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上的初階與進階,並不意味低級與高級 - 不能原地踏步,但也不能好高騖遠

文/ 張凱雅



三和絃、七和絃、九和絃、十三和絃等:沒有誰高級、誰低級!

兩拍、三拍、四拍、六拍、五拍、七拍、十一拍、十三拍等:沒有哪個比較屌!

搖滾Blues、爵士Blues、Be Bop等:沒有哪個比較有水準!

演奏哪一首曲目,更更更沒有等級之分!

編曲的好壞,應該先想想自己的頭腦、技術夠不夠吧?

唱歌音準好壞,不該天天抱怨吧?

歌手不懂和絃、不懂樂理,早該想辦法努力吧!

和絃進行更不是跟著別人喊哪個俗?哪個眩?就夠了的!

耳朵聽力不夠好,多練、多聽!不用自卑!


好多好多多年來累積的怪想法,真的只是阻礙進步阿!

重點都是你自己願不願意努力、扎實的練!

牽拖一堆理由,再過十年也不會進步!

真的不是老師叫你多練voicing,你就直接認為一般和絃比較低級!也不是老師規定你要多練經典曲,你就直接認為blues比較俗!也不用ㄧ直羨慕別人絕對音感!

更不是自認為創作團,就都不用去聆聽經典的專輯作品了!

也不是自己正在練爵士,就認為別的音樂很俗!


啟彬與凱雅老師希望你們真的能一字、一句、全文看完這篇之一

基本標準曲也能演得很高超—幾首不同版本的可學習之處

真的不要認為Form很簡單就叫低階,低階是指不管Form簡單或複雜都一樣掛掉

而演“高階”的曲子掛掉,一樣是低階,你充其量只是“敢玩”而不是“玩得好”

這不只在爵士樂,在任何音樂風格上都是一樣的硬道理


啟彬與凱雅老師希望你們真的能一字、一句、全文看完這篇之二

沒有不好的曲子,只有不好的演奏者

如果你夠強,其實你不用一直問一堆問題來證明你的存在,只要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學生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常會出現的迷思,我們也有過

追求更難更複雜的曲子,或是,更眩更有名更新的名字等

但是基本功打不夠,演“初階”的曲子會捉襟見肘,演 “進階”的曲子或許主題還好,即興照掛不誤

TISJA的同學還記得某年第二天晚上的老師Jam Session,合演了《Inner Urge》嗎?這種叫做“超進階”的曲子,很抱歉我還是必須要說,十位TISJA的台灣跟外國老師都會也都得會,但是台下會的同學人數是零,這就是門檻。

但是我們會這種的,我們也會把一首Blues演得超精彩,或是《Blue Bossa》或《Autumn Leaves》完全脫胎換骨

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直接而有說服力的示範,你們接收到來自爵士樂前輩們的訊息了嗎?正確接收到了嗎?^^


啟彬與凱雅老師希望你們真的能一字、一句、全文看完這篇之三

「能力」不是要你一次會所有的東西,「能力」是在台上的你如何真正做好一個東西—台上與台下的差異

你們或許會恐慌,Jazz“必備”曲這麼多,好像永遠都學不完,怎麼辦?

我們的答案一直是:又沒有要你短時間全部被揠苗助長學完,只是你要知道還有什麼是該做該學的?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也是永遠不變的硬道理

啟彬與凱雅多年來告訴各位的,是爵士樂的世界又寬又廣又精彩,但我們從來沒有說較新的爵士或較Modern的爵士樂就比較高級,傳統的就比較低級喔!不要誤解我們的意思。只是很多人連傳統的都弄不好還要自稱傳統,這點很鬼打牆而已!


啟彬與凱雅老師希望你們真的能一字、一句、全文看完這篇之四

演奏爵士樂到底該如何背譜?先講概念突破

練耳朵最好的方法,不就是熟習Standard嗎?


啟彬與凱雅老師希望你們真的能一字、一句、全文看完這篇之五

演奏爵士樂為何要背譜?

真的,千萬不要再認為曲子比較難或技法比較難,就是比較厲害

因為,那是他們厲害,不是你厲害

你要變得那麼厲害,那就得瞭解“為什麼”他們會變得那麼厲害

然後“如何”能夠變成那麼厲害

這就是看熱鬧與看門道的差別



爵士樂手為什麼叫做爵士樂手,就是同一種素材放到不同爵士樂手的手上,就可以馬上變化萬千;而不同的素材不分難易,由同一位好的爵士樂手演起來,都一樣好聽也一樣棒!

影片中的現場Jam則更是了不起,我們可以親眼目睹Wynton Marsalis在跟一群很明顯不是爵士樂手的音樂家Jam時,努力想辦法去“扭轉乾坤”,讓整個Swing Feel變對,然後繼續吹出超流暢又好聽的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