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謝啟彬
十六個《That's the Way of the World》的版本嚴選
1~10基本上就是Earth, Wind & Fire的錄音室專輯版本與現場演出版本,尤其在現場版中的速度會比專輯版快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演了幾十年,這是他們的名作之一,既然可以演得這麼流暢,表示和絃進行與鍵盤、吉他、貝斯等演奏都是符合邏輯的,他們不是外星人,後學如我們不該因為記載下來的和絃記號、樂器技巧,與最常見的「不習慣」黑樂R&B/Soul的模式,而覺得有窒礙難行之感
第3個版本就是原曲鍵盤手Larry Dunn的現身說法,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個現場版的吉他手都不一樣,前面開頭都一樣,但是後面發展的手法與呈現出來的風味就會有所差異,各有特色
4~8就是不同的現場版,聽聽整個樂團多麼地緊實與Groovy?!而且中間會有很多現場的“加料” - 與觀眾的互動以及多出來的Riff合唱合奏等等,還有一個版本,歌手要大家想像是在教會裡頭唱福音詩歌的感覺,請多注意管樂組的抑揚頓挫,那就是Groove!影響當代流行音樂的16th Funk Feel,在彈鋼琴時要特別培養,不要流於浪漫而軟掉慢掉
9、10分別是無歌手“Kala“版與彩排版,這時候就可以聽得更清楚各聲部的分配,對聽出正確的和絃進行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及互相的咬合,尤其是有志編曲的人
11是跟EWF已經分道揚鑣但是依然用同樣曲目在巡迴演出的前吉他手Al McKay與其招募的樂手現場版本,基本上就是原曲版本,但是因為演出樂手不同,正好可以聽出原曲編曲的精細之處,跟古典音樂的版本比較一樣概念
12是後輩也是Groove名團Incognito的致敬翻唱版,速度比較慢,吉他即興也不一樣,改用Acoustic尼龍絃吉他,後面還多一段長笛即興,也可參考,老師說過如果會即興了就表示懂樂理了,這是可以學習的版本
13是爵士薩克斯風手Stanley Turrentine召集爵士樂好友所詮釋的版本,有比較多的爵士即興,但Groove並沒有不見,這裡頭的吉他手Jay Graydon後來成為八〇年代的流行音樂超級製作人,鍵盤手Patrice Rushen出了幾首暢銷的Groove名曲並多次擔任葛萊美獎音樂總監,鼓手Harvey Mason就是Herbie Hancock的「Headhunters」鼓手
所以啟彬老師常講美國的流行樂手爵士底子很厚不是穿鑿附會,這裡就聽得到,另外一位即興者小號手Freddie Hubbard也是影響後代Groove音樂很重要的爵士小號手之一
14~16是七〇年代非常有名的「Stuff」樂團,他們的樂手都很有名,是七〇年代雄霸錄音室灌錄唱片的常客:鋼琴手Richard Tee(也是《Just The Two of Us》等原曲的鍵盤手)、吉他手Eric Gale、鼓手兩人輪流:
Steve Gadd與Chris Parker,這兩人在所謂「City Pop」年代的七〇年代後期到八〇年代初期,直接受邀到日本為當地藝人錄音或現場演出,譬如Steve Gadd跟角松敏生等、Chris Parker則是跟坂本龍一、山下達郎、細野晴臣等人合作(知名作品為大貫妙子的「Sunshower」專輯:《Tokai》、《Summer Connection》...等)
Stuff的《That's the Way of the World》版本移高半音到D大調,所以鋼琴的表現更明顯搶眼,Richard Tee在日本也有人專門在鑽研他的演奏風格,可以聽聽他如何結合Gospel、R&B跟Jazz的Chops?
請多加練習到熟練內化,老師是因為這首很有東西可講,所以多補充了這些知識層面的內容,實際上同學們還是要加強耳力與多練習,就會愈來愈進化,不可能聽你原來習慣聽的音樂就會進步的,老師是在幫你們訓練注意力與熟悉和聲語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