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力補」跟「即興」跟「爵士樂即興」跟「間奏Solo」跟「插音」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文/謝啟彬


「Ad-lib」是什麼?
很多台灣的老樂手都會說這裡要「阿多力補」
是這個字Ad libitum的簡稱
阿多力補是日語發音講法
這是古代字,拉丁字源,什麼領域都有

現代戲劇或音樂或舞蹈的講法就是Improvise
都是指即興的意思
而在爵士樂中,「即興」的意思跟中文翻譯過來的字面意義不太相同
不是全部「即興發揮」,也不是「隨便亂奏其實我也不知道在幹嘛」
而是有個格式上、和聲上、節奏上的基本對應要求
以及發展「說故事」的能力
這在爵士棧中多年來的許多專文都持續介紹著



而Solo是流行戲劇音樂舞蹈裡頭常講的一個人出來即興
意思一樣,但是要注意使用
因為在古典音樂裡頭,solo是指一個人演奏(獨奏)
譬如鋼琴獨奏會,小提琴獨奏曲(無伴奏)等等

回溯回來爵士樂或現代舞
譬如Chick Corea的Piano Solo音樂會
跟Zimmerman的Piano Solo音樂會
都是鋼琴獨奏,不同的是那個形式
Chick會使用爵士樂的模式,即興演奏
Zimmerman不會,他是詮釋許多古典音樂的名作

(這場我們在現場聽!)

而像有些saxophone大師也會有獨奏音樂會的舉辦
譬如Sonny Rollins的Solo Sax Concert
他一個人演奏,沒有伴奏,但是他也“solo”即興
所以是Solo Solo?^^ 這該怎麼翻譯呢?

舞蹈之中應該也有一個人跳全場的(沒有伴舞或舞群)?
你們會說什麼?我想會不會是One Man Show呢?

在流行音樂的情境中,Solo通常是指那個「間奏」的片段
這也是我常拿來對照,爵士樂與流行樂在「即興比重」上的差別所在
在流行音樂中,流行音樂的即興段落相對短得多
等於是個串場或是過場,主角還是歌手



而在爵士音樂中,即興的段落被擴張到爲主要聆賞段落
就算有歌手,他(她)如果要參與這段即興
那他們的地位與發言空間(時間),跟其他獨奏樂器樂手一樣平等
而且,這不用觀眾要求,因為只要你要玩爵士樂
那個下場玩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你是不能下去喇賽的
...當然你想喇賽也可以,大家也可以給你機會啦!只是下次就不會有了,呵呵!



我們來聽聽一個知名的例子,是美國流行歌手Bill Joel的《Just the Way You Are》
這曲子的和絃進行,非常地受到爵士樂的影響,旋律也寫得極棒,歌詞也是
而當初在錄音室原版時,製作人邀請的是在爵士樂中輩分極高的中音薩克斯風手Phil Woods
聽聽唱片原版,你就會發現Phil Woods的間奏即興超棒,可是“太短了”
原因不是流行樂迫害爵士樂,而是流行樂給即興(Ad-lib)的空間就是這麼多啊!
尾奏時開放給Phil老伯即興的那段,非常精彩,可是...分鐘數不夠所以製作人就Fade Out掉了...Orz

我們聽個現場版感受一下吧!這不是Phil Woods哦!可是“下場”相同...
你也可以順便聽到很多薩克斯風手都在做的「插音」行為



至於「插音」,就是在流行歌曲中
吉他手、鍵盤手、薩克斯風手(或其他獨奏樂器)
會順著旋律與和絃走向
吹一些點綴式的短樂句(Riff)
這其實原本也是一種即興的一種
常見於黑人音樂的工作歌(Wosksong)、福音詩歌(Gospel)、放克(Funk)樂風中
等於是黑人音樂非常重要的元素「呼喊與回應」(Call & Respond)的實踐
只是後來很多回應式、點綴式的短樂句被固定了,變成了編曲的一部份
那如果在「加入」原有編曲的情境之下,這樣的短短即興就變成了插音
因為只是呼應用的,增加樂曲豐富度用的



當然許多受過爵士樂洗禮的當代歐美日流行樂手們
都會在插音中試圖帶入更多的和聲感
譬如我們可以先聽聽看知名的爵士樂口琴大師Toots Thielemans
他的樂器音域原本很高,但是卻能善用「Voice Leading」的方式
在別人即興時,來引導曲子的即興發展與高潮走向
這是除了我們自己聽過很多次Toots老爺爺的現場演奏中學到的
加上多位比利時的爵士樂老師或好友,都是他的樂團成員,可以強力地證明!



還有一種跟大家附帶一提的,是通常在流行音樂與搖滾音樂中
那個即興的片段,必須要重現
譬如Brain May在Queen名曲中的Solo、《Hotel California》的吉他solo等
搖滾樂的觀眾其實要看的是那種朝聖、重現感
所以改不一樣的solo,搞不好還會被丟瓶子
這也造成了後世很多Rock/Metal/Punk/Pop的樂手,在想即興的時候習慣先“編solo“
但是如果你去Check Out那些偉大的搖滾樂手
他們會告訴你其實即興還是可以每次都不同的
當然這可能也跟你是不是做Cover Band(台灣慣稱爲做場團)有關
絕大數時候做場團或是演唱會樂團,可能連原本的即興都得照做就是


有些“變通”的方式,就是solo(間奏)一開始彈或吹原本唱片中令人記憶深刻的樂句
然後開始變形,開始自己即興,照樣很精彩,因為是真正的即興,能力愈強就愈好聽
但是有種「偷渡」的感覺,為什麼呢?
因為等一下他還是要接回來準備接結尾讓歌手進來的主歌或副歌處
通常我知道有sense的歌手,都會非常尊敬這些樂手
因為他們幫忙加分了,而不是只是伴奏樂手或樂隊老師而已



很多爵士樂手詮釋古典形式樂曲時也都這樣“偷渡”,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同樣都是拉丁美洲音樂,為何探戈(Tango)比非洲古巴樂(Afro-Cuban)在本地更受到歡迎?

從小曾根真(Makoto Ozone)的生涯發展,找出重要的觀念與正確的作為

談了那麼多,其實只是要強調「能力」的重要性
樂手的「即興」與「構築」、「邏輯」功力其實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在時間壓力下的即興,那就是爵士樂教我們的事
所以爵士樂訓練為何這麼重要?
因為你會完整的,自然就會片段的
你能做長的做得好,自然做短的就能做得好
許多西方的知名流行音樂session player或studio player,也都常提到「爵士素養」
那個意思不是說你能夠什麼風格變來變去好像很強都能玩
而是知道並熟悉那個背後的根基是什麼呀!
所以,別再被「風格名稱」矇混啦!



最後還是要強調,在一個不強調樂手即興能力的音樂環境裡頭
自然爵士樂就不會受到重視,大家也不會發現學習爵士樂、具備爵士樂素養的重要
古典音樂是這樣,流行音樂是這樣
但是,現在我們不是都很鼓勵「創意」嗎?不是在「文創找活路」嗎?
如果你也有心,那就不能都是接受主流媒體或是市場藝人塑造給你的東西
而要回到根本面去看,去學習才是~

聰明的音樂家,會從音樂的共通原則中去找到切入點
平庸的音樂家,會死抱著一種音樂或規矩說這叫堅持

好,現在請不要再說下面這首是“爵士樂”(Jazz)了好嗎?對,它的前奏、間奏有薩克斯風,和絃記載是從爵士樂發展出來的,和聲進行是從古典樂發展出來的,非常有情調,超好聽...但是這不是爵士樂,這不是爵士樂,這不是爵士樂,這不是爵士樂這不是爵士樂這不是爵士樂...(...Careless Whispering...)




延伸閱讀:

別再一直切割分類以為懞懂了—為什麼學習爵士樂很重要?我指的是完整而有系統的學習

爵士樂手如何重新詮釋搖滾樂或流行樂作品?—我們的學習、認知與推薦

這才叫真正好的爵士風格改編

可能我們都還在起步階段—對於各種成熟音樂類型之間的相互瞭解與認識

即興~爵士樂的靈魂

十個步驟讓你一次搞懂藍調、爵士樂跟古典樂的關係

新部落格之爵士之外

新部落格之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