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樂曲《綠袖子》(Greensleeves)好像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原因倒不是因為「調式互換」手法的影響,反而是歷史的演進與樂器的演進導致

文 / 謝啟彬


有學生在上課時問到:知名的樂曲《綠袖子》(Greensleeves)好像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旋律中有的是b6音有的是大6音,有的是還原7音有的是b7音,這是否就是老師講的「調式互換」(Modal Interchange)呢?其實會產生這麼多不同細微差異的版本,倒不是因為這種音樂手法的影響,反而是歷史的演進與樂器的演進導致

因為綠袖子是16世紀的英格蘭民謠,所以如果要確認是否有調式互換,可能有類似用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的狀況

因為當時的音律跟近代不同,樂器也跟今天常見的不同,所以從這角度切入,綠袖子的版本會有不同音跟不同和絃的差異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譬如中世紀樂器里拉琴(Lyre),影片中所見是用Aeolian調式音階排列,所以彈雙音聽起來就完全是Aeolian的聲響了

像是木笛(Recorder)或十孔口琴、陶笛等,很多原始的發音設計是只有固定一個音階,或是無法演奏半音的,這些樂器幾乎都比大小調開始被強化的巴洛克時期早出現

所以如果有出現E7的聲音,那就表示樂器已經可以演奏G#了,現代樣貌的吉他、鋼琴都是比較晚出現的改良進化

如果是Am裏頭旋律出現F#,第一個原因就是原來的傳統樂器,因為調的不同,所以在轉音的時候有的會轉成EFE有的會轉成EF#E

另一個就是爵士樂手如John Coltrane、Vince Guaraldi、Paul Desmond等人會用Dorian的聲音切入,然候後面再接其他「調式互換」來的和絃

所以不要忘了啟彬老師講過的「調式互換」重點在和絃的互換上,而這一開始的民俗調式的歷史演變過程,跟和聲(Harmony)還沒有強烈的連結關係,第二點,跟樂器的構造與演進有關,甚至譬如你用原來某調的樂器演奏成另一個調,那音階的聲響排列就會不同,這在國樂的吹奏樂器如中國笛中也很常見

第三點,在加上和絃之後,有些旋律適用於有些和絃,反之有些和絃會影響旋律,這時候版本就更多了,甚至如果在爵士樂或電影配樂的重配和聲中,這時候,運用「調式互換」的原則所“換到”的和絃,就可以成為手法「之一」

以下可以聽到很多不同調性與不同版本的《綠袖子》,基本上「調性」(Tonality)在這裡指的是調性中心(Key Center),但是旋律跟和聲如果都移到同一個調上來比較時,真的有多種可能性,也就是說《綠袖子》原本的旋律就不是「定於一尊」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