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佐藤竹善(Chikuzen Sato)與他其中一個迄今仍活躍的團體「Sing Like Talking」之《Rise》,以及如何與另一團體「Dreams Come True」向Cheryl Lynn/David Foster/Maurice White/Bobby Caldwell/Bill Withers的音樂風格致敬?
文 / 謝啟彬

今日採譜功課:《Rise》(Sing Like Talking/佐藤竹善/藤田千章/西村智彥)1992 Studio Version & 2019~2023 Live Versions / 1996~2016 Longer Live Versions
主唱/鍵盤:佐藤竹善 Chikuzen Sato
鍵盤:藤田千章 Chiaki Fujita
吉他:西村智彥 Tomohiko Nishimura
根據網路資料,這是「Sing Like Talking」的佐藤竹善曾在自己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跟好朋友「Dreams Come True」的貝斯手/作曲家中村正人,相互挑戰以Cheryl Lynn的《Got To Be Real》為創作根基與靈感來源,重新創作出兩首歌出來,「Sing Like Talking」的是《Rise》、「Dreams Come True」的是《決戦は金曜日》,後者還成為該團自己星期五晚上電視節目的主題曲
他們還約好要一起使用Earth, Wind & Fire的《Let's Groove》Bass Groove與節奏律動,有趣的是,如果你參加過啟彬與凱雅的爵士原力講堂,就知道《Let's Groove》的作曲者Maurice White,是《Got To Be Real》的作曲者之一David Foster的“入行師父”與提攜者喔!
不說聽不出來,一說是不是就聽出來A+B等於C,A+B也等於D呢?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學習之後的反芻與釋放,通常就是取決於每位音樂家的藝術才華,不可能完全照抄,但是可以有靈感來源與致敬的想法
佐藤竹善的《Rise》其實比較接近另一首名曲:Bobby Caldwell的《What You Won't Do For Love》,很多人會說這也是Bill Withers的《Just The Two Of Us》基本和絃進行,但其實並不是,最後一個和絃不一樣,而且喜歡椎名林檎/東京事變的樂迷,會說這是“丸之內和絃進行”,但是這老早在椎名林檎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就被許多前輩日本音樂人拿來運用啦!
這就是2016跟1996年的加強版即興段落,網路上可以找到兩段,第一段1996年版是借將其他樂團的眾多大將們,所以非常精彩,第一位鋼琴即興是跟佐藤竹善還組成另一樂團Salt & Sugar的爵士鋼琴手塩谷哲(Satoru Sionoya),最後一位電風琴的即興是J-Fusion名團Dimension的鍵盤手小野塚晃(Akira Onozuka)
2016年版的是在日比谷野外音樂堂的加強延長版,管樂組請到日本知名的管樂組Fire Horns,我曾在橫濱看過他們的演出,最後一位即興是Fire Horns的長號手,兩個版本的結尾根據我自己的採譜,和絃進行與管樂編曲並不太相同,但是1996跟2016兩版的「加長版」,都是同樣的曲式段落,以及最後一位即興延長催出高潮的安排
這是原本1992年的專輯版錄音:
這是2019年的現場版,但是是較短版:
這是2023年他們再度聚首,於東京巨蛋城市表演廳的精彩演出,也同時發行Live DVD與CD,不過仍是較短版現場版:
還有2013年的現場版,一樣是眾星雲集,不過網路上找到的比較短,未完整收錄:
吉他手西村智彥也邀請到另一把日本電吉他交椅松原正樹同台演出:
一直想介紹佐藤竹善(Chikuzen Sato)很久了,因為他很明顯是曾身處在,現在年輕人重新發掘出與喜愛的80年代Japanese City Pop行列中,到了90年代時跟所謂的涉谷系流行音樂也是同一個市場,但是他本身也跟許多流行音樂的男女歌手,甚至樂手們都熱烈交流
從音樂風格的影響來切入聆聽,佐藤竹善也是非常受到1970~2000美國流行音樂影響的日本流行音樂名家,本身又能演唱又會演奏多樣樂器,也能創作,以前是被歸類在所謂「AOR」的領域,不過我覺得不重要,因為愈分類會愈迷惑,變成刻意去分,反而看不到脈絡
從今天介紹的《Rise》中,除了可以見識到日本流行音樂樂手通常十分擅長的黑樂Groove風格如Funk、R&B、Soul外,也可以理解他們直接以致敬的方式,將美國流行音樂經典金曲當作挑戰的目標,進而讓「Sing Like Talking」與「Dreams Come True」產出兩首“日產”的作品故事
歡迎參加啟彬老師與凱雅老師的每週團班研習或兩位老師攜手的各梯次爵士原力講堂,我們將會找機會來解析這首《Rise》的精彩之處!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