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版標題:第一次做芭樂歌就上手!...真的嗎? / 爵士音樂版標題:華語流行歌曲中的“Rhythm Changes”—最常被使用的一段和絃進行

文/謝啟彬



台灣的流行歌聽眾真的是全世界最熟悉巴海貝爾卡農和絃進行的族群了!

怎麼說呢?我們慢慢看下去!

首先我們來聽一下幾百年前巴洛克時代的原版,就算你沒聽過太多古典音樂,只要看過日劇「交響情人夢」之後就會知道這首了:



這是大提琴手普遍最討厭的曲子!XD 因為從頭到尾他(她)都要一直反覆那八個音(D-A-B-F#-G-D-G-A),學生時代時我們的音樂系大提琴同學,只要聽到要演這首,沒有不落跑的!呵呵

這是大調,所以我們根據順階和絃(Diatonic Chords)的三和絃(Triads)算法把正確的和絃進行標出來先:

D - A - Bm - F#m - G - D - G - A

級數上就是:I - V - VIm - IIIm - IV - I - IV - V

年紀長一點的朋友,一定聽過這首《雨和淚》的啦!這大概是古典的曲子被拿來改編成流行歌曲的最知名例子之一了!值得說明的是和絃進行有一點點小小的變形,但是也因為這樣衍生出一些不同的走法出來,譬如有時候會改成

I - V/3 - VIm - IIIm 或 I - V/3 - VIm - IIIm/3 - IV

或後面會改成 IV - I - IIm7 - V7 (像爵士樂中常見的Cadence)或 IV - I/3 - V7/V - V7 (最後這組的倒數第二個和絃很多樂師常寫成II7,但是在功能上是V7/V,就是次要屬和絃或裝飾屬和絃,這在「通緝椎名林檎」系列講堂中有講過)

我們整理成《Rain & Tears》的調好了:

原來全部:Bb - F - Gm - Dm - Eb - Bb - Eb - F
前改變一:Bb - F/A - Gm - Dm - ......
前改變二:Bb - F/A - Gm - Dm/F - Eb - ...
後改變一:Eb - Bb - Cm7 - F7
後改變二:Eb - Bb/D - C7 - F7



(註:著名的“古典改流行”還有《All By Myself》與《Somewhere Out There》,請期待凱雅老師的下一冊「音樂原來是這樣!」之精辟解析!)

以下是另一個網路上很知名的喜劇版本,如果你能邊笑邊聽出哪些經典西洋名曲藏在裡頭,那至少在常識上就先邁進一大步啦!



而這是2011年一個澳洲喜劇演員團體所製作的,等於是取卡農的前段,然後甚至改一下和絃的排列順序,就有很多很多首名作跑出來啦 ^^ (很多人沒注意到他們後面開始幾首歌曲已經換了和絃排列囉!其實是在講I-V-VI-IV):



我自認我上課時跟這個的差別,只是在於我大多時候是一個人,或是在講座中會加上凱雅老師的鋼琴示範,以及鼓手貝斯手的搭配等,剩下的部份上過課的同學們應該都不會陌生.. XD 但是人家會去拍一部MV讓人轉載進而爆紅上電視,我們則是"隱身"在一些選修課或通識課中讓人來修大家還不一定會認真來修呢!呵呵

三句話不離本行:那現在你們總該知道這就是“古典音樂的巴洛克時代的一位作曲家叫巴海貝爾所寫的卡農“之前幾個和絃了嗎?

另外,他們選的主要以英美語系歌曲為主,如果他們住到台灣來,應該倒是可以玩很多我玩過N遍的“中西版本接歌大比較“吧?^^


現在,關鍵的時刻來了!西元1984年,有一位黑人男歌手George Benson演唱了一首《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這首歌大概全世界都知道吧?請聽它的主歌部份和絃進行:



這段進行是巴海貝爾卡同的變化款,差別在於貝斯的走向變成“順著下來”了,道理很簡單,運用和絃轉位的原理,讓聲響或功能不變,但是貝斯會更順耳就是

原曲是降D大調喔!各位,嘿嘿!你去發明傳統樂器的移調鍵啊!

我把它先移成跟原來的巴海貝爾卡農一樣的D大調好了,容易比較些,然後,已經是八〇年代啦!七和絃用力給它用下企吧!(當然流行歌裡頭通常鍵盤手或吉他手還會有加上Tension的Voicings,不會照原位彈)

DMaj7 - A7/C# - Bm7 - F#m/A - GMaj7 - DMaj7/F# - Em7 - A7

不過我記得當時在台灣,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小帥哥葛倫麥德羅唱的版本,幾乎很少人知道原來是爵士吉他手出身的George Benson才是原唱。值得一提的是八〇年代是西洋流行歌曲最多“漂亮旋律與精心編排和絃進行”名作的年代,幾乎每一首都是經典,也都讓世人牢記傳唱,以後我們還會分享解析更多。而當然更年輕的一代,也隨著方大同的重新翻唱,繼續熟知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了



(附註:George Benson有點“衰”,除了這一首外,他還有一首《The Greatest Love of All》也是原唱,但是被Whitney Houston翻唱大紅後,大家就只記得後者了...Orz)

而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國語流行歌曲,似乎也產生了一種模式,也就是必須是抒情、慢板、好聽的,搭配這套萬年不敗和絃進行,最好再加上五聲音階的旋律,以及如同廣告文案般雕琢過的歌詞(雖然絕大數的聽眾上KTV還是得靠字幕),最好再加上一支感人的MV...久而久之大家就稱這樣的音樂叫“芭樂歌”了!

其實所謂的「芭樂」,原來的意思只是指「Ballad」,也就是慢板抒情曲的原文而已,並沒有啥負面如“芭樂票”般的意思,但是因為消費者偏愛這樣的模式,唱片公司或藝人也就反覆複製,感覺也似乎挺有效的,再加上傳統台灣的流行音樂工作者,幾乎都是自學出身然後入行,大家自己做久了,就會自嘲在做“芭樂歌”了!有點法文「Cliche」(“克里斜”,老調重彈、陳腔濫調之意)的意思。你要很芭樂的東西,全世界都有,不能通通嘲笑我們自己,然而就拿鄰近的日本來說,曲風的多樣性與市場性,相信不少本地音樂工作者或是樂迷,都是津津樂道的吧?而華語流行歌曲的主流,就彷彿一直就是這樣將近三十年囉!

先聽一首日本“老歌”的副歌段落,這也都是幾十年的長青好歌了 ^^:



接下來我們就來整理一下,這三十年來大約有多少華語流行歌曲中,包含這段和絃進行?首先我們盡量選所謂的主打歌,或是會一直被記得的華語經典,它們有些會在主歌出現這段,有些則會在副歌,當然很多都是不同的調性,不是全部都C調或D調。而我們最應該致敬的,是這些曲子的幕後英雄—編曲家(Arrangers)

(未分年代順序未照筆畫,可以依這個表按圖索驥一下,更有“時空交錯”的感覺喔!:P)

《對折》 - 任賢齊
《夢醒時分》 - 陳淑樺
《領悟》 - 辛曉琪
《大雨》 - 娃娃
《我們愛這個錯》 - 張信哲
《愛如潮水》 - 張信哲
《忽然之間》 - 莫文蔚
《大雨的夜裡》 - 張清芳
《哭砂》 - 黃鶯鶯
《學不會》 - 林俊傑
《記得》 - 張惠妹
《一場遊戲一場夢》 - 王傑
《分手快樂》 - 梁靜茹
《忘記你我做不到》 - 張學友
《癡心絕對》 - 李聖傑
《原來的我》 - 齊秦 (原為日本曲)
《讓我歡喜讓我憂》 - 周華健 (原為日本曲)
《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這樣的想起我》 - 吳宗憲
《用心良苦》 - 張宇
《孤單北半球》 - 林依晨
《戀愛ing》 - 五月天
《垃圾車》 - 五月天
《童話》 - 光良
《朋友》 - 周華健
《分享》 - 伍思凱
《祝福》 - 張學友
《戀愛症候群》 - 黃舒駿
《安靜》 - 周杰倫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 周杰倫
《星晴》 - 周杰倫
《簡單愛》 - 周杰倫
《千里之外》 - 周杰倫
............
周董太多所以跳過,不然會當機 XD 不過有幾首他或編曲家有裝飾改變一下,有可能自己聽到都煩了吧?...
............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 張棟樑
《愛很簡單》 - 陶喆
《就是愛你》 - 陶喆
《聽海》 - 張惠妹
《凌晨三點鐘》 - 張智成
《我會好好過》 - 李玖哲
《遇見》 - 孫燕姿
《無樂不作》 - 范逸臣 (不是慢板抒情,但是和絃進行比較Rock,像Beatles的《Let It Be》、U2的《With Or Without You》那樣的“巴海貝爾第一型前半段” I-V-VI-IV)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幾位上面“漏掉”的藝人名。而有些沒被歸納在裡頭但是本體是一樣的,譬如曹格的《背叛》或陳綺貞的《還是會寂寞》,甚至是周杰倫(嗨你好 again!XD)的《軌跡》(and many others...)等等,原因在於創作者本人或是編曲老師們會用點心去編排或是增添一些裝飾和絃等,這樣的如果全要加進來的話就太多了,意義不大,等日後再就特別的技法部份來討論吧!


在認真地找到40首足以證明巴海貝爾才是華語流行歌曲的祖師爺後

我的耳朵已經分不清楚哪一首是哪一首了 Orz...但是這就是POP music

因為一般人不會去注意和絃進行,加上聆聽的場合不同,再加上某個年齡層的聽眾也會長大,自然會有新的一批人進入,再複製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音樂

簡單來說,芭樂歌之所以會存在,就是因為它好唱好記,沒人會去在意你用了多厲害的和絃進行或編曲云云,“順”的和絃進行,就會一再被使用



不過說實在的,華語流行歌曲在和聲架構上的變化性,卻也的確在比率上太低了一些,巴海貝爾的卡農進行,除了原來五度下行的貝斯走法外,最常用的變形—也就是華語歌曲最愛用(套用?)的—即為加上和絃轉位,讓貝斯可以“一路下行“”倒退嚕“...

其中像李宗盛也是大戶,所以他後來就以一直更換編曲更換到海外去,做為減少重複的做法。周杰倫也是大戶之二,而且他作品曝光率更為密集,所以有些曲子甚至可以聽出他或是編曲者還是得稍微“裝飾添增”一下,以免自己抄自己的狀況太過明顯(周的4-5-3-6級數和絃使用也是大戶,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先去聽聽)。

再說一次,這不是踢爆,也沒有貶低任何音樂工作者的意思,如果你也有耳朵,你也聽得出來,只是大家都說有很多很多聽起來很像的,我們只是比較雞婆,把它們都找出來而已。但是很神奇的是,我們每次在爵士樂的講座中示範這種玩意,觀眾的反應卻都格外驚奇,好像從來沒有發現過的樣子呢!這一點都不神啊!在和聲樂理中只是開頭的章節而已,只是玩了爵士,判別和聲走向的時候,會更為敏銳就是。

但是我還是期待像以下的這樣的曲子,來洗滌一下我的耳朵呢!呵呵...主歌的旋律,其實照上面那種“芭樂”的和絃進行配也可以,但是裡頭卻暗藏了玄機呢!此外如詞曲寫作、和絃編寫、編曲架構與變化、樂手的功力、歌手的功力...好過癮呀!這也是人家美國的芭樂歌呢!^^

延伸探討請閱讀:精緻的流行音樂

(圖片來源)


來做個小結論好了 XD

1. 巴海貝爾才是華語流行歌曲的祖師爺

2. 每位稱得上有名號的華語流行歌手,都至少有一首以上這樣的曲子

3. 只要是畢業季節可以拿來當團康歌曲大合唱的,就都是了!

例:祝福 - 朋友 - 分享 - 童話 - 簡單愛 - 愛很簡單......

4. 大家一起找當然可以找到更多啦!但是基礎進行知道了,再來就要知道怎麼變化會“不損壞主結構又能聽起來有點不太一樣了”吧?

5. 如果國語主打歌都長這樣,那麼貝斯手入行的門檻還真的是不高,更何況許多編曲人就直接用取樣音色彈掉了

6. 您可能會問:那如果我照著這樣的和絃進行來填詞譜曲,就一定會紅嗎?答案是:不會!

因為:流行音樂要紅,有很多時候不是“光”靠音樂,甚至也不是靠音樂的


歡迎您也來加入創作芭樂歌的行列喔!呵呵

最後回馬槍補充:不只有巴海貝爾,蕭邦也寫過國語流行“芭樂歌”啦!哎,和絃進行無罪,重點是你如何運用節奏與旋律的想法去創作或編曲啊!




延伸閱讀:

蓋希文對爵士樂的真正貢獻之一 - Rhythms Changes曲式介紹及其應用

更多樂理在流行音樂與爵士音樂上的共通性與探討

其實就是多了一分「厚工」 – 簡單比較一下台日流行音樂的編曲與製作模式

更多關於流行音樂



啊!外星人遛狗回來了!我們再來複習一下他們的觀察:

夸克星人:跟舉窩們所搜己的姿了,胎灣基石碾來的柳行葛曲蒿想都史通一個忍座地,因為窩們聽不東種問....

(威雞解密報告來源:夸克星前進太陽系藝術文化考察訪問團,2011 織女星座星際聯盟出版集團)



☆ 貼心小叮嚀:各位歌迷粉絲先不要激動喔!做這樣的分析並不會損及您的偶像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的,我們是在上課,在上音樂課!OK? ^^