有很多內容要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