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網友迴響:「原來我家三代人都係聽服部家族啲歌長大,從閩南日本歌謠、city pop、一堆動畫&日劇配樂...服部隆之三國志5」
寫不完,他們作品太多了,三國志沒寫進去,抱歉,其實不只閩南日本歌謠,二戰前後上海香港也流行服部良一創作的許多歌曲,他也去過香港,漢名「夏端齡」就是日文姓Hattori的廣東話音譯發音,影響中港台流行音樂的作曲家姚敏也是他的學生暨好友
歡迎參加爵士原力講堂大滿貫喔!不少香港的朋友參加線上或影片形式
服部良一對華語流行音樂的貢獻與影響力,可能超過很多年輕世代的想像,除了《蘇州夜曲》外,我爸爸很喜歡唱的國語老歌《寒雨曲》,日文原曲為《雨のブルース》,作曲者夏端齡就是服部良一(請找一位會講廣東話的朋友念夏端齡給你聽就會聽到Hattori,服部的日文發音)
葛蘭的《說不出的快活》也是服部良一的作品,雖然是加勒比海的拉丁風格,但是他運用節拍上的變化,也成功塑造出葛蘭野性活潑的螢幕形象,出自電影「野玫瑰之戀」
而國語版的《青春鼓王》(電影裡有唱,吳奇隆有唱過,蕭敬騰也有唱過,請自行youtube),請看作曲者是誰?就是第一段提過的服部良一啊!此曲青山唱過、謝雷唱過、鄧麗君也唱過,可能對一些人來說,這首服部良一的作曲比《蘇州夜曲》有名喔!
日本版《嵐を呼ぶ男》的旋律就是台灣知名電視藥品廣告「斯斯」的廣告曲,豬哥亮唱過、羅時豐也唱過,原曲是小調,作曲者是大森盛太郎,而《青春鼓王》則是大調,作曲者就是夏端齡AKA服部良一囉!
其實這兩部電影都是同一位導演 - 日本籍的井上梅次執導,當時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把井上梅次從日本挖角過來,「香江花月夜」與「青春鼓王」都是翻拍井上梅次原來的日本的舊作
主要是香港片商看上井上梅次可以快速捧紅石原裕次郎成為青春偶像的拍片手法,所以要在香港電影圈如法炮製,捧紅從台灣台語片挖角,原名林龍松的男星凌雲
所以就出現了同一位導演跟同一套劇本拍兩次的狀況,一版日版、一版港版,而且主題曲與插曲都重新創作以符合在地市場,熟悉華人口味的服部良一便擔負了這項任務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