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手做舞曲場演出風格轉換手冊 - 國標舞裡頭的“爵士樂”該怎麼詮釋?

文 / 謝啟彬


樂手做舞曲場演出風格轉換手冊:

吉魯巴(Jitterbug) = 其實就是Swing



捷舞(Jive)= 其實就是Swing然後強調2、4拍的Shuffle,也就是像貓王那樣的Rock 'N' Roll



狐步(Foxtrot)= 其實就是用鼓刷打的Swing,然後Bass要悶尾音




快狐步(Quickstep) = 其實跟第二個很像,但是鼓手多打一點Tom Tom,跟《Sing Sing Sing》與Duke Ellington的Jungle Beat一樣,比較熱鬧,節奏感強烈一點就對了!



搖擺(Swing)= 對樂手來說,這就真的太空泛了,直接講曲子與演出者版本還比較快,因為跳舞的搖擺“分類”,跟音樂的搖擺“分類”,不是同一種邏輯與參數



旋律轉折與節拍要適合舞者做動作,跟耳朵熟悉,才是比較重要的,基本上就是一種「Deja Vu」 - 聽到熟悉的旋律與律動就可以開始了的意思

速度也是非常大的考量,因為那影響舞者的動作與事先舞步設計

但是最直接的方法還是用歌曲來當Reference,或是直接就是那首歌,會勝過把歌奏成那個樣子,而後者是樂手比較會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專門做國標舞伴奏的樂團,當然也就會有Standard,那個Standard就很多時候不是爵士樂裡頭的了,甚至原來音樂上不是那種風格,卻被拿來用在那種Style的舞步上,就會被舞者稱為舞步的風格了

一點經驗與心得,這不只是台灣這樣而已,而是功能性音樂與創作型音樂的場合與用途差別導致

國標舞裡頭有爵士舞外,現在也蠻多年輕人復古跳所謂的「Swing Dance」的,除了Jitterbug是主要名稱之一外,還有上百種不同的舞步分類如Lindy Hop、Balboa、Collegiate Shag、Lindy Charleston...等等,不過蠻多都是舞步與動作,甚至是形式與場合,還有年代與傳承上的區別,在音樂上,反倒沒有過大的差異就是。



Lindy Hop是因為林白(Charles Lindbergh)在1927年飛越大西洋,所以這種源自於黑奴的舞步,在當時正流行,又被媒體與受訪者生出了一個新的名稱 - 「林白飛」(林白跳)

原本Jitterbug也是很類似的舞步,只是地區不同,產生新名詞的來源不同 - Jitter 抖動 / bug 蟲,因為有人形容這些年輕人的舞步好像一群在抖動的蟲,呵呵! 

但在音樂上其實都是Swing了,基本上Lindy Hop跟Jitterbug也都是屬於Swing Dance的分支,也是剛剛提到,黑人舞步的演進。



延伸閱讀:

是舞步還是音樂風格?-從「吉魯巴」談起,認識爵士樂與搖滾樂本是同根生

老上海到底崇的是什麼洋?-帶您回顧一段美國爵士樂影響國語流行歌的時空交集點

帶您完整追尋當代音樂的源頭 – 紐奧良爵士樂(New Orleans Jazz)風格鉅細靡遺全攻略

小美人魚跑到上海去邊喝蘋果西打邊跳扭扭舞—回溯國語流行歌曲的音樂風格影響(一)

唱唱歌、跳跳舞、扭一扭 - 接觸爵士律動的開始

「Boogaloo」在音樂上與舞蹈上的意思並不一樣,音樂上有爵士、拉丁與放克,舞蹈上有騷莎與街舞,但是卻都確實相關

進擊的鼓手還沒流血之前,青春鼓王已經手受傷了 - 你我熟悉的廣告歌曲中之日本音樂元素與聊聊跟爵士樂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