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啟彬

本週介紹小調和聲與旋律時好像有提到這一首老歌:《Windmills of your Mind》,這首曲子是先有英文版歌詞,是法國作曲家Michel Legrand為1968年美國好萊塢電影「龍鳳鬥智」(The Thomas Crown Affair」所創作的電影中使用歌曲
因為Michel Legrand後來經常在他的演出當中以法文演唱詞曲,再加上我們留學的城市比利時布魯塞爾也通行法文文化,爵士樂大師們如Toots Thielemans等人也經常演出此曲,所以連我們都一直以為這一首是20世紀早期的法語香頌,但歌名是《Les Moulins de mon coeur》,意思一樣都是《你心裡的風車》,的確這也是一首傳唱度非常高的廣義法語香頌(Chanson Française),Chanson並不香也不頌,純粹只是「歌曲」(演唱曲)的法文音譯,從拉丁文Cantus演變而來,香頌是中文翻譯常用的美化
嚴格來說這算是一首六〇年代的電影主題曲或插曲流行傳播度高,而廣為人知的名曲,英文法文版都很多歌手翻唱過,不過老師在上課當中提出出來,是要大家多關注它旋律與和聲的連動關係,優美旋律的背後總有巧妙的和聲,包含和絃進行與和聲配置,自然也可做為即興想旋律的參考
補充常識一:導演本來要找Henry Mancini來配樂作曲,但他檔期無法配合,請他的好朋友Quincy Jones幫忙引薦,當時也已經開始在好萊塢配樂的Quincy Jones,便推薦他認識且惺惺相惜的法國作曲家Michel Legrand參與
Quincy Jones在1982年也製作了一首Michel Legrand為電影「最好的朋友」(Best Friends)配樂的《How Do You Keep The Music Playing》,由班底James Ingram與Patti Austin合唱,是靈魂樂(Soul)的經典名曲
補充常識二:1999年知名愛爾蘭演員皮爾斯布洛斯南(Pierce Brosnan),因飾演第五代007 James Bond系列電影而人氣暴漲,他自創製片公司並邀美國女星蕾妮羅素(Rene Russo),改編重拍1968年的「The Thomas Crwon Affair」,台灣地區上映時翻譯為「天羅地網」,主題曲改邀英國歌手Sting重新詮釋,配樂則由Bill Conti負責
補充常識三:我們的爵士樂老師與好友之一、比利時貝斯手Bart De Nolf,曾長年擔任Toots Thielemans的貝斯手,也曾受邀與Michel Legrand同台演出,被錄製成DVD發行
本身也是爵士鋼琴家的Michel Legrand,創作的名曲非常多,之後有機會再慢慢介紹,不過有幾首被同時代與後代爵士樂手拿來經常演出的創作,也收錄進了今日Jazz Standard爵士樂經典曲的資料庫中,譬如:
1964年的法國電影「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的主題曲《I Will Wait for You》(法文曲名Devant le Garage),以及插曲《Watch What Happens》(法文曲名Recit de Cassard)
1967年的法國電影「柳媚花嬌」又譯為「羅什福爾的年輕女孩」(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的插曲《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法文曲名Chanson de Maxence與Chanson de Delphine,同樣旋律與和聲,只是不同歌詞)
1969年的美國電影「大團圓」(The Happy Ending)的主題曲《What Are You Doing the Rest of Your Life?》
1970年的美國電影「浮生緣」(Pieces of Dreams)的同名主題曲《Pieces of Dreams》
1971年的美國電影「往事如煙」(Summer of '42)的主題曲演奏版《Summer of '42》與有歌詞演唱版《The Summer Knows》,不過一般以後者為流行歌手與爵士歌手、爵士樂手慣用曲名
對台灣年紀較大的人而言,這首曲子會讓你聯想起1985年由王芷蕾演唱、陳克華作詞、陳復明作曲、陳志遠編曲的《台北的天空》嗎?呵呵,主要是因為旋律與和絃的關係導致,有類似的“起手式”與“走勢”,尤其《The Summer Knows》的前段是小調,後面轉成大調後更像,因為《台北的天空》主歌一開始是大調
1982年之後的作品,除了前述的《How Can You Keep The Music Playing》外,還有1983年為電影「楊朵」(Yentl)創作的配樂,與歌曲《Papa, Can You Hear Me?》與《The Way He Makes Me Feel》兩首,由自導自演自唱的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詮釋,也曾入圍奧斯卡最佳歌曲並贏得奧斯卡最佳配樂,在流行音樂的排行榜上屢創佳績,不過在爵士樂圈中就比較少人改編詮釋與即興,畢竟已經是八〇年代了⋯⋯
所以我們再統整一下,根據發表年代排列的順序是:
1. 《I Will Wait for You》 [詳見「和聲篇:第7篇 鍛鍊「爵士耳」—如何聽到不同音樂之間的相同和絃進行?」]
2. 《Watch What Happens》
3. 《You Must Believe in Spring》
4. 《Windmills of your Mind》
5. 《What Are You Doing the Rest of Your Life?》 [詳見「旋律篇:第11篇 Line Cliché—單一聲部水平半音移動手法的介紹與應用」
6. 《Pieces of Dreams》
7. 《The Summer Knows》
你可以在許許多多包括知名爵士樂手如Bill Evans、Oscar Peterson、Phil Woods、Wes Montgomery、Toots Thielemans...,以及數不清的知名爵士歌手如Sarah Vaughan、Frank Sinatra、Ella Fitzgerald、Tony Bennett、Mel Torme、Nancy Wilson...的專輯中,聽到這七首Michel Legrand名作的爵士模式詮釋、即興與重新編曲
Michel Legrand音樂主要的特色,就是旋律上對於轉折與選音上的獨到見解,以及和絃進行的流暢與編排,也經常在出其不意的地方,穿梭轉調於大小調之間,這就解釋了為何爵士樂手愛拿來即興詮釋,流行歌手也紛紛翻唱!相信你只要聽到以上任何一首曲子,就會覺得他的音樂好美、好有意境,卻又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甚至如夢境一樣,有種醒來後悵然若失的感覺喔~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