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遇到熱愛很有特色的日本流行音樂人與團體如KIRINJI的本地樂迷,但他們對於影響這些“聽起來淡淡的卻很有味道”音樂的西洋音樂養分卻相對陌生

文 / 謝啟彬



我每次聽KIRINJI的作品時,總是很快聯想到Steely Dan的作品,因為堀込兄弟(堀込高樹與堀込泰行)跟他們的伯樂製作人富田惠一,都深受Steely Dan與七〇年代的音樂如靈魂樂、爵士搖滾樂、拉丁爵士、拉丁搖滾...等影響,這些不能說是曲風,而是一個範疇,因為曲風有很多種,不是一首歌而已


不過因為Steely Dan在台灣非常冷門,甚至還有人歸類為西海岸搖滾、遊艇搖滾、軟搖滾、白人靈魂樂之類的,但是Steely Dan是那種很難歸類的音樂創作走向,以前我們有個比利時老師說,Steely Dan就是在爵士圈被認為是搖滾的,然後在搖滾圈被認為是爵士的,所以這就是Jazz-Rock的“分類”由來,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分所以就各分50%了,呵呵!


不過另外一個七〇年代崛起的Chicago樂團也是以所謂的Jazz-Rock起家,還有Blood, Sweat & Tears等,最容易分辨的特色就是他們好像是一個搖滾樂團,卻加了一組很強大的管樂組,我其實常覺得有時候現代的觀眾會忽略那個歷史過程,七〇年代興起的音樂團體或音樂人,等於是又有爵士樂的洗禮,又有搖滾樂的洗禮了,會做出所謂融合的音樂其實並不意外,所以聽者常在分這分那的其實是蠻幼稚的




像KIRINJI的《時間がない》就是上課會講到的A大調II-V-I然後接一個調性外的和絃,造成和聲上的“漂浮” 光聽前奏反覆就可以感覺到:Bm9 - E9sus4 - AMaj9 - D#m9,D#m9就不是A大調的調性內和絃(順階和絃;Diatonic Chords),而是#IVm9,聽者就會有耳朵一亮的感覺,這在爵士樂當中就很常見,但在一般的流行音樂或搖滾音樂中,就會因為認為是錯的而不用

這部分在課堂上都還會再教到,在Voicings跟Modal Interchange或Parallel Chords時,所以說介紹J-POP或K-POP時,就是得講到所謂的爵士樂理,而這在日本與韓國都是流行樂基本功



其實這一首《時間がない》,喜歡J-POP的樂迷會說,是KIRINJI的哥哥回歸了City Pop的音樂風格,但這樣講其實不太精確,我來說的話,會是整首歌的節奏律動跟Bass Groove,跟80年代的J-POP其中一種很常用的曲風十分接近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如果你直接講City Pop的時候,這種節奏在九〇年代的澀谷系流行音樂當中也很常聽到,這個時候在曲風的區分上面,就會產生一些混亂甚至不解與疑惑,更何況,City Pop與涉谷系並不適合拿來形容「曲風」

喜歡聽這樣子音樂的樂迷通常是頗有知識份子特質的,所以我也是講比較知識性的,而不是假掰性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