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可以解決你的人生與興趣嗎?—學分的多寡與學習的長短,其實與能力並無絕對關係


文/謝啟彬

我覺得「能力的水線」是非常重要的
多年來我常會跟許多外國音樂家合作
也發現台灣的觀眾與學生最喜歡問的問題之一
就是問他們「你在哪間學校教?」

當然這問題延伸開來,有很多層面可以探討
不過我總是感覺到一種
「在完備的環境裡頭學習才有效」的想法
也就是在「等」,在等「別人準備好再開始」而非「自己準備好」



但是其實真正的藝術技能學習,不是這樣的
也不是說你修過幾個學分,你就具備完全同等的「能力」
同等的學歷跟同等的能力,並不相同,而且落差程度已經愈來愈大
當然全世界不只有台灣注重學歷,如果你要在學術圈發展,學歷頭銜真的很重要
並不是說能力就不重要,但是學術圈基本上是相信學歷等於能力的世界



我遇過最厲害的老師,其實沒有什麼顯赫學歷
我見識過會教的同行,他們就是在演奏創作能力外
還具備了教學的才華與熱忱(要會教別人也是要有方法或天份的)
有些非常厲害的樂手,能力非常強
結果是自學的,他們自己將自己鍛鍊成足以接受許多挑戰



我不想在這裡用國外與國內來二分
不過我舉的例子,其實很多時候從一開始就是指國外的
因為在我的觀念裡,音樂是不分疆界的

就同樣是台灣人的角度
你不能否認傳統華人觀念中「士大夫」「學而優則仕」的確深深地影響了我們這民族
還有現代的文憑主義也開始出現衰敗效應
但是如果沒有辦法用西方的理性思維,去真正探討利與弊、優缺點
甚至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評估」「衡量」時
當我再次遇到愈來愈年輕的學生問外國音樂家「你在哪間學校教?」時
我心中的聲音總是會問:「你確定你自己要什麼嗎?」



就跟下面文中所說的,什麼是「科班」
這點就得誠實面對,科班裡頭也有分科,美術系可以學古典現代繪畫甚至雕塑創作
但是音樂系不是這樣,台灣的音樂系還是以古典音樂主修為主
而且我說的不是名稱有沒有
而是那個整體的風氣與水準—「能力的水線」
跟爭取「主不主修」並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


我認為,要當老師,音樂能力上的說服力還是要有的
這點跟台灣音樂圈定義的“老師”其實不大一樣
而且「老師」也得隨時進修不斷升級,跟現在的電腦一樣,不然會跑不動呢!



如果這不叫一流的爵士樂,什麼叫做一流的爵士樂?

對我來說,老爹不是在吹豎笛,他就是爵士樂!這就是七月底在大安森林公園時,全場靜默無聲滿滿人潮卻靜靜品味何為質感與藝術的美妙時刻~

請容許我再講一次,再強調一次,很多音樂上與技術上的問題,不是「出國」就可以解決的了,在台灣你都沒有搞懂的狀況下,出國只是原本用中文講的東西,換成用英文再講一遍罷了!

「出國」不是讓音樂進步的手段,只能讓你看到更多,但不一定都吃得到,很多人常搞混這部分的先後順序,或是迷信出國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延伸閱讀:

音樂環境一直在改變,許多觀念也要隨著調整—關於「我不是科班出身的」跟「出國留學的都比較厲害」這兩種說法

藝術,總是需要多一點的「Extra」,不管是天份、才能或是努力,三者都需要

「學藝術」跟「走藝術」,其實並不相等

你不能控制颱風,但是你能控制音樂—John Ruocco說過的話

良師變益友,情誼長存;身教言教,督促我們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